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世子爷的白月光太彪了 > 第92章 西北之战,一触即发
    小姑娘回到武国侯府的时候,女眷们早就燃好了暖炉在正堂有说有笑。

    “杳杳这么早回来了?”

    “嗯,外营紧急军务,傅大人赶去了。”

    薛太君捧着热茶:“该不会是西北太守盟出了变故吧……”

    近来风声紧,万君梅和老太君都是曾经上过战场的巾帼,两人凭记忆对西北的情况还是略有了解。

    “莫非,朝廷要打仗?”顾兰蘅感慨愁眉,有战争就得死人,谁心里都不好受。

    “西北纷争三十年不定,当初肃王平乱五年有余,后来因为朝廷急着对抗北羌没空管他们,那些老太守就一个个跳出来想要割据西北自立为王,那点儿猫腻心思,昭然若揭。”薛太君拄着龙头杖愤愤不平。

    “我看呀,就干脆拿西北第一山摧城关开刀,打的他们嗷嗷乱叫自顾不暇!”万君梅恨不得自个儿能提刀上场。

    西北关卡最主要的水路城,便是山摧。

    不动如山,摧枯拉朽。

    “你可是个诰命夫人,别总是整天打打杀杀的……”乔柳拽着她安抚,千里外的战事,与你我皆无关。

    一堂叽叽喳喳,唯独温杳没怎么吭声。

    她回了小院,不由暗忖,有傅小世子在,应该、应该没有祸事才对。

    房门一推开,就看到案上堆叠着不少的精致礼盒。

    温杳有些看傻了。

    “夏菡,这都哪送来的?”

    “行馆的小奴,说是傅大人吩咐的。”夏菡还觉得自家小姐这义兄认的是不亏。

    红妆锦盒珠玉层。

    都是时下最新的胭脂水粉,远从京城运来,想必是筹谋已久为她所选。

    温杳平日鲜少浓妆淡抹,却对着满桌红妆心花怒放。

    暗香盈袖,如眷眷旖旎。

    只是,没人料想到,傅辞渊这一走足有整个月没有再见。

    彭城大街小巷都在传言,隔江驻军剑拔弩张,西北快要打起来了,北方百姓忙着拖家带口能逃则逃。

    流民只增不减,叫人惶惶不安。

    温杳从陈笙口中得知,兵部八百里加急,当夜傅辞渊就带着林校尉和外营三万人马赶去了西北支援。

    小世子皇亲国戚不用上战场,只负责将援军和粮草一并送到魁江地区。

    来去少说也要一个多月。

    温杳就有些茶不思饭不想。

    她本打算去一趟木工作坊,可心思一歪,不自觉地就跑到了行馆,只见陈笙一身玄青鳞甲,似领着小队整装出发要离城。

    打仗的事照理还轮不到新兵。

    温杳忍不住拦了路:“你们这是去哪儿?”

    陈笙连忙把她拉到一边:“一个月前傅大人和林校尉去支援,听说兵马到了,可户部交托运送的粮草却迟迟未到,真急死个人!”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到,粮草先行。

    朝廷里半道运粮出了岔子,这不是在坑前线的兵卒嘛。

    “那原本两江旱营不也应该有粮草吗?”

    “魁江上游封锁哪运的过去,这驻军要吃喝,援军也得吃喝,眼看着大战一触即发,如果援兵不能安抚送到,还谈什么平乱……”他不敢大声喧哗,生怕叫别人听着了更加担惊受怕。

    “昨夜我听营里的小队长说,傅大人他们暂驻新邑城旧址,那是个低洼区,春季里雨水多,一下雨就容易淹城,和围困没什么区别,可粮草不到就动不了兵马。”

    陈笙话还没说完,自己先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你说什么?”

    温杳只听到了傅辞渊被围困新邑城。

    “我们都着急啊,只能靠数日一封的塘报,那还是几天前的情况,现在谁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那你们……”

    “奉宁道坐不住了,打算找鲁将军开官仓运送一部分粮食先向西北支援林校尉,我们就是去护送粮草的。”

    鲁将军?

    温杳想起来了,当初傅辞渊就是委托了他们冒名商会的人来帮助温家的酿酒庄度过困难,鲁将军他们忠肝义胆,这个节骨眼上,也只有热血青年敢奋勇一搏了。

    “我就不和七姑娘多说了!”陈笙见队伍整装完毕,跨上骏马,带人就往奉宁道去。

    温杳久久不能回神,她沉吟片刻回到了侯府。

    正堂里的女眷们也在七嘴八舌捣鼓着坊间流言。

    “祖母。”小姑娘走到内厅,突然屈膝一跪,这可吓坏了所有人。

    “杳杳你做什么?!”薛太君惊跳起来。

    “快起来说话,都是自家人啊……”乔柳连忙上前去拖拽温杳。

    “杳杳有事,求祖母答应,我想去一趟奉宁道外营。”

    温杳把陈笙的事说了一遍。

    “方校尉打算去送粮,但是官仓救命粮不会给他们太多,沿途征收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动摇民心,老百姓手里的粮食解不了燃眉之急,我想——”

    她顿了顿,目光在所有人身上一阵徘徊。

    “我想,咱们温家酒庄下半年的酒不酿了,把大仓里存储的米面麦食全都挪出来,送做西北军粮。”

    她说话利索,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薛太君见小姑娘焦灼的连眼眶都有些发红。

    温杳没听到她们回话,生怕她们会反对,忙道:“去年酒庄遭难,那些小麦高粱不是商会所赠,是傅大人送来的。”

    她把事和盘托出,温家不能不感恩。

    女眷们互相对眼又惊又诧。

    薛太君颤巍巍上前来握住温杳的手轻轻捏了捏。

    “杳杳,不用你说这些,老身也知道得帮傅大人,下半年的酒钱赚不赚我不在意,温烈曾在西北征战数年,西北算是他第二个想要守护的家园,老身也见不得那些狗太守分裂割据的意图!”

    正堂里逐渐热忱明朗起来。

    “这可是保家卫国,银子算什么!”万君梅朗声,拍案而起。

    她们本就不会阻止小姑娘的义举,温家的热血从来不曾熄灭过。

    “那明日,我就上酒庄把大仓的粮储调去旱营。”

    “好好好……叫兰蘅和阿菱陪你去吧。”

    毕竟一个姑娘家处理那么大的事,太劳累了。

    “不必,”温杳顿了顿,“周公子明日就要上京,让二姐姐多陪陪她,大嫂留在家里照顾你们,否则我不放心。”

    只是去酒庄调运数日,不会有什么事。

    这么一想,众人只管点头叮嘱几句。

    温杳回到院子,命夏菡准备些衣物食物,她将书柜中藏着的西北地图取出翻看数遍,偷偷塞进了行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