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54章 你不仁我不义
    蔡伯起在府上无能狂怒着,却没想到,他千方百计想要阻止太史慈的劝降信在黄县县城内传播,还是不慎走漏了消息。

    黄县毕竟就这么大,再加上作为东莱郡太守的蔡伯起还重用了九家地主豪强的家丁部曲来充当守城将士。

    于是太史慈将劝降信射入城内瓮城的一幕,落入了许多人的眼中。

    其中就包括对八家一起支持蔡伯起心怀不满的钱家家主,钱毅。

    虽然钱毅在得知此事后,并不太清楚太史慈所书的劝降信中的内容,但钱毅还是通过蔡伯起那严防死守的姿态就能推测出,敌将太史慈给出的条件极其丰厚。

    甚至丰厚到足以让蔡伯起害怕他们九家地主豪强之中,会有人因为这丰厚利益,从而铤而走险,背刺于他。

    “这个老东西,死到临头还想着拉我们九家陪葬?”钱毅想通这一点后,顿时气得直咬牙,他们钱家本就和太史慈所在的太史家没有过多的仇恨,往日里因为某方面的利益关系,甚至比之其他八家都略显亲近。

    这也是钱毅所在的钱家一直不想帮助蔡伯起的原因之一,不过碍于其他八家的体面在其中,他这才捏着鼻子随波逐流,与蔡伯起共同进退了。

    就这样,钱毅都认为,即便太史慈事后知道了自己与他最对,也会碍于以往的情面,将他们钱家的损失降到最低。

    可偏偏眼下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选择,蔡伯起却视而不见,非要一意孤行下去。

    “既然你非要无情,那就别怪我们钱家无义了。”钱毅一想蔡伯起对他们钱家本就没有多少照顾,也就心安理得的唤来仆从,肃然道:“去,将秦家、赵家、周家的家主请来书房一聚......”

    ......

    “没有回应吗?”

    在太史慈令人射出劝降信后,一直等到了傍晚,太史慈下令军中的伙头军起灶烧火做饭的同时,唤来了副将潘阳,询声问道。

    潘阳将兜鍪放在腰际,另一只手苦闷的挠了挠头,瓮声道:“回将军,没有。”

    “看来这蔡伯起,已经是一意孤行的想要和我们作对了。”太史慈瞬间就明白了其中隐情,冷笑道。

    以他对黄县仅存的九家地主豪强的了解,自己给出了这么丰厚的劝降条件他们都拒绝了,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便只有一点,那就是蔡伯起将自己想要劝降的消息,生生的压了下去。

    想要破解蔡伯起那天真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明天天一亮,太史慈派人在距离瓮城弓箭最远的地方,齐齐将劝降信的内容喊话一遍即可,就算蔡伯起有通天之能,他还能独自跑出城来,将他派去喊话将卒嘴巴给堵住?

    那蔡伯起要真有这么蠢,太史慈做梦都要笑醒。

    不过很可惜的是,太史慈并不想这么做。

    不战而屈人之兵虽然能够体现出他将帅之才的一面,但却万万不能解他心头之恨!

    原因很简单,如果黄县轻而易举的就被他拿下了,那蔡伯起很有可能会完好无损的押解至黔陬县,他主公李云义那里。

    而造成的结果很大概率是蔡伯起会被李云义充当千金买马骨的千金,就算不会让其官复原职,也会好声好气的将其安置在黔陬之内。

    这对于太史慈来说,是万不能接受的。

    他之所以派潘阳去送劝降信进入黄县,不过装给李云义留在军中的耳目看的,太史慈可不想让李云义忌惮成他军中的军头。

    原本他还担心蔡伯起在看见劝降信后,会第一时间投降,没想到这蔡伯起勇气可嘉,想要和自己血拼到底了。

    这正好随了太史慈的心愿,他想要狠狠的打一场胜仗,将蔡伯起的狗头亲自斩下。

    “待夜深人静之后,你带几队斥候寻着黄县县城的防御工事巡检一圈,将黄县县城的城防信息,给本将军牢牢掌控住,可记住了?”

    太史慈收回了思绪,斜睨了一眼身旁正狼吞虎咽吃着饭食的潘阳,沉声道。

    后者连忙将碗筷放下,起身抱拳回道:“末将领命。”

    时间飞快流逝,很快就到了子时(夜晚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

    潘阳遵循着太史慈的军令,如约带着十五名,也就是三伍斥候小队,借着月色缓慢匍匐靠近护城河与沟壑。

    今夜老天爷还算给力,月亮反射的光芒虽不足以让潘阳将黄县瓮城上的城防布置看得一清二楚,但也估摸着探查到了七七八八。

    就在潘阳巡检了一圈,准备回返到营寨想主将太史慈汇报情况时,异变突然横生。

    数十只流矢骤然从瓮城的马面上激射而来,潘阳听见声响后第一时间朝前方扑去卧倒,试图躲避着突如其来的箭矢伤害。

    幸运的是他没有贸然深入探查城防,而是在距离城头瓮城到这里的弓箭射程外来回巡检,除了偶尔有两只箭矢意外的落在了他的身旁,剩余的几十只流矢,几乎没有伤到他半分。

    但他的好运似乎并没有眷顾到他带来的斥候小队上,十五人之中有四人被流矢射中,其中一人还被射中了头部,当场暴毙。

    另外三人也被射中了手臂大腿,顿时惨叫连连!

    寂静夜晚除却蛙鸣鸟叫之外,突然出现了人声,可想而知城头上的守军会如何作态。

    无数的火把骤然在城头亮起,黄县的守城将士们纷纷从半睡半醒之中惊醒,甚至潘阳还隐约听见,有擂鼓的声音愈演愈烈。

    “特么的!他们是怎么发现我们的?!”

    潘阳忍不住破口大骂,心说你黄县的守军见他们兵临城下,不能睡觉,分几批巡逻通宵职守他都能够理解!

    可他们在城头弓箭的射程之外,既没有跨过护城河,有没有越过沟壑工事,蔡伯起的长了天眼,还是会了神通?怎么就发现了他们!

    潘阳眼下自然没工夫深究此事,当务之急应该是立刻回返,不然城头的守军要是发现他们这里只有十几人悄悄的摸了过来,非得出城干掉他们不可。

    而黄县瓮城上的动静,自然也惊动了太史慈。

    太史慈从草席上直接翻身而起,拿过案桌前的佩刀就从主帐内冲出,不用问其他人他也能猜到,想来是潘阳暴露了行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