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355章 万民书
    这系着红头巾的便是大哥鲜于辅,这蓝头巾的便是鲜于银。

    鲜于虽然听起来像是异族的名字,但却是地地道道的汉姓。

    鲜于姓始于商朝,乃是箕子不满纣王残暴,上书进谏,结果被关入大牢,后来武王伐纣,建立周朝,箕子在进谏武王施行仁政后,拒不受官,反而出走辽东,进入了朝鲜等地。

    再到后来,其后代封地在于邑,故而改复姓为鲜于氏。

    看到许久都未曾见人,鲜于银明显有些坐不住了,不禁皱眉道:“我说大哥,这李云义到底是不是今天到呀,怎么等了这许久都不见踪影?”

    鲜于辅瞥了自己的弟弟一眼,沉声道:“莫要焦躁,慢慢等就是。”

    鲜于银一撇嘴,生气道:“大哥你等的住,俺可等不住了,俺回去睡觉去。”

    “你给我停下!”鲜于辅喊住鲜于银,有些恼怒道:“你平日也并非如此放纵之人,为何这两天如此毛躁?只消等一会的功夫,便坐不住了?”

    鲜于银听到大哥的训斥,也昂头道:“我就是不服,我们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渔阳郡,为何要拱手让与他人?”

    虽然二兄弟擒住了渔阳太守邹丹,但是这渔阳郡,却并非是那么顺风顺水,还是他们一番攻打,死了数百个兄弟才打下来的。

    如今听到大哥要拱手让给他人,鲜于银自然心生不满。

    “你难道忘了国让是怎么说的吗?李云义要下渔阳,收服幽州,已经是必然之举!我等若是割据渔阳,无异于自寻死路!”鲜于辅恨铁不成钢道。

    “大哥!”鲜于银还欲说话,就听到城墙上骤然传来几声呼喊。

    “来人了!来人了!”

    两兄弟听到,急忙走到城墙上往下远望。

    这一看,二人登时就吸了一口凉气。

    只见骑兵开道,步兵与弓弩手随于其后,还有几队人推着一个庞然大物,想必便是传闻中李云义赖以攻克公孙瓒的霹雳车。

    冀州军甲胄精良,军容整齐,尤其是骑兵战马整齐划一地踩踏在地上的时候,就连远处的鲜于辅等人,都仿佛能够感觉到地面的震动。

    如此浩瀚的军容,让鲜于辅在顷刻间瞪大了双眼。

    同为带兵之人,军队强不强,一观便知。

    只需一眼,经验丰富的鲜于辅便明白,李云义能够打败驰名天下的公孙瓒,并非是空穴来风!

    不满地对着弟弟鲜于银哼了一声,鲜于辅冷声道:“现在你还愣着干什么?不快随我出城迎接李君侯?”

    鲜于银此时也憋不出一句话来,只得收起了自己的心中的小心思,悻悻地跟在了大哥的后面。

    远处,看到鲜于辅等人大开城门,出城迎接,李云义的嘴角露出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旁的戏志才也参破了鲜于辅等人的意思,不禁笑嘻嘻道:“主公,看来这鲜于二兄弟并非是看上去那么毫无头脑啊。”

    李云义轻笑道:“人为己虑,可以理解。”

    李云义明白,要想要鲜于二兄弟心悦诚服,就必须要在一开始就给他们镇住,所以才不惜出动三军,为的就是镇住鲜于二兄弟。

    而如今看来,很显然,这一招很好用。

    来到渔阳郡城门,鲜于辅立即上前道:“在下鲜于辅,拜见君侯!”

    随后,鲜于辅与鲜于银,还有其后诸将,一起跪下。

    李云义看着这一幕,缓缓点头,慨然受之,下马搀扶起鲜于辅,缓声道:“将军为民除害,承民之大义,如今更弃暗投明,不但血昔日刘刺史之仇,更显将军忠贞之志,实让云义钦佩。”

    听到李云义的夸奖,鲜于辅露出羞愧的神色,只是羞愧道:“早知君侯如此高义,我岂能不千里而迎君侯?鄙人有罪!还请君侯责罚!”

    “哎~”李云义摇摇头,急忙扶住想要再度下拜的鲜于辅,道:“此事不必再提,如今,我等还是先进城才是。”

    鲜于辅急忙点头道:“是的,先进城才是。请君侯进城!”

    李云义点点头,随后在鲜于辅的指引下,带军进入了城中。

    渔阳郡中已经摆好了宴席,李云义也下令下去,犒赏军士。

    听到有酒有肉喝,三军将士都十分兴奋,渔阳军营中充满欢声笑语。

    渔阳县府,李云义居于主座,与诸将乐谈,当然,主要还是庆贺鲜于辅等人之功。

    “鲜于将军深明大义,志存高洁,我意升将军为守节将军,今后便由将军来任此渔阳郡守,不止将军意下如何?”李云义眉眼含笑,看向鲜于辅道。

    鲜于辅闻言,急忙下拜道:“承蒙君侯厚爱,鲜于辅感激不尽!俺是小户出身,不会说什么话,只能保证,从今之后,只要是君侯说的话,俺绝对不会说一个不字!”

    李云义哈哈大笑。

    像是鲜于辅这种直莽汉子,虽然莽撞,但是却是直脑子,只要是给他足够的尊重,他便会千百倍地回报过来。

    “只不过....”这鲜于辅一番感谢后,却是面露难色。

    “只不过什么?”李云义好奇道。

    难不成是嫌弃官职给的太低了?

    “只不过俺虽然识得一些字,也懂得忠义之道,但是君侯要是任命我为将领,那我必义不容辞,如今却要我来做一地太守,这....俺却是当不住。”

    鲜于辅挠挠头,面露愧意地说道。

    李云义微微点头。

    这鲜于辅所说也并非没有道理,让他这种糙汉子去做一地太守,确实是不太合适。

    八成就成了当初张飞在古城那般。

    想到前世看的电视剧,张飞治理古城那一番场景,李云义也不禁在心里直摇头起来。

    “那鲜于将军乃是渔阳人,盘亘此地多年,想必对此方人才也深有所知,不知将军可有推荐?”

    鲜于辅等的就是这句话,张张口,正要回答,忽然从门外闯进一个小卒来。

    “何事?”李云义一皱眉,质问道。

    这小卒当即俯首便说道:“禀告主公!有越数千百姓自发结队,献上万民书。”

    “嗯?”李云义闻言,当即从座位上坐了起来。

    “竟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