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卷一 青州乱第367章 收降田晏
    田豫的眼神一直就没有离开过田晏,如今看到田晏表情微变,心中似有波动,当即心里便明了了几分,知道有戏,于是立刻快马加鞭地说道:“将军请恕小弟直言。依小弟看来,将军之所以沦为此下场,乃是因为遇主不明,公孙度并非名公,其占据辽东多年,皆是因为公孙氏在辽东世代经营,树大根深之故,其本身却并未有什么才能。但是其狼之野心,却是昭然若揭。比如这许多年来,异族屡屡扰我汉境,他不但不出兵征伐异族,反而与异族交好,甚至屡屡向异族送礼。他的心思难道还不明显吗?难道兄长你看不出来吗?”

    田晏听着田豫的话,一言不发,其实他的心中也十分明白公孙度并非明主,也绝对不是一个一心扶汉的人。

    田晏是和这些北方的异族打过交道的,知道他们虽然表面上臣服于汉朝,但是随着最近中原皇室的暗弱无能,再加上黄巾起义所造成的大动乱,使得异域之人都对汉朝已经不那么顺从,甚至都起了想要入主中原的心思。

    在这种环境之下,原本身为辽东太守的公孙度,理应集结兵马,共抗异族,然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反而与鲜卑乌桓中的相当多数人,以兄弟相称,往来书信,甚至还送礼交好。

    这其中的称霸之心,哪怕就是一介幽州平民也能够猜得出来了。

    田晏苦笑一声,终于不再强撑,而是说道:“我固知公孙度并非明主,难道你主李云义就是吗?当初汉帝刘王洛阳,沦落到吃野草的地步。按理来说应该是他李云义最先入京勤王,可是你家主公却是如何做的?想必不用我多说,如此观之,不过与公孙度同为豺狼而已,岂有汉室忠臣之说?”

    “兄长难道不知,自古以来,便是大奸似忠?我主虽然未曾迎驾,但是其平定中原,每下一城,便安抚百姓,以人为本,为百姓开田改制,甚至不惜以军粮赈济灾民,如此大仁大义之人,难道不比那表面勤王,实则挟天子而令诸侯之人,更加值得追随吗?”

    “兄长应该比小弟更清楚,自从黄巾之乱以来,各地诸侯并起,公孙瓒为争功名,穷兵黩武。上升税赋以充军粮,使得幽州之名,民不聊生,反者亦众。而如今兄长尽可以去打听,像冀州之地,自从我主入主以来,百姓之生活改善了何止一星半点。如今冀州之民,已经安居乐业者亦不在少数。难道只等主公,还不值得兄长追随吗?”

    田豫之词,铿锵有力,仿佛一记重锤一般,重重地敲打在田晏的心上。

    田玉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讲完之后,田晏还是一言不发。

    田豫看到田晏不说话,沉思片刻,最后亲自上前,抽出刀来,一刀下去,田晏的身上捆绑着的绳索应声而断。

    田豫一便将田晏扶起,左右拍打着他身上的尘土,一便说道:“我素来敬重兄长之才,如今为敌,乃是各为其主,不得已而战之。如今鞍山曾既然已经收复,我也不愿杀害兄长,还请兄长速速离去。哪怕去再投公孙度,小弟亦无半句怨言。”

    “这.....”田豫的举动,让田晏当场愣在原地,心中颇为感触。

    “国让!”田晏对田豫施礼道:“田晏真是枉为兄长,何德何能,竟让国让如此对待!”

    随后,田晏感慨道:“若是贤弟不弃,我愿追随贤弟,为贤弟出一份力。”

    “哈哈哈,兄长,就等你这句话呢!”田豫当即大笑起来,急忙上前,挽住田晏的手,欣喜地对一旁的蔡东说道:“蔡将军,本来我还对向你保证的十日之内攻取辽东无甚信心,如今田晏兄长一来,在下却是十拿九稳了!”

    蔡东也是哈哈一笑,拱手对田晏说道:“田将军,今日之战,多又得罪。”

    田晏摇了摇头,惭愧道:“将军何出此言,在下技不如人,何敢怪罪?”

    “哎!兄长此言过谦了,我可是见过兄长征讨异族之时的威风的,不比蔡东将军差,如今岁月变迁,胜败也是兵家常事,此事不必再提,如今我要有一事,急于拜托将军。”

    一旁,田豫挽着田晏的手,笑道。

    听到要给自己安排任务了,田晏面色一正,道:“不知国让欲托何事?”

    “兄长可知公孙度军队部署?”

    “略知。”田晏点头道:"前日辽东郡来信,说公孙度之子公孙康,引一万兵马入了辽隧城,公孙度麾下大将柳毅则引八千精骑驰援昌黎。"

    田豫缓缓点头:“此番战略部署,倒也颇得兵法精要,看来这公孙度也并非全无是处,起码比他那同宗公孙瓒要强上一分。”

    田晏摇头道:“此定为柳毅之谋划,公孙度想不出此等战略。”

    “哦?”一旁的蔡东眉头一挑:“这柳毅又是何人?”

    “公孙度手下心腹之将,颇有谋略,国让遇上了,也许小心才是。”

    “无妨。”田豫摇摇头,并不在意,而是继续说道:“既然得知把持重兵之人是公孙康,小弟心中胜券更多了几分。”

    “哦?”田晏惊讶道:“愿闻其详!”

    “小弟所托之事,乃是想要兄长于今夜,带三千残军,向辽隧方向奔逃,我料定,如果公孙度听说鞍山受击,必定拨大军以驰援。如今看来,他必然已经致书于远在鞍山的儿子公孙康了。兄长若是此时装作败军,路逢公孙度,其必不生疑!到时候兄长带其来攻鞍山城,我们暗中联络,找准时机,里应外合,则一战可定!”

    田豫仿佛智珠在握,讲胸中计谋和盘托出。

    “好计谋!”听到田豫说完的第一瞬间,田晏便不禁惊呼出声。只是片刻之后,他又脸带迟疑地说道:“在下新降之人,如何能再度带兵?国让只需拨我五名亲卫,我去做内应便可。”

    田豫看着田晏,心中顿时便明白了田晏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