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开局娶了董卓女儿 > 第872章 不要因小失大
    “诸葛珪,待我进城,定灭汝九族!”

    “哈哈哈,我家小早已被我送回了琅瑯郡!”

    “你

    尹礼气的一时失了方寸,待他冷静下来后,大声吼道:“奉高的将士们,我知道你们是被诸葛珪逼迫的,谁要是能把诸葛珪给我活捉了,我定有重赏!”

    等了好一会儿,没见有人敢动手,然后继续威胁道:“臧太守的大军距离这里还有几里的路程,一旦大军兵临城下,以臧太守的性格,一定会屠城,你们可不要因小失大。"

    “轰隆隆!”

    站在城墙之上的众士卒,见到远处一阵烟尘飘起,马匹奔腾的声音震耳欲聋,心中便慌乱了起来。

    “将士们,臧太守的大军已经到了,你们难道要跟着诸葛珪送死吗?”

    “兄弟们,难道你们觉得臧霸还会相信你们吗?”

    诸葛珪见到几个士卒靠近他,他心中也慌了,难道要功亏一簧?

    “将士们,我可以保证,你们只要活捉或者杀死诸葛珪,除了诸葛珪的亲信外,其他人一概免死!”

    典韦、许褚、沮授三人带着玄甲军到城下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士卒们扑向诸葛珪。

    沮授气的脸色阴沉无比,四个反复无常之小人,与一个高风亮节,不愿同流合污的郡吏,他当然知道谁更靠谱。

    “敢妄动者,诛九族!”

    沮授大喝一声,惊得在场所有人心中一颤,尹礼诧异地看了沮授一眼,这家伙到底是哪根筋搭错了,竟然要保这个背信弃义的诸葛珪。

    典韦见到那群疯狂的士卒,还想要继续攻击诸葛珪,心中怒意升腾。

    “啊 ....

    典韦大叫一声,震的城墙之上的士卒直哆嗦,他取下腰间短戟,对准城墙之上的一人便扔了过去。

    “噗毗!”

    那人的头颅直接被短戟给打爆了,其余士卒瞬间冷静下来,不敢再靠近诸葛珪。

    “我乃冀州牧帐下,军师中郎将沮授,你们的太守已被我军俘虏,你们尽快开城投降,否则,杀无赦!”

    “冀州牧帐下军师中郎将?”

    城墙之上的士卒瞬间懵逼了,这到底是什么情况?这—会儿的功夫就要效忠三人了。

    诸葛珪一听是冀州牧的手下,心中也是惊讶不已,曹寄的兵马,怎么会来到兖州,为何还活捉了臧霸等人?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得救了。

    “兄弟们,不可再一错再错下去,随我一起打开城门,迎接冀州牧的大军,冀州牧宽厚待人绝不是臧霸之流能比。”

    不远处的几个小将,慌忙去开城门,诸葛珪瞟了一眼刚才下令攻击他的几个小校,这种人绝对不能留,等下报给军师中郎将,让他处理。

    "泰山郡郡丞诸葛珪,拜见几位将军!”

    “诸葛先生请起!”

    沮授慌忙把诸葛珪扶起,然后说道:“来人,把刚才想要攻击郡丞几个士卒,全部拿下!”

    “大人,我们愿降!”

    “我们都是受尹礼蛊惑!”

    “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哼,反复无常之小人,害我军差点错失一位大贤,罪该万死。”

    沮授怒视着这群士卒,大手一挥,玄甲军的士卒便当着所有人的面,砍下了他们的头颅。

    沮授一撇旁边的尹礼,说道:“这种只知道立功,不为我军着想的废物,留着何用!”

    典韦一手扣住尹礼的后颈,尹礼想要求饶,但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嘎卩崩!"

    尹礼的颈椎被典韦直接捏碎了,尹礼挣扎了几下,便失去了动静。

    臧霸等人吓得面色苍白,双腿无力,这人的力量真是太大了,刚才要是抓的是自己,他们后背不由一阵发凉。

    还好之前沮授让尹礼来劝降,如果是他们,恐怕也比尹礼好不到哪里去。

    在诸葛珪的带领下,几人入了城,道路两旁的百姓纷纷探出头来,打量着这些冀州的士卒。

    “你们看这些士卒,个个英武非凡,怪不得臧太守不是他们的对手!”

    “听说冀州牧曹寄爱民如子,不知是真是假?”

    “冀州常年被鲜卑、匈奴、黄巾袭扰,冀州牧曹寄到了之后,那里不到半年,便一跃成为大汉最安全的地方。”

    “我要搬到冀州去避难!”

    “我听说冀州搬去了一群寡妇,我要去冀州结束单身。”

    “听说冀州有好酒^肉,而且价格便宜。”

    泰山郡的百姓幵始疯传冀州的好,冀州牧曹寄的好,殊不知,这些领头的都是锦衣卫的人。

    曹昂与臧霸交易战马的时候,就暗中派锦衣卫跟随臧霸的士卒,来到了泰山郡当卧底。

    诸葛珪问道:“冀州牧的大军不知为何会来到泰山郡?”

    泰山郡与冀州并不接壤,他实在想不通,曹昂为何要派大军袭击泰山郡,难道是为了泰山贼众虏来的百姓?

    他听说曹昂经常与诸侯交易百姓,来增加冀州的人口,除了这一点,他是在想不通,曹寄有什么理由,跨过黄河来攻打泰山贼。

    沮授看着诸葛珪微微一笑,说道:“我军之所以要来泰山郡,其因有八!”

    诸葛珪诧异不已,没想到他们的理由还挺多!

    “愿闻其详!”

    “其一,我家主公听闻泰山郡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特来营救。”

    “其二,我家主公听闻君贡兄博学多才,在泰山郡任职,想要招募君贡兄。”

    “其三,泰山郡的百姓有十几万之多,如果让他们全部搬迁到冀州,有点不现实,所以需要一位爱待百姓的好官,来管理泰山郡,君贡兄是最合适的人选。”

    “其四,泰山郡四面环山,易守难攻,北面是青州,南面、东面是徐州,西面是兖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其五,我军被黄河阻隔在河北之地,必须要抢占一个易守难攻之地,为我军渡过黄河提供便利。”

    “其六,我家主公听闻君贡兄有二子,从小聪慧伶俐,敏而好学,将来必定不凡,主公帐下谋士极多,想要让他们亲自授徒。”

    “其七,我家主公帐下人才缺口极大,如果能得到诸葛家的支撑,必定能让我军再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