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31章 一份大礼
    至少这一百余匹白色战马,放眼整个青州,是绝对拿不出来的。

    恐怕就算幽州拿出来也够呛。

    等会……李云义突然侧目,看着张世平脸上那讨好自己的表情,心中止不住嘀咕道:“这一百余匹白马,该不会是刘备从他的师兄公孙瓒手中忽悠来的吧?”

    那这么一想,刘皇叔放着好好的一县行军司马不做,非要来到青州投奔孔融,就有些合乎情理了。

    他这是怕公孙瓒事后回过味来,找他麻烦呢!

    想到这,李云义接受了张世平的善意,并极其熙和的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告诉对方,青州非常欢迎商贾商队过来合作交流,他李云义乃至于整个青州,都不会轻视商贾之类的下九流的。

    张世平顿时一脸受宠若惊,带着对李云义的感激,随后告辞了。

    没过多久,陆续有其他州郡的商贾汇集到了平原郡,有些并不是来卖东西的,而是听说李云义手中有白色骏马,都想要求购一匹。

    买东西竟然买到了自己头上,按理说李云义应该十分生气的,可当对方拿出一百多个木匠铁匠等匠户能人来换一匹战马后,他顿时沉默了一二。

    立马换了一副面孔,热烈欢迎对方的到来,并且开展了亲密的交流。

    白色战马对他来说只是起到了观赏性,可若是能够用它们换拥有手艺的匠户,那对李云义来说,绝对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随着李云义的信誉与名声的扩大,渐渐的来到青州的商贾体量,也越来越大。

    其中自然包括得知了李云义收复了青州全境,想要弥补双方合作基础的糜氏两兄弟,以及兖州的顶级士族,与冀州的地主豪强。

    通过糜氏一家消极怠慢的态度,让李云义深刻的明白,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于是他将目光放在了兖州、冀州的地主豪强之中,其中兖州颍川的潘家吸引了李云义的注意。

    李云义选择兖州潘家的原因,其实非常简单。

    因为兖州潘家和徐州糜家一样,都是纯粹的商贾地主之流,祖上一直到秦末汉初,都没有出过一位大官。

    这样的存在,在太平盛世的年间都是妥妥的香饽饽,不管是谁都能够上前占他点便宜,割下对方的韭菜,更不论现在已经有了乱世征兆,是任何一家诸侯眼中的待宰的肥羊。

    前方糜竺糜芳两兄弟就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找上了李云义,希望能够在官场上与社会地位上,得到李云义这位北海郡代署太守的照看。

    只不过可惜的是,他们虽然看好李云义的发展,想要在对方尚未起势前,帮助对方。

    可数百年的商贾思维,让他们错误的认知到了李云义最急需的一点。

    在甲胄、武器的供给方面没有掉链子,却偏偏在提供成熟工匠这一点上,一拖再拖,终究惹怒了李云义,让他决定再添加一名合作者。

    而李云义所挑选的目标,正是兖州潘家。

    所以当李云义派人登上潘家老宅大门,说明了来意后,颍川潘家人瞬间沸腾了。

    几名有见识的族老更是意识到,他们潘家由下九流,向士族或进入官场,光耀门楣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们没有任何怠慢,立马就便派出了执掌潘家五年,时年二十八岁的潘家家主潘力,马不停蹄的赶往了青州平原郡,拜见李云义。

    双方一见面,在潘力紧张的行完大礼之后,李云义居高临下,开门见山的说道:“潘家想不想获得青州的粮食供应,与幽并两州的牛羊供应渠道?”

    潘力闻言一愣,随后被这则消息冲击的凌乱无比,一直到李云义身旁的陈群微微皱眉,觉得此人忒不礼貌了,正想呵斥时,他这才回过神来,声音颤栗道:“使君大人,此言当真?”

    一州的独家销售,这放在后世都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更不如现在继续做出改变的潘家了,所以他不由得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冒着被李云义责怪或者会弄死的前提,都要出声询问。

    堂堂一州刺史被别人认为是骗子,李云义心里当然不舒服了,不过他也没怪罪对方,而是淡然的反问道:“本使君难道千里迢迢的将你们潘家人唤过来一晤,目的就是为了哄骗你?”

    “使君大人当然不会这么做。”

    潘力从短暂的吃惊之中回过神来,连忙矢口否认道。

    开什么玩笑,就算对方是真的在哄骗自己,也不能当面承认不是?

    不过好在李云义确实没有哄骗对方的想法,这让潘力稍稍松了口气。

    紧接着便是狂喜。

    地主豪强,还是祖上没有出现过掌握重要权利官员的豪强,他们最迫切的就是需要背后有人站台。

    以往潘家都是通过贿赂朝廷中的要员,以及兖州的各级官吏得到安全的土壤环境,慢慢发育的。

    现在有一州刺史主动向他们抛射橄榄枝,并且对方还不是以吞并潘家为目的,带有诱惑性的招揽,以商贾喜欢冒险的天性,潘家人就不会拒绝李云义的善意。

    兖州潘家同徐州糜家一样,通过土地交易与通往各州贸易的数支商队起家,到了潘阳这一代,潘家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了十分雄厚的地步。

    就连原时空中的曹老板,在占据兖州全境之后,都对潘家产生了觊觎的意愿,由此可见一斑。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潘家在整个兖州各地的家仆家丁加在一起,足足有上万之举,拥有的良田都快赶上兖州各地地主豪强总数的十分之一了。

    是兖州当之无愧的巨富,与徐州的糜氏,冀州的甄家相媲美。

    可无论他们多富,土地再多,和随便一支只有百多的当地士族相比,两两相见,潘家人始终低别人一头。

    这是社会地位的表现,无关财富,不然号称四世三公袁家,也不会两个嫡子什么钱都没出,就分别占下冀州、扬州,这些大州成为汉末名副其实的军政两开花的诸侯了。

    潘家想要向士族靠拢,只有两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