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败家?这玩意我会啊 > 第一百零四章 攘外必先安内
    匹夫一怒,血溅三尺。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弘治皇帝当然不可能杀百万人,但凡事跟这事有一丝粘连的人,一个也逃不了。

    包括他兵部尚书刘大夏。

    “刘师傅,淡定。”朱厚照从容的拉好衣袍,孤傲的说道:“想杀本宫的人,至今还未出生!”

    说完,又看向玄衣卫,骂骂咧咧起来。

    “一群憨货,本宫受了伤,你们要第一时间察看本宫的伤势,抢救本宫的生命。”

    “要是等你们去将刺客碎尸万段,回来再救本宫,估计本宫的尸体都凉透了!”

    在刘大夏面前装镇定,是因为该死的自尊心,不想在刘大夏面前表露出害怕,毕竟自己的人设,就是莽撞与顽劣的结合体。

    而斥骂玄衣卫,是朱厚照宣泄自己惊惶的情绪。

    差一点就被刺客射杀了,说朱厚照不害怕,那不是纯属扯淡吗?

    “我等该死,请太子爷责罚。”玄衣卫羞愧的低下了头,单膝跪在朱厚照四周。

    他是沙场将士出身。

    在战场上,只有不断的冲锋斩杀眼前之敌,哪怕是同袍受了伤,他们也只能继续向前厮杀,为同袍报仇。

    一旦停下脚步,去救援受伤倒地的同袍,下一刻,敌人的兵器就会朝自己砍下,要救也是杀退了敌人。

    所以玄衣卫见朱厚照受伤,第一时间的想法是,要将射杀朱厚照的刺客碎尸万段,给朱厚照报仇。

    这说明了,玄衣卫对朱厚照认可,打心底里信服朱厚照,当成了他们的同袍。

    没有明悟,亲卫的意思。

    “行了,下次注意点。”

    朱厚照也知晓这玄衣卫的憨直,没有责罚他们的意思,摆摆手让他们起身。

    并且教育道:“今日本宫告诫你们狠之道第二准则:能射杀斩杀敌人的头颅与脖颈,绝不能朝敌人的身躯下手。”

    “看清没。”

    朱厚照说着,抬手指着自己胸膛:“刚刚刺客射中的是本宫的胸,要是他能射中本宫的头颅,或者是脖颈,你们说纵使本宫有金丝宝甲,能在刺客的射杀下活着吗?!”

    以自己为例,教导玄衣卫,是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厉害,成为一名彻底的狠人。

    常言道:人狠话不多,招招砍脑壳。

    玄衣卫们的狠之道,第一准则便是,不要给敌人废话的时间,要在第一时间将其打残,让他没有反击的能力。

    当然,这只是针对要活捉的敌人。

    不需要活捉的,当场送他入西天。

    小六子卸掉王明的下巴,就是受了朱厚照灌输给他们的狠之道,第一准则,人狠话不多。

    要建立一支虎狼之师,心狠手辣是必须的,不然朱厚照怎么放心自己,一步一步踏向世界各地。

    “谨遵太子之命。”玄衣卫应声,心中默念狠之道。

    一瞬之间,整个玄衣卫的气势,就变得杀意腾腾。

    凌厉的眼光,饶是刘大夏见到,都有些后背发凉,内心叹息,多么好的一群汉子,怎么就被太子爷给忽悠瘸了。

    暗自摇摇头的刘大夏,已经恢复了力气,准备起身的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眉头紧皱看向朱厚照:“太子爷,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场刺杀,有点蹊跷的意味?”

    “蹊跷?”朱厚照一愣,随即说道:“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魏江水的目的,不是想杀王明,或者是阿骨朵,而是想杀本宫,这事本宫已经猜测到了啊。”

    “太子爷,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刘大夏摇头道:“老臣的意思是,身为鞑靼暗探的魏江水,为什么要杀太子爷,选择的时间点,是现在而不是以前。”

    “要知道,以前魏江水离太子咫尺,想要刺杀太子爷,不比今日简单?”

    暗中下毒,刘大夏想都没有,因为朱厚照每顿膳食,都有人为其试菜,根本就不好毒杀朱厚照。

    “他是狗急跳墙了?”朱厚照猜测道。

    “也可以这么说。”刘大夏点头后,又摇头道:“老臣有个大胆的猜测。”

    “之所以现在刺杀太子爷,是想触怒皇上,引来皇上对鞑靼的憎恨,从而兴起兵戈。”

    “不对,不对。”朱厚照闻言,否定道:“刘师傅,据锦衣卫在鞑靼的暗探传来的信息,已经发现了鞑靼在调兵,对我大明蠢蠢欲动。”

    “也许不久后,鞑靼便会入侵我大明。”

    “因此,魏江水根本就没有刺杀本宫的道理,本宫死与不死,丝毫不影响鞑靼与大明的战争。”

    “而本宫的猜想是,魏江水想要刺杀本宫,意图扰乱大明,不仅给予自己逃走的机会,还能扰乱父皇的心,给予鞑靼入侵我大明的时间。”

    看似两者的结果差不多,但目的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会不同,主要是分散弘治皇帝的注意力。

    首先弘治皇帝不会兴兵讨伐鞑靼。

    而是解决大明没有储君之事。

    因为朱厚照身死,会给大明带来混乱,各大势力与朱家亲王的目光,会放在空缺的储君身上。

    大明百姓的目光,也会放在储君的身上,乃至于大明将士,也会关注下一任储君是谁。

    被干扰牵制的大明,又怎么能全力对付鞑靼?

    牵一发,而动全身!

    刘大夏听了朱厚照的话,陷入了沉默。

    仰头看着漆黑的天空,突然对着朱厚照行礼道:“太子爷,为了你的安全,还是回京城去吧。”

    “这里交给老臣就好,老臣保证完成渡寒之策。”

    “让本宫回京?”朱厚照当场拒绝道:“不可能,本宫不可能回京去,本宫的复兴大明之计,才开始实施,在没有完成之前,本宫是不可能回到东宫,去做一个缩头乌龟。”

    “魏江水的身份已经暴露,西山纵使有其他势力的眼线,但想要本宫的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刘师傅,此话以后不可提。”

    朱厚照怎么会舍弃在西山的布局?

    一旦放弃,之前所做的事情,全部付诸东流。

    比如以煤炭富强大明,以水泥路富足百姓,解决外戚之患等等,将无人继续下去。

    以后朱厚照再想重新布局,所花的时间会多出几倍,特别是弘治皇帝没两年可活了,他在此之前必须给大明换血,希望到时候能救弘治皇帝一命。

    因为弘治皇帝的死,没有历史记载,朱厚照猜测会不会是外戚联合朱家亲王搞的鬼。

    攘外必先安内,这句话用在大明身上,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