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我的老婆是嫦娥 > 第六十二章 逸仙阁
    赶了半个月的路,夜未央终于是同雪女红莲二女一起到达了临淄——齐国的都城。

    即便远离战争,但齐国却并不像它表面上那么平静,齐襄王年老体衰,它的五个儿子一直都在明争暗斗,只想这把对方推倒自己登上君王的宝座,满朝文武也跟着争权夺势,再加上连年饥荒,齐国国力也随之大大衰减。

    夜未央三人先是找了家客栈住了进去,吃饱喝足,见时间尚早,便带着二女走出客栈在临淄城内闲逛起来。

    步行于繁华热闹的大街上,红莲彻底活络起来,这逛逛那瞧瞧,女孩子家家的,总喜欢一些热闹的地方。

    街道两旁的店铺内挤满了人,什么布行衣行,更是成为了年轻少女们的聚居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雪女红莲也不例外,她们抛下夜未央跑进其中,自顾自地挑选起来。

    夜未央笑呵呵地走进,布店老板见他器宇轩昂气质高雅,忙不迭迎将上来,拱了拱手道:“这位公子,是否看上了哪一块布料?”

    夜未央摇头,指了指身前的两女道:“我陪两位夫人随便逛逛,她们若是看上了什么,一律打包,我来结账!”

    “哦,原来是陪两位夫人逛街啊,哈哈......尊夫人如此漂亮,少爷好福气啊。”布店老板拍马屁道。

    “哈哈.....我也是这么认为了。”夜未央大笑,正要说话,一阵琴音突然从远处飘荡而来,让得他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过去。

    琴音飘渺,其中蕴含着淡淡的凄婉和无奈,闻者伤心,见着流泪。

    夜未央心中微动,看向身边的布料老板道:“掌柜,不知这琴音是何人所奏?”

    身为临淄本地人,夜未央觉得这人应该知道。

    布行老板笑着解释道:“如此优美的琴声,定然是逸仙阁内的弄玉姑娘所奏了。”

    夜未央奇道:“逸仙阁是什么地方?”

    布行老板讶异道:“少爷不知?”

    夜未央拱了拱手,解释道:“不瞒掌柜的,我还是第一次来到这临淄城,所以对这儿的事情都不甚了解。”

    “原来如此。”布行老板点头,笑着说道:“逸仙阁是弄玉姑娘的住处,她每天都在阁楼里面弹唱,靠此卖艺谋生,凭借其高超的琴技着实吸引了不少名人雅士的拜访,少爷初至,可不能错过。”

    夜未央闻言一愣,卖唱的,那岂不是花楼?

    布行老板继续说道:“弄玉姑娘不仅琴技高超,其美貌在整个临淄城内恐怕也无人能及,逸仙阁的布置非常淡雅素净,不像一般的乐坊那么滟丽和张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弄玉姑娘更是只谈风雅,是个卖艺不卖身的好姑娘。”

    夜未央奇道:“在那种地方花楼之中还有人能保住清白?”

    布行老板道:“少爷这你就外行了吧,别的地方的姑娘可能身不由己难以保持清白,但咱们这是哪里?这里可是临淄城啊!往来的大多是风雅高洁的雅士,即便是江湖中人都主动遵循这儿的规则,没有一人敢闹事,而且听说逸仙阁很有背景,即便是那些公子哥儿也不敢闹事。”

    夜未央理解似的点头,旋即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两女的背影大声道:“阿雪,红莲,选好了没,该走了,咱们去会会那弹琴之人。”

    “选好了。”红莲嬉笑一声,说道:“老板,这些布料都给我留着,等会我来选样式。”

    “好嘞。姑娘眼光真不错,这些可都是上好的绸缎啊。”布行老板乐开了花,忙不迭应声。

    “嘻嘻,那是当然,反正又不要我出钱,当然要选点好东西。”红莲笑道。而后看向夜未央,大声道:“相公,付账!”

    夜未央笑笑,从怀中取出两吊刀币付了账,这才陪两女离开布行。

    琴音依旧,飘来如丝如缕般的愁绪,让人无限惆然,心生悲情。

    三人先是回了一趟客栈换了一身行头,然后才向着逸仙阁走去。

    夜未央依旧一袭白衣翩翩,而雪女和红莲则化作了书童模样,如若不掩盖,以她们二人的美貌来逛乐坊,那绝对是要遭人暗骂的,而且也会惹来不少麻烦。

    逸仙阁是一座朱红色的阁楼,一共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布置果然如布行老板所说,十分典雅朴素,除了桌椅之外便只有几盆常青的盆景,盆景所选的植物多是梅兰竹菊,松柏之类,几根细竹巧妙地从盆景中斜插而出,隐隐地将大厅分为数个小区域,若隐若现地为空旷的大厅平添了几分通幽的感觉,可见布置阁楼之人的匠心独特。

    四个角落各放着一盏小小的香炉,袅袅香烟从中升腾,弥漫至整个大厅,味道淡雅清香,十分好闻。两边墙上挂着不少名士的亲笔诗词,夜未央心里啧啧称赞,看来这阁楼主人的面子不小!

    二楼是客人留宿以及密谈的地方,三楼便是阁楼主人弄玉的香闺了,据说这姑娘会偶尔邀请阁楼中看得上眼的俊杰前往三楼一叙,虽然并不涉及男女情事,但也足以让众人艳羡,让受邀者面目有光了。

    夜未央三人进入阁楼的时候,厅内入座的已经有五六成了,夜未央和雪女红莲二女寻了处靠窗的偏僻角落坐下,边吃着点心边等候时间的到来,他是第一次来,担心不懂规矩丢脸,因此打量着周围的人众都在干什么。

    正值午时三刻,在座诸人大多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低谈,或品尝着侍女端来的各色点心。在座的人大多都是年轻俊彦,个个儒雅凤流,当然,眼中露出读书人特有的桀骜眼神,偶尔目光相对,都客套而又矜持地微微点头,还真有种上流社会聚会的感觉。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当中一桌的几个人,这伙人衣着光鲜,油头粉面,一个个神情倨傲,略带不屑地扫视着其余的才子,旁若无人地说笑,一看便知是哪家哪门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