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是你们逼我做皇帝的 > 第六十三章 改制的背后
    “哎呦,今日必是太阳从西而起,从东而落。”

    懒洋洋躺在椅子上的李允熥毫不客气的嘲讽道:“今日方知,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了?”

    李高炽还笑呵呵的,而李高煦脸上有点绷不住了,右手不停的张开再攥成拳头。

    “老九这是身子痒了?”李允熥变本加厉,腰身一挺,从躺椅上猛地弹了起来,“走,去校场试试!”

    “陛下,陛下!”李高炽打圆场道:“今日是有正事来找陛下商议。”

    李允熥简直就像是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典型,“老九,要是不服软,小心回头做哥哥的给你下绊子!”

    “要知道你再武英殿,我在文渊阁,下绊子……那再简单不过了!”

    李高煦终于忍耐不住,往前站了两步,心中腹诽,你还真把自己入文渊阁做个筹码了,不知死活!

    “嗯,今日老九只管动手,做哥哥的绝不还手,连挡都不挡!”李允熥恬不知耻的把脸探过去,“老九,你就算只打落一根头发……我也去坤宁宫哭诉!”

    李高炽笑得直打跌,拉着李高煦坐下,“二弟,你还不知道陛下口舌犀利?!”

    李高煦也笑了,只不过是被气笑的……他也不傻,自己被留在了武英殿,而陛下被母亲带去了文渊阁。

    若是今日自己动手,陛下去坤宁宫哭诉……自己必定会被大骂一顿,因为逻辑很通畅啊。

    三人笑闹了一番后,李允熥让人弄了点石榴上来,“六哥,老九,你们兄弟俩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

    李高炽笑吟吟道:“那日还要谢过陛下……永宁府驻兵一事。”

    “些许小事而已。”李允熥掰开石榴,拿了个精巧勺子挖着石榴籽,随口道:“你们今日所来,无非为二。”

    “其一,武英殿,其二,文渊阁。”

    李高炽和李高煦对视了眼,前者笑问道:“陛下可有定计?”

    虽然还只是个傀儡皇帝,但在徐氏如此改制之下,李允熥的分量已经与以前不同了,之前的李允熥在武英殿内没有任何影响力可言,而如今在文渊阁内是稳稳占了一票的。

    而文渊阁一共也就三票,徐辉组、徐氏这对姐弟是针锋相对,李允熥这一票将有着极重的分量。

    “武英殿内,我是不管的,当然了,也管不着。”李允熥啃了几口石榴籽,“哪个府州进贡的,太涩!”

    李高煦嗤笑道:“让下人挖好再吃,自然就不苦了。”

    李允熥丢下石榴,一边擦手一边说:“老九啊,你信不信我真的会去坤宁宫哭诉?”

    李高炽无奈的又打圆场。

    一边扯淡,李允熥一边在心里想……如果有必要,自己是真的能插手武英殿的。

    李高炽一方四席,李高煦、徐辉组都是三席,而中立者有五席呢!

    虽然其中后军都督耿璇胆小怕事,吏部尚书张紞明哲保身,但都察院的练子宁、景清都是和李允熥有着隐秘联络的。

    当然了,练子宁、景清都不知实情,李允熥是以李允炆留下的旧部间接联络的,这主要是以王钺、常宽、杨应能三个李允炆铁杆为线。

    景清主要是工部主事周恕、太仆寺少卿廖平负责,练子宁是都察院御史叶希贤、牛景先负责的,不过这些人都以为来自于已经过世的李允炆。

    另一个中立者是李允熥的嫡亲舅父,开国公常升……这位自从李允熥登基后,就没私下和皇帝外甥会过面,武英殿议事也不过充数而已,但凡站队,都是站在中间。

    但李允熥相信,如果真的有需要,常升或许能够援手。

    毕竟血脉相连啊,半年前徐辉组和常升并肩而战,但李允熥登基后,徐辉组立即排斥常升。

    而燕王、赵王也一样,他日若是篡位,难道会留下李允熥的舅父?

    李允熥满意于自己的手脚缓慢但绝不停留的向外扩张,但也遗憾于徐氏将自己推到了阳光下……以后行事就要谨慎一些了。

    各种装傻的表演不能太过……毕竟,数月前自己在武英殿怒斥群臣的一幕已经将人设立起来了,不管是徐辉组还是李高炽,甚至李高煦都心存疑虑。

    李允熥也想过,或许就是因为这件事,四婶才会做出这样的安排……他隐隐觉得,徐氏是真心要扶持自己,只是这份心不知道几分来自于局势,几分来自真心。

    呃,会不会还有那本加料版《江湖豪客传》的因素?

    各种心思在心里打转,但李允熥嘴巴不停,直截了当的:“六哥,老九,今日就把话说透!”

    “当日在金陵城外,我提出的条件还记得吧?”

    “不管是六哥还是老九,若是登基为帝,需留我一命!”

    “不会忘记了吧?”

    “可还算数?”

    李高煦点点头,“自然记得,那又如何?”

    李允熥看了眼李高炽,后者苦笑也点了点头……他不像李高煦,有的事情摆不到明面上。

    “那就好,那就好。”李允熥长叹一声,“但魏国公可是从没答应过此事的。”

    李高炽胖乎乎的脸上眉毛一挑,“陛下此言……”

    “你们兄弟打生打死,我不管。”李允熥坦然直言,“谁知道你们俩谁胜谁负?”

    “若是偏颇哪一方,回头另一方上位,还能留我一命吗?”

    “但呈交文渊阁诸事,我必定站在四婶这边!”

    “日后若是祸起萧墙……四婶或许还能替我求情,但四婶管得住他徐辉组吗?”

    李高煦刚开始还没听懂,但李高炽虽然肥胖如猪,但心思却转的挺快,阴着脸低声道:“两个月前,袁先生游历金陵,得魏国公相邀赴宴,那夜……徐王、衡王均在场。”

    李高煦脸色一变,他当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袁珙最擅相人,当年父亲决心起兵,一方面是因为局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有相士袁珙、卜者金忠等人的因素。

    徐辉组引袁珙相看徐王、衡王……显然是有择一取代李允熥的意图。

    所以,李允熥才会选择站在徐氏这一边,因为不管是李高炽、李高煦上位,有徐氏在,自己还有些许可能活命,毕竟徐氏对这两位有母子的名分。

    但姐弟的名分是管不住徐辉组的……若是徐辉组推徐王、衡王上位,必杀李允熥。

    李允熥这个理由找的非常充分,李高炽、李高煦都认可这个观点。

    放下心了,说完正事了,李允熥看看已经黄昏时分,低声说:“阿锦去了坤宁宫,咱们小酌两杯?”

    “不好吧?”李高炽有些犹豫,毕竟是在孝期,府内饮酒还说得过去,但在宫内饮酒……

    李高煦却是个酒鬼,咳嗽两声,“听闻陛下内库存有当年金陵名酒二锅头……”

    呃,这是前几年李允熥弄出来赚钱的……这玩意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取第二锅就行了。

    “那还是从吴王府带进来的!”李允熥一拍桌子,“常宽,全都拿来,今夜一醉方休!”

    看李高炽还犹豫,李允熥冷笑道:“不是今日要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吗?”

    李高炽苦笑着点头,“今日难得气氛,就陪陛下、二弟小酌。”

    一桌好菜,两坛好酒,酒味刺鼻。

    李允熥突然说:“六哥,老九,四婶为何如此改制……”

    “母亲……”李高煦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也不知道母亲想做甚?”

    李高炽喝得少,还勉强保持思绪,笑问道:“陛下可知缘由?”

    “我哪知道?”李允熥醉眼朦胧,“但听阿锦提起过……”

    “什么?”

    “说是四婶前段时日不是出城祭拜上香吗?”李允熥打了个酒嗝,“好像道衍那和尚也在呢。”

    李高炽目光闪烁不定,连酒醉的李高煦都愣住了……若论天下间,对燕王太妃影响力最大的人,必是当年燕王府第一谋士道衍和尚姚広孝。

    李允熥支撑不住,趴在桌上沉沉睡去,心里却在想,那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和尚,这次非给你出个难题不可!

    的确是徐妙锦向李允熥提起这事,徐氏的确召见过道衍,虽然没有任何证据,甚至没有任何线索,但李允熥隐隐能确定,如此改制,徐氏的身后,黑衣宰相道衍的身影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