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53章 撤兵未尝不可
    “为何不可?”

    李云义先是环顾四周一圈,随后一脸失望的站起身来,摇摇头道:“不是你们问我们什么时候退兵吗?”

    “本使君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明日一早,本使君马上就带着麾下将士们离去,返回青州!”

    “使君大人,千万别,那只是刘事中一时口快,醉酒之言。”

    有为功曹事中连忙出列,向李云义行礼说道。

    而他的话也得到了其他同僚的附议,

    更有甚者,还朝着那位刘姓兵曹事中,怒目而视起来,其中鲍韬更是大喝道:“刘常,你脑子是不是被驴给替了,还不快跪下来向李使君道歉!”

    “我.....我......”

    那位名叫刘常的兵曹事中被这所有人都怒发冲冠的场景给吓住了,整个大脑早已一片空白,“扑通”一声直接膝盖骨着地,跪在了李云义面前,不停地磕头道:“使君大人,是卑职喝多了马尿,意识不清才说出的胡话,就请您饶了卑职吧!”

    “你没有错。”

    可谁知道,李云义并不领情,他缓缓从上位首席走下堂前,将这位刘常扶起,长叹一声道:“应该说我们都没有错。”

    “本使君出于朝廷、国家之大义,从青州出兵,前来驰援兖州,帮助你们消灭了黄巾乱军,按理说反贼已灭,我们青州兵确实该撤兵回去了,因为剩下的都是你们兖州人的家事,我青州人在没有朝廷的旨意之下,岂敢枉自干涉?”

    “这......”

    在场所有兖州籍官员都呆住了,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李云义竟然这么光棍,感情你真的是大汉的忠臣良将,出兵就真的只是为了消灭黄巾乱军来了?

    不得不说,还是鲍韬反应最快,他细细一琢磨,心中顿时明白了李云义的真实目的。

    这哪是要撤兵,这分明就是以退为进,想要他们给予李云义真大光明的名义,好借此来攻打那背主刺主的曹操!

    一念至此,鲍韬深吸一口气,立马出列作揖道:“使君大人,按照朝廷定下的规制,您身为青州刺史,确实不能擅自干涉他州事宜。”

    所有兖州籍的官员闻言,意外的看向鲍韬,心说这李云义不是你请来的吗?现在你怎么还说这风凉话了!

    只有李云义以及麾下几名谋士心知肚明,知道鲍韬还有话说。

    果不其然,只见鲍韬话锋一转,语气凝重道:“但天下不可一日无君,兖州也不可一日没有刺史使君管辖,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眼下刘使君在床榻上昏迷不醒,我们应该推举有贤德有才能的人为代署刺史使君。”

    “而眼下还有比李使君更合适的人选吗?”鲍韬可谓说的是声情并茂,很快就得到了不少人的附议。

    “是啊,李使君代署兖州军政之事,可谓是众望所归啊!”

    “这......从未听说过一人掌管两州军政之事的事情,这样合适吗?”李云义面带犹豫,心里却乐开了花,这鲍韬很有前途,是个聪明人,自己日后不会吝啬赏赐的。

    “还请李使君不要推脱。”

    “先帝在时曾撤刺史代牧,李使君完全可以兼任青州刺史与兖州牧嘛。”

    有人给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瞬间得到了所有人的通过。

    唯有那位刘岱的亲信刘常,露出了一个比吃了翔还难受的笑容。

    这兖州的天,要变了。

    随后在众人的推举下,李云义三辞三受,接过了代表兖州刺史的印绶。

    但他没有急着大肆封赏,以及分享喜悦,只因他这个代署的兖州牧,掌管的地盘尚且只有整个兖州的二分之一,还有二分之一仍在曹老板的手中。

    他当务之急,应当想着如何消灭对方。

    “曹孟德倒行逆施,不顾昔日公山公的提拔,担任东郡太守期间非但不思帮助公山公击退前来进犯的黄巾乱军,甚至还做出了背刺公山公的恶劣行迹,明日一早,本使君将即刻起兵讨伐此逆贼!”

    李云义举起酒樽,当众说出此言,迎得了满堂喝彩。

    鲍韬更是非常泥腿子的站出来请缨,他将连夜写出一篇“讨曹贼”檄文,声讨对方,搞臭对方的名声。

    李云义自然不会拒绝,第二天天未亮,他便在城外点将台上,清点除去留守的五千将士,余下两万七千兵马尽数朝着山阳郡与东郡之间的成阳县开进。

    那里有曹老板布置的五千精兵,正在留守于此地,观察黄巾乱军与李云义大军的动向。

    主将李云义虽为见过,但并不陌生,正是在后世三国时期,以守城著称的曹仁。

    “恭喜明公,代兖州之事!”

    即将抵达成阳县时,李云义带着主力之师同偏师汇合于一处,闻讯赶来的程昱等文武,连忙行礼朝着李云义祝贺连连。

    “少拍这些马匹,待到消灭曹贼之后,本使君将不吝封赏。”李云义先是笑骂了一句,随后便暗示一波,自己爬的越高,相应的,他们的职位与权势也会随之高涨。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论古今中外,都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明知道前路是死路,也会想着削尖脑袋要得从龙之功了。

    “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将而已,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带千余敢死兄弟,率先登城,拿下他的首级为主公贺!”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厮杀,乐进已经从一个朴实的庄稼汉,彻底蜕变为了一个合格的军人,身上的煞气用一句话来说藏都藏不住,除了同样虎背熊腰的蔡东敢靠近之外,就连太史慈、公羊久等将官,也不免离对方远了几步。

    以儒家自居的他们,虽然不会完全看不起乐进、蔡东这样只知道喊打喊杀,不会动脑子的武将,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优越感的。

    李云义见状也很是无奈,他不是没有悉心教导过蔡东、乐进二人,但奈何好像一根筋一样,相比之计谋与兵法,他们更信奉以力破力的那种打法。

    换言之,只要他们的拳头够打够硬,现在让他们二人带着五百骁士冲到长安同董卓的数万西凉铁骑正面刚,他们都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