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255章 不甘心的曹某人
    诚然他的手下还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休、曹洪等猛将在侧,可李云义的麾下也不是吃素的,不然对方也做不到以不到他一半的年纪,就成为了青州刺史。

    正面相抗肯定是没有胜算的,于是曹操将目光放在了奇谋之上,希望郭嘉能给出一个

    郭嘉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有些为难的说道:“以主公现存的兵力,据城而守还是能够守住濮阳的,可没有援军的守城,无疑是坐吃山空,坐吃等死。”

    “奉孝,你的意思是......”曹操心中咯噔一下,隐约猜到了什么。

    郭嘉也很是无奈道:“主公,大义不在我们,趁着我们没有损失太多,干脆放弃东郡,退守陈留,再尝试向豫州的淮南国靠拢吧。”

    “奉孝!你居然让某走?离开兖州?”

    曹操一脸的不敢置信,自从起兵对抗董卓至今,他曹孟德还不知道“退”字怎么写呢!

    他两千人都敢追着董卓四万溃骑跑,让他两万人被敌军四万人给逼走!

    这不可能!

    不过是丢而掉了三四座县城而已,再想办法打回来不就行了 ?

    走了岂不是说明他曹孟德认怂了?

    “主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郭嘉循循善诱道:“何况我们示敌以弱,这样势必会让李云义认为我们害怕了,从而让对方的目标变成了其他人。”

    “您想一想,随着李云义控制了青兖两州之地后,谁最是坐立不安?”

    “谁?袁本初?还是南边的袁公路、陶恭祖?”曹操气息不畅道。

    “是董卓。”郭嘉一字一句道。

    “奉孝你的意思是?”曹操一惊,脸上难得露出了笑意:“让他们狗咬狗。”

    “正是。”

    郭嘉笑而露齿道。

    ......

    初平三年八月初九。

    当李云义率领着太史慈、乐进等将领,程昱、戏志才等谋士并三万七千将卒,三千多降兵共四万余将士抵达东郡濮阳县外时,看着已经楼去人空的濮阳县县城,李云义不免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操他......居然逃了?

    尽管心中十分不愿意相信眼前这一幕,但事实就摆在了他的面前,在原时空中被称为枭雄之资的曹老板,竟然抛弃了东郡,带着城里的守军离开了这里,只留下濮阳县内的七万百姓,打开着城门,挂着白旗,祈求李云义不要屠城......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印象中,曹老板只有赤壁之战让他如此狼狈过吧?就连官渡之战对阵袁本初都没这么夸张。”李云义不禁呢喃道。

    八十万对阵十万的差距,都没让曹老板放弃兖州,怎么这才四万对两万,就吓得对方直接弃城而去了?

    李云义想不明白,一时分不清这究竟是曹老板的想法,还是他麾下谋士的想法。

    “明公为何还不进城?是怕其中有诈吗?”

    莽撞人张三弟挠了挠头,一脸不解的看向自己的二哥,早在刚才就已经有人进去检查过了,除了那些慌张的百姓之外,方圆二十里内都没有看见曹军的身影,可他们家明公站在濮阳县县门外好半天没动静,这让他们有些费解。

    “可能是主公想起了什么往事吧。”面对自家三弟的询问,关某人也是一脸发懵,他读春秋的,又不是读周公的,可不擅长替人解答疑惑。

    李云义见想不通之后,也就不想了,他准备整顿了濮阳事宜的同时,他还派遣了乐进、蔡东为先锋,带着三千骁骑朝着陈留追去。

    就算撕不下曹老板的一块肥肉,也要让对方没那么安稳的撤退。

    “进城吧,按照军规军纪行事。”李云义下令道。

    不管是谁,只要在他李云义的军中效力,只要还是青州军的一员,就不允许私自脱离军阵,跑到老百姓的屋内抢夺财物,祸害百姓。

    第一是因为战后李云义都会进行赏赐,第二自然是因为越是眼里的军律,越能培养出合格且强有力的军队出来。

    不管是前世的岳家背嵬军,还是戚继光的戚家军都是如此。

    曾国藩的湘军之所以没能青史留名,还不是因为被他这个“曾剃头”带坏了!

    打赢了太平天国之后,就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虽然还留下了什么无湘不成军的偈语,但更多的还是负面形象。

    而当李云义率军正式进驻濮阳县之后,整个兖州除却陈留郡、济阴郡外,大多平复。

    李云义一边派兵继续追击“曹贼”,一边指挥程昱开始清点此行缴获的大量物资粮草,以及百姓们的数量,从而配合赶来的枣祗等人,进行合理的屯田之策。

    还是那句话,在这个生产劳动力极具低下的年代,将所有的资源合理的归拢,再进行分配,是很有必要的。

    尤其是李云义还不是天下的九五至尊,无法做到口含天宪的时候。

    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理念,对他来说只有好处,几乎没有弊端。

    不管什么时候,尽可能的多积攒粮食,就是李云义成就霸业的底气所在。

    远的不说,没有青州屯田一年的效果,李云义就算空有数万大军,也万万做不到千里迢迢的过来收拾残局。

    经过黄巾乱军祸害的兖州,他可不指望能够以战养战,供给他的数万大军。

    当一切都妥善安置之后,李云义便开始了大肆封赏。

    他先是任命鲍韬为泰山郡太守,其结拜兄弟,从济阴郡逃出来的应劭继续担任济阴郡太守,虽说济阴郡至今仍在曹老板的手中,但在李云义看来,曹老板连东郡大本营都舍弃了,陈留郡与济阴郡指定也是守不住的,所以就提前卖了鲍韬一个好。

    算是表彰对方在提议他为代署兖州牧的回馈吧。

    鲍韬自然对此感激不尽。

    随后李云义又任命太史慈为山阳郡太守、戏志才为东郡太守、以及在成阳县攻破时,主动向他投降的满宠,也被他提拔为了东平国国相。

    至于程昱以及其他诸如蔡东、公羊久等武将们,也得到了各自的封赏。

    一个校尉或杂号将军的头衔,是跑不了的。

    不过李云义却在鲁郡与济北国国相的任命上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