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63章 两个老狐狸
    何止是不好受,我李云义还能笑出声彦方公你信不信?

    看见这句话后,李云义的脸色别提有多古怪了。

    显然王烈还是低估了李云义的节操。

    他可是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古人,经过后世各种情感故事的熏陶,李云义虽不至于变成无情无义之人,但别人让自己欠下了人情,却不让自己还,他绝对拍手叫好。

    不还就不还,别人都不着急,他急什么?

    可李云义还没高兴多久,待他将王烈留给他的信笺阅读完之后,脸色又僵硬了起来。

    得!这彦方公压根就不是不让自己还,而是这条件太过于苛刻,他怕留下来亲自与自己诉说,自己会忍不住打他的老脸!

    前面让自己带兵平定平原郡的黄巾之乱还好,这本就是他李云义答应了人家的。

    可当李云义看见第二个条件后,他当场凌乱了。

    【老夫王家亦有一嫡女出落非凡,想要托付给使君。】

    “托付你妹啊!”

    李云义咬牙低骂了一句,惹得一旁的李鑫、肖飞二人频频侧目。

    这王烈前脚刚背着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门婚事,转身又要给自己定下另一门婚事?

    可他的夫人名额只有一位,难不成要让王烈家的嫡女当妾?

    怎么想都不可能的事情。

    换言之,这才是王烈要偷跑的真正目的。

    对方是想让自己去和马日磾扯皮!

    “老奸巨猾的狐狸!”李云义没辙了,只能硬着头皮带人去找马日磾,向其将事情尽数坦白。

    他不是没想过派人去追王烈,可对方既然“无颜”来见自己,肯定早就想好了脱身之策,自己派人去追恐怕都是无用功,还不如将心思放在如何说服马日磾的份上。

    大不了他委屈点,将马家王家之女都设为正夫人,所生之子女皆是嫡子!

    至于到时候自家基业的继承人是谁,想来等李云义发展起来,就算王烈和马日磾两个老狐狸没有去下面见列祖列宗,他李云义怕是已经羽翼丰满,不用再去看这两个老狐狸的眼色行事了!

    然而,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李云义跑到安置马日磾的宅院后,同样被告知,对方已经连夜启程回京了!

    到这时候,李云义怎么可能还没反应过来,这两个老狐狸显然是早已约定好了,将自己这个老实人给耍得团团转!

    哪有这么凑巧的事情,明明马日磾这个老狐狸前不久还特意提醒自己,说是明日才启程回京。

    原来坑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想到这,李云义嘴角都不免抽搐起来,穿越至今斗朱虚,再斗黄巾乱军的张阖、司马惧。

    似乎还从来没有吃过这等大亏。

    可偏偏,他还愤怒不起来,因为他深知,王烈甚至包括马日磾的所作所为,都对自己颇有益处。

    就是示好的方式让他颇为不喜。

    “罢了,就这样吧,日后再相见时,再找他们算账。”李云义哼哼一声,带着李鑫肖飞二人回到了太守府。

    翌日天未亮,在侍女的服侍下,李云义刚刚穿戴好甲胄,将北海郡暂时托付给了李鑫、郭天二人,准备亲率新军北上乐安郡时,本就让他有些不太确信的三千乡勇,果然出事了。

    有三伍乡勇,在经过一夜的内心挣扎之后,想要退伍,离开军营,重新当他们的农民佃户去。

    这件事经由下面军官层层上报,不一会就由张庭报到了李云义面前。

    此时的李云义正在吃着稀饭,嚼着粗窝头,听到张庭的汇报之后,放下碗筷,淡然道:“都按照军法处置。”

    “家主,都杀了?”

    张庭一脸错愕,不管是按照李云义定下的军律还是朝廷的军法,临阵脱逃者,都是问斩的死罪。

    “这种事情还需要我重复第二遍吗?”李云义斜睨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的道理还要我再教你一次?”

    张庭打了个寒颤,连忙点头退下去办这件事了。

    望着张庭的背影,李云义叹了口气,望着身前并不丰盛,却是当下寻常人家都很难吃到的早餐,再无胃口。

    老实说,要是没穿越前的他,绝对不会这么淡然的说出杀了他们的话。

    可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已经身处于乱世的他,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因素影响到他的计划的。

    眼下李云义若是不能用着十几名乡勇的人头,去震慑余下的三千名乡勇,李云义甚至用屁股想都能想到,想要当逃兵的乡勇一定会疯狂增加的!

    战前逃跑也就算了,可若是两军交战时,有乡勇开始蛊惑同乡的乡勇一同逃跑呢?这样迟早会影响到未来的战局,成为另一个苟安!

    李云义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在自己手下发生。

    当李云义简单收拾好,带人来到了军营后,那十五颗被悬挂在营寨大门处的首级,依旧在滴着鲜血。

    六千余新军已经整装待发,不发一言的注视着李云义一步一步的来到他们面前,相比之下,不远处正在卖力将辎重运上马车的乡勇们,就有些颤颤巍巍,心不在焉了。

    李云义只是简单的看了一眼,微微摇头后,便下令全军出征。

    对于连操练都没有正儿八经经历过几天的乡勇来说,能够被军律的威严所震慑,老老实实的服从军令就行了。

    反正李云义也没指望他们上战场,只要他们不拖后腿,他就要烧高香了。

    于是就这样,六千余新军外加三千余乡勇,供给差不多万余兵马,朝着远离黔陬县县城的方向,相顾无言的缓缓前行着。

    东汉时代的官道有些一言难尽,李云义在找来颇为古老的乐安郡地图之后,便下令从全军从途径寿光县、巨定湖的小路前进。

    一方面可以很好的避开乐安郡黄巾乱军斥候的耳目,一方面也可以检验一下,新军的操练成果。

    一路上披荆斩棘的难度,远超于后世红军长征之难。

    毕竟相比于经过历朝历代开发,道路以及完善不少的后世,眼下东汉到处都是荆棘丛林,山野猛兽。

    如果不是李云义财大气粗,给每位新军将士都配备了牛皮熬制的皮靴,李云义甚至有理由相信,走上十里二十里路,就会有人大批将士掉队!

    这无关信仰与精气神,单纯就是肉体的伤害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