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特种兵:开局被人踹下直升机 > 第二百章 身体检查
    然而即便如此,眼前的青年人依旧心存希望。

    赵开志不知道这青年人的希望从何而来,

    但看向他挺拔且标准的军姿以及眼中充斥着的坚定,

    一切无意义的安慰话到了他嘴边却都说不出来了。

    他下意识的看向李沧澜。

    此时的李沧澜也是刚从陆风自信的汇报声中回过神来,她很好的掩饰了眼中复杂神色,然后平静道,“可以,陆风,接下来,我会指导你开启低温舱。”

    三个小时后,

    位于沧海号核心位置,

    三个大型柴油发电机正在以最大功率运作着。

    三台大型发电机共同制造的电力在巨大电缆的传输下,

    汇集到一个五六平方米的巨大铁箱中。

    铁箱八面金属,有一面的金属墙壁上镶嵌着一个极厚的玻璃。

    玻璃边缘凝集着一层薄冰,

    不时有淡淡的水汽从四周的排气孔喷涌出来。

    这个足有五六平米的巨大铁箱便是低温舱了。

    与科幻作品中那种棺材大小的冷冻装置不同,

    眼前这台低温舱看上去笨重许多,

    且在启动时需要三台大发电机不断运转才能勉强维持它的运作。

    此时的黑羽已经全身覆盖着冰霜沉睡在了这台低温舱里。

    仅仅只过去数小时时间,黑羽的身体状况已经恶化到非常严重的地步。

    大面积皮肤下层组织出现淤青,毛发脱落,脸上弥漫着一层死气。

    此时的陆风能尽力做到的只有这些,

    接下来,黑羽是生是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低温舱旁,陆风与李沧澜并排站着。

    此时的陆风已经脱下辐射服,

    因为替他监测辐射值的研究人员并未在他的身体上检测出辐射。

    他和李沧澜并排站了良久,

    陆风率先出声问道,“我不太明白,李叔为什么会在这船上放这么个东西。”

    “这船被征用以前是用来做海洋研究的,”李沧澜解释道,“你知道,深海的生物很难在低压环境下保持新鲜,这低温舱制造初衷便是保存深海生物进行科学研究。”

    “你父亲确实让人敬佩,”陆风说道,“虽然接触他的第一印象比较挫,但他默默的为华国贡献了不少力量。”

    “第一印象,你对他第一印象是什么?”李沧澜转头问道。

    自然是孤寡老人形象了,陆风开口道,“一位有点严肃的和蔼老前辈。”

    李沧澜目光闪动,不知在想些什么。

    正在这时,穿着白大褂的赵开志与李世荣走了进来。

    赵开志和李世荣认识很多年了,作为学术界大拿的二人,彼此之间还是相熟的。

    见到陆风完好无损后,李世荣暗暗松了口气,然后笑道,“小风,你真是不断刷新我对你的认知啊,核武器都伤不到你。”

    陆风咧咧嘴,“运气好,运气好而已。”

    “赵教授,李教授,你们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一旁的李沧澜出声问道。

    “我来看一下陆风小兄弟,他没事我就放心了,”李世荣指了指一旁的赵开志道,“是他有事。”

    赵开志没有客套,直接表明来意道,“我希望给这位叫陆风的小兄弟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条目包括血液,脊髓,内脏和脑组织液,我希望对陆风小兄弟的基因进行一次研究。”

    “啊?”陆风嘴角抽搐,赵开志一脸认真的模样像极了在开药方的老中医,不过他说的这些检查条目,四舍五入跟被活体解剖一样吓人。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吗,陆风苦笑。

    自己异于常人的身体,无论如何隐藏,早晚会被人发现。

    而且陆风还是在军中,被发现后大概率是要做出解释的。

    对此,陆风叹气一口,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

    即使这命令是让自己做出牺牲,也需要他去遵守。

    “如果是指挥官下达的命令,我不会拒绝,”陆风沉声道。

    见陆风脸色变的严肃,

    赵开志有些摸不到头脑,他有些不明白这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什么突然变了神色。

    倒是一旁的李世荣,因为了解陆风的性格,连忙摆摆手道,“小风,你别多想,开志确实是想研究你,但不会对你进行损伤性暴力研究。”

    赵开志挠挠头,“对啊对啊,我就是给你抽个血样化验一下,照个CT啥的,你不会以为我要解刨你吧,虽然我有这个想法,但上面不允许啊。”

    陆风咧咧嘴,你妹的,还真想解刨我。

    “咳咳,”一旁的李沧澜清了清嗓子,止住两位教授的发言,然后朝陆风郑重其事道,“陆风你放心,以你现在的战功,谁都不可能动你一丝一毫,但我希望你能配合赵教授的研究。”

    见陆风并未露出反感神色后,李沧澜继续说道,“我猜你对自己的身体也存在一定的困惑吧,或许你应该借助教授们的帮助,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体。”

    李沧澜的话让陆风心里一动,

    他对自己这副身体确实存在很多疑问,尤其是跟系统这笔摊牌以后,

    陆风便隐隐有所忧虑,他担心自己的身体会存在某种隐患。

    某种系统不会说,自己不会察觉的隐患。

    思索片刻,陆风点点头,“赵教授,我会在不触及自身安危的前提下,配合你研究的。”

    “嗯嗯!”赵教授兴奋了。

    时间一晃过去四天时间。

    此时的沧海号上,各部门正紧锣密鼓的开展打捞303潜艇的最后准备工作。

    由于303潜艇本身就是非常沉重,

    即便是沧海号上的机械吊臂也无法承受潜艇的压力。

    所以以李世荣为首的教授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捕捉方式——渔网捕捉。

    顾名思义,就是在303潜艇经过的区域内拉开一张巨大的铁链网,

    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在铁网各区域安装压缩浮漂。

    当然,这种压缩浮漂并非是市面上那种小型浮漂,

    军用型浮漂单个的膨胀体积与民航飞机的紧急滑梯等同。

    这样的浮漂会在潜艇冲击铁网的瞬间对潜艇实行包裹和托举。

    紧接着再由数艘海下探测器与沧海号机械臂共同协作,打捞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