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13章 背地里使手段的淳于琼
    淳于琼对于颜良所部究竟是不是去剿灭黄巾乱军这件事,并不是很关心。

    淳于琼唯一在意的是,对方凭什么居高临下的对自己这位边境守将发号施令!

    他颜良是不是没弄清楚状况。

    直到前来传讯的斥候,从怀中掏出了他们家明公给予颜良便宜行事的鈞旨后,终于明白为什么颜良底气这么足了。

    原来是背后有人撑腰。

    一想到自己在清河国驻扎了三年,吃尽了东南风,几次请命回调邺城,明公袁绍就是不同意让自己挪窝。

    在一看颜良这厮,不仅可以带兵前往平原郡肆意妄为,豪取战利品,一出了事还可以光明正大的请求他们这些重兵看守边境的军队,前去支援他。

    这可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仍。

    想到这,淳于琼看着点将台下,即将率师驰援平原郡颜良部的将士们,下令道:“出征!”

    淳于琼自然不可能将信乡县的兵马全都派出去,为了保险起见,这次他只带了十数天的干粮,与五千兵马前往平原郡。

    冀州清河国虽然比邻青州平原郡,但信乡县与平原县的直线距离就有上百里,更别说这其中他们还要跨过两座石桥,以及一河两溪三山的不平坦道路,才能进入平原县的附近。

    这也是为什么骑着战马的斥候,也需要数天的时间才堪堪抵达信乡县求援。

    淳于琼从斥候口中了解到,此时的颜良部兵马正在猛攻平原县,因为分兵护送粮道的缘故,所以攻城的人手不足,这才想到了求援他淳于琼。

    对于这种有好处没想到自己,一碰见了难处就想要自己帮忙的行径,淳于琼是十分恼怒的,可架不住颜良背后有袁绍背书,他可以不鸟颜良,但没有办法违逆袁绍的意思。

    得罪了前者不过是多了一个仇家罢了,可得罪了后者,那是会出人命的。

    所以淳于琼再不情愿,也得带兵去帮助颜良,让颜良立下战功。

    不过话说回来,淳于琼也不是没有办法恶心颜良的,就好比兵马前行的速度,就不在颜良的掌控之中,按照以往只需要五六天就能从信乡县带兵赶到平原郡的时间,淳于琼带兵走了六天,也才走了一半的路。

    若不是想到此时的颜良恐怕已经要骂娘,再拖延下去会误了明公袁绍的大事,淳于琼觉得自己还能再走个十来天......

    “报!前方五里左右有军队行走的痕迹!”

    就在淳于琼下令提速,全力赶往平原县后没多久,数名斥候从前方飞速撤回,向其禀告了四周的动静。

    “看清楚了没有?是黄巾乱军还是?”

    淳于琼下意识的认为是颜良所部攻破了平原县,致使平原县内的黄巾乱军突围了出来,朝着他这边溃败而来。

    可谁知道一名斥候摇了摇头,面带纠结的说道:“将军,好像是我们冀州军的兄弟,而且人数只有千余人上下了。”

    “嗯?只有千人了?”

    淳于琼一惊,心说难不成因为自己故意拖延,弄得颜良所部被黄巾乱军打败,从而溃散到了这里?

    这平原县内的黄巾乱军兵马究竟有多少,竟然能够将冀州军的五千精锐给打败?

    “再去探查清楚,如若无误,立马回来禀报。”

    淳于琼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再次将斥候放出,让他们仔细观察一番。

    若是真是他们冀州军的五千精锐败了,那他就得立马包插过去,保住这千余溃兵。

    虽争不到功劳了,但至少也不能担上责任。

    此时此刻,淳于琼甚至连日后见到袁绍,向其解释的理由都想好了。

    【不是我部支援太慢,实在是颜良太过愚蠢,五千精锐竟然打不赢一窝农民军!】

    没过多久,斥候再次折返回来。

    “将军,确实是我们冀州军的兄弟,卑职甚至看见了颜将军的副将王将军。”斥候肃然道:“而且他们身后似乎还有追兵追赶,他们总是神情紧张的时不时向后张望着。”

    “呼。”

    淳于琼见自己的猜测居然猜中八九,顿时心中一惊,立马就下达了军令:“全军都有,立刻向东北方向靠拢,支援友军!”

    “喏。”

    ......

    “明公,斥候来报,发现了从清河国方向赶来的冀州军踪迹。”

    另一边,在得到斥候的汇禀后,公羊久连忙小跑至一处山坡上,对正在登高望远的李云义,小声说道。

    后者蓦然回首,与前者对视道:“可是信乡县守军?人数几何?同王元所部接触没有?”

    “从位置上来看,末将有九成把握是信乡县的守军,人数大概在五千人左右,目前正在向王元所部靠拢,尚未接触,许是对王元所部的身份存疑,不敢贸然接近。”公羊久如数家珍的回道。

    “我记得王元说过,信乡县守军名叫淳于琼吧?”

    李云义见公羊久点头称对,便若有所思的眯起了眼睛。

    淳于琼这人不简单,曾在中平五年,也就是汉灵帝还在时,就被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右校尉。

    乍一看只是区区校尉之职,可再想到同期的校尉还有蹇硕、袁绍、鲍鸿、曹操、赵融、冯芳、夏牟等人后,李云义就十分明白,若不是此人跟错了主人,没有在恰逢之时转投到曹操手下,也不会草草的在官渡之战死于非命了。

    毫不夸张的将,如果淳于琼能够活下去,待曹魏建立时,以自身的水准跻身五子良将都不为过。

    “告诉王元,若是有机会,可以试着招降此人。”李云义说道。

    淳于琼在前世中有两种形象,其中三国志中描述,此人勇猛异常,带着骑兵绕道乌巢之后,差点就干掉了曹老板,若不是时机不对,也不会力战而亡了。

    而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有些不堪入目了,此人被曹操俘虏之后不肯投降,被其割去耳鼻扔回给了袁绍,可袁绍又觉得此人折损了他百万大军的正面形象,竟然将其怒而斩之了。

    尽管淳于琼身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和袁绍曹操两位诸侯相比一个地一个天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淳于琼的忠心难能可嘉,李云义若是能够想办法将其降服,就不用担心他会背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