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首辅家的团宠医妻 > 第八十二章 去刑部大牢
    就算是在外的四品官,你要问愿不愿意来做这个刑部郎中,都是愿意换的。

    毕竟对于京官来说,要是平调那绝对是高升,要是往下调,那也算是明贬暗升。

    多少科举出身的官员,先是在翰林至少待个一两年,之后再外派,然后再看功绩,有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回不了京城。

    就在刑部侍郎邱起和在想东想西的时候,周清珩将他给他的那一沓卷宗道:“我已经看完了,我发现了不少问题,我想问这卷宗上案子的犯人现在都还在刑部大牢吗?”

    “你全看完了?”

    “看完了!可能邱大人不太了解我,当年我跟在太孙身边他所有要看的书我都要先背下来,这样才能够在旁边帮他。

    所以我曾经试过一个月将一整面墙的书全部看完并且背下来,所以这些卷宗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邱起和突然想到以前听到的一个传闻,那就是当年太孙背诵盛玉大典的时候不管哪里有错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周清珩都能够知道然后立刻给他纠正过来。

    要知识盛玉大典,是有着他们盛玉王朝一千多年历朝历代的各种大小事的记载。太孙说是背,也是重要事件背下来,其他的记得大概就行了。

    毕竟盛玉大典一共有一百二十七册,每一册至少有一百页。

    有可能很多人一生都背不下来,所以他以前觉得这个传沈是夸大了,如今看来并没有夸大,这就是个天才,而且他是谦虚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过目不忘,他们一般人是不能比的。

    本来他想要听自己顶头上司的好好为难一下他,但是突然他不想要浪费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

    “嗯,现在都在刑部大牢,不过现在时间已经快午时了,我们吃了饭再带你过去。”

    “行,要是邱大人不介意的话,可以和我一起用午膳,我从家里自带了餐食过来有不少。”

    “那我就不客气了。”

    全京城的人都是如今京城最红火的百膳楼是周大人的夫人开的,那里面各种吃食应有尽有,只要你有钱,基本上各个不同地方的小吃特色菜都能够吃到。

    其实周清珩来之前,刑部的大概的情况他都打听了一下,这个刑部侍郎算是一个比较正直和有能力的人,他也是科举出身,从底层做起一步步到了今天的位置。

    对于有一个这样的顶头上司,周清珩还是觉得挺幸运的,至于刑部尚书,其实能够做到刑部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是比较有能力和正直的人,这个刑部尚书也是新帝登基之后,培养出来的自己的人,也算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实实在在的坐到这个位置的。

    要说自己和他最大的冲突就是刑部郎中这个位置,是他留给他的侄子的,其实这事要是换成他是刑部尚书他页不高兴。

    刑部尚书的侄子熊百里,也算是一个名人,听他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莽汉,但是却是实实在在的美男子,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被先帝亲点为探花郎,外放之后功绩也做的很漂亮,所以才会有了调回京城的机会。

    刚好刑部郎中卸任,这个位置虽然很多人都看着,但是大多数官员都觉得这个刑部郎中的位置基本上就是熊百里的了,只是没想到突然他被小陛下空降了。

    这一下不只是刑部尚书,就连其他官员也惊住了,直接翰林和外放跳过了,直接就给了一个京官,这以后的仕途之路还真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所以来之前,他已经做好了被为难的打算,只是没想到只是要他看卷宗。这些卷宗有些有点年头了,应该算是陈年旧案,有些也有最近的,但是看样子也是一些很刁钻的案子,不过他倒是对这些案件很有兴趣。

    反正来了刑部,他就做好了准备,不过如今看来刑部的人,应该都算是比较好相处的,毕竟就算是为难,也不算是太为难。

    或者说根本就不是为难,既然越过了那么多人做了这个位置,那么就该有真才实学才能够让人心服口服。

    两人坐着吃了一顿小火锅,两人吃的都是心里暖呼呼的,“周大人没想到你带的东西还真是充足,你是不知道我到刑部当差之后,我们刑部这边一向冷清,要去吃饭只能去旁边的面馆饺子馆对付一顿。

    有时候我们忙起来可能七八天都回不了家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要说六部哪个部最辛苦,绝对是我们刑部。”

    “嗯,我家娘子也是这么说的,所以我过来给我准备了不少东西。”

    “哈哈哈……看来周大人的娘子是一个很体贴的人,所以说周大人这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当初咱们的京城的人,谁也没想过你会和你家娘子能够走到一起。

    不过我这个人觉得缘分这种东西,从来都是自己把握的,如今看来你们两个是天生一对。”

    “是啊!我家娘子特别好,我能够娶到她是三生有幸。”

    “周大人倒是一个实在人,好了,我带你去刑部大牢看看吧!”

    “嗯,走吧!”

    “对了,你带的吃食多,我和你过去刚好可以请那些看管犯人的牢头吃点,你虽然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但是第一天上任总是要打好关系的。”

    “嗯,多谢邱大人提点。”

    “别什么提点不提点的了,我和你同在刑部,只能够互相合作帮助才能够更好的为天下百姓做事。”

    “对,为了天下百姓做事。”

    周清珩和邱起和来到刑部大牢门口,就看到门口有一个人跪着穿着一身孝服,手举白布上面写着一个冤字。

    “邱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哎!这是陈明的小儿子陈理,五年来每年到了十月初九这一天也就是今天他就会来这里跪着,一跪就是三天三夜。”

    “陈明的案子你给我的卷宗上有,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但是这案子还有一些疑点,当事人也拒不认罪,而且被害人家属还给陈明写了求情信。

    所以陈明最后没有被判死刑,而是判了流放三千里。”

    “是的,而且陈明的大儿子陈道因为给他爹申冤,闹了很多次公堂,现在都是我们刑部大牢的常客了。”

    “既然这样我们就先看这个案子,先去看看陈明的大儿子吧!”

    “行,其实对于这个案子我也是希望又一天能够有新的转机,只是啊……”

    “没想到邱大人还是一个心软的人。”

    “倒不是我心软,而是我觉得既然有疑点的存在就可能有翻案的可能。”

    “对,走吧!我们先去看看再说吧!”

    “邱大人你今天怎么有闲工夫过来了?”牢头张庆说道。

    他看了看邱起和身边的人笑道:“原来是带状元爷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