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183章 何为妙计
    董卓听完了李儒的建议后,当即大喜过望,夸赞对方果然厉害。

    可夸着夸着,难题也随之而来。

    派谁去代表“朝廷”,实则是代表自己去犒赏李云义的胜利之师?

    “在下可以推荐一人,就是不知道相国属不属意了。”李儒见董卓有些抓耳挠腮之后,思索了一番,再次建言道。

    “哦?文优快快说来,老夫不信别人,还能不信文优你吗?”董卓连忙说道。

    当初可就是李儒建议他带兵进入洛阳,接了皇帝之围,更是帮助他当上了相国,兴了废黜帝位之举。

    甚至去年若不是李儒果断焚烧了洛阳,半强迫着董卓迁都长安。

    怕是在去年,董卓就已经被十八路诸侯给围攻至死了。

    由此可见,董卓对李儒的信任究竟到了什么地步。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董卓相信,就算他日后众叛亲离了,他的嫡子嫡女想杀他,李儒都不会背叛他。

    “在下手下刀笔吏,贾诩。”

    李儒一字一句道。

    “好,那就由他去办。”

    董卓对贾诩有点印象,记得他曾是李儒手下,为数不多的幕僚之一。

    不过和其他争相在他董卓面前表现,争取更上一层楼的李儒幕僚相比,贾诩似乎非常平庸,每次都只会将眼前的事情处理好,一点也不会去争功夺权。

    怎么看都像是西汉开国之时,信奉的黄老派之流。

    其实这倒是董卓想差了,贾诩并不是黄老一派的传人,他一直信奉的也不是无为而治。

    原时空中,他是东汉末年三国以来,最聪明,也是最厉害的顶级谋士之一。

    不过显然董卓并不知道这些,也不知道贾诩其实十分厉害,却只知道藏拙,当李儒提起这人后,董卓给予了对方充分的信任。

    “不,他不是,也不能成为正使。”

    谁知道,李儒对于董卓的决定进行了否决,这让董卓有些郁闷,连忙问道:“这又是为何?”

    “相爷,您糊涂啊。”李儒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咱们虽然是要行‘暗度陈仓’之策,可也不能太过于明目张胆了不是?”

    “朝廷前去犒赏地方郡兵的正使只是一个小小的刀笔吏,这昭然若揭之心,是不是太明显了一点?”

    “别的不说,这北海郡代署太守能够收复乐安郡,赶走黄巾乱军的几名渠帅,肯定不是个傻子。”

    “那文优的意思是?”董卓算是明白了,这种烧脑的事情就不该问,让李儒代替自己办妥不就行了?

    真他吗的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贾诩为副使,正使另择他人,最好是能够代表朝廷,也能够代表皇帝的。”李儒不假思索道。

    又能代表朝廷,还能代表皇帝?

    董卓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完全是下意识的喊道:“那不就是宦官吗?”

    “对,宦官!”李儒也眼前一亮道。

    ......

    初平二年十一月初,经历了长大半个月的奔波,由刘协身边的宦官高杰、贾诩组成的使团,带着大批犒赏军队的辎重物资,绕过冀州与兖州,从司隶路过穿行,终于抵达了乐安郡临济城外。

    正在城中安排乐安郡屯田事宜的李云义得知此事后,他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委屈一下自己,亲自出城迎接了这位宦官正使。

    而高杰自然也十分高兴,一开始被董卓委以重任时,他还以为对方是想要将他调离走皇帝的身边,然后要对皇帝下手了。

    所以他当时十分抗拒,恨不得以死阻扰。

    最后是皇帝刘协给他做了思想工作,他这才意识到,这原来是传播皇帝的贵气,与朝廷威严的机会。

    也是私底下接触北海郡太守,让他想办法救皇帝于水深火热的良机。

    于是高杰突然觉得自己使命感暴增,不止一次的跪恩皇帝,说自己一定会完美的办好这件差事的。

    可惜他前脚刚出长安城,后脚就得知了董卓竟然还安排了自己的心腹为副使,全程监听监视他。

    高杰反应过来之后,顿时气得咬牙切齿,不愿放弃的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想办法瞒过这位副使才行。

    于是在见到李云义的那一刻,他就开始了他的表演秀。

    只见高杰用他那独特的尖细嗓音说道:“李使君不愧是年少有为,陛下对李使君剿灭黄巾反贼,收复了乐安郡的事情十分高兴,特意让咱家来给李使君犒赏全军了。”

    李云义装作十分感激的跪地行礼谢恩,就在他准备让高杰赶紧犒赏他的新军将士,然后休息几天马上滚蛋的时候,只见高杰身旁的一名中年文士,却抚须笑道:“高公公可真是贵人多忘事,虽然陛下也是圣明不已,可归根结底,提议朝廷来犒赏李使君麾下将卒的,还是相国大人啊。”

    “高公公,不知道这位是?”

    李云义没想到这才一开始,对方就窝里斗了,他眯了眯眼,斜睨了中年文士一眼,却问向高杰道。

    这一细节让高杰十分高兴,因为这是李云义认同他正使身份的证明。

    尽管李云义并不知道这个使团的真正话事人,正是这位副使,但高杰依旧感觉到欣喜。

    他装模装样的干咳一声,手中的浮尘指着中年文士说道:“这位乃是朝廷副使贾诩,曾是相国府上的刀笔吏......”

    高杰话还未说完,就亲眼看见身前的李云义瞳孔猛然一缩,似乎还倒吸了一口凉气!

    “李使君,您这是.....”高杰有些纳闷的问道。

    而他身旁的中年文士,也就是贾诩,倒是饶有兴致的上下打量了李云义一眼,眼眸中好像在说,他听说过我?

    可我一个相府不出名的刀笔吏,在京师都默默无闻,这远在青州北海郡,地主豪强出身的代署太守,又是从何得知的自己呢?

    而不得不说,李云义也是一个出色的演员。

    当他意识到现场气氛不对后,他连忙恢复了神态,笑着解释道:“这几天整日想着如何攻打平原郡的黄巾乱军,倒是没有休息好,让两位天使见笑了。”

    说完,他便让张庭带路,要送使团的两位天使下去休息。

    高杰虽然有些着急和李云义私下一谈,但也十分清楚不可急于一时,于是按耐住心思,跟着张庭走了。

    而他身旁的贾诩自然也无所谓,后者的任务十分简单,一方面监听监视高杰,一方面私底下和李云义表达一下相国的善意就行。

    比高杰的任务,可是要轻松许多。

    一点沉重感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