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世子爷的白月光太彪了 > 第235章 进宫办事得准备好处
    九五之尊揉了揉额头,烦躁疲累。

    “陛下……”一旁的随侍太监端上祛火清茶,轻声道,“今日还是多亏了肃王殿下救驾及时啊。”

    所有人都看清楚,若不是傅辞渊第一时间将酒盏掷出,天子不免受伤。

    傅央闻声不悦,明明是他将刺客俘虏的,怎么又变成傅辞渊的功劳?!

    这些人都瞎了不成!

    九五之尊颔首:“你们都下去好好休息一晚,明早,给朕上个折子先。”

    好好把这事捋一捋。

    幽阗公主来到王都行刺圣驾为了给几十万百姓报仇,简直匪夷所思!

    大凉军队屠戮百姓,他这个九五之尊却从未听闻。

    荒唐!

    “肃王,明日你去一趟大理寺,把沈靖也叫上。”

    傅辞渊颔首。

    端王袖中拳头一捏,不甘心也不服气,明明这么大的案子应该交给他来审理才对,父皇这是明摆着偏心!

    夜风暖熏。

    关白凝等候在御书房外,看到大臣们鱼贯而出并没有打算出宫回府,而是窃窃私语着去往内阁院,看来谁也睡不好觉。

    而不远处正有人心急火燎的赶来,连脚步都蹒跚不稳。

    “太子殿下。”

    她诧异,今晚的夜宴上并没有看到傅凛。

    东宫穿着月蓝便服,袍角绣着描色白荷。

    “父皇如何?”

    傅凛下意识脱口,显然是听到了宫人们说御花园闹出了行刺案,这才匆匆跑来。

    “你还知道父皇呢!”傅央正从御书房内出来,本就一肚子窝火,忍不住冷嘲热讽起来,这个大哥从来没点大哥的样子,若是今天父亲有个意外,他等着送终算了!

    “连番邦使节的宴会都不来参与,你当自己是皇家人吗?”

    傅央被分封了端王后总算能挺起腰杆在傅凛面前说话了。

    瞧瞧,谁才应该是天子最看重最喜爱的孩子。

    “今夜本宫有事耽搁……”

    “你的琴又坏了?”傅央悻悻然,天下大事没那把琴重要。

    傅凛冷淡地看他一眼,径直入了御书房。

    “没用的东西。”傅央发泄似的啐道。

    “太子行来身形不稳,应是右脚脚踝受了伤才不便出席宴会,臣妾听月娥郡主说,前几天福临院有人从树上摔了下来,大概……”

    就是傅凛吧。

    傅央冷笑出声:“你倒是对我大哥很关心。”连爬树掏鸟窝这种事都一清二楚。

    “只是闻到了草药味,联想而已。”

    “端王妃,”傅央皮笑肉不笑的牵起关白凝的手,十指纤纤令人神往,“你该把心思放在本王身上。”

    他的话语很轻,也很寒。

    毫无怜爱之情,就像是对着一枚棋子说着机械的咒语。

    “妾身明白。”关白凝眸中含笑,盈盈俯身,也抓紧了傅央的手。

    两人相携离去。

    悉悉索索。

    一旁巨大的盆景后钻出个脑袋,温杳。

    她也没走,偷偷跑来御书房外等人,结果看到个“三角恋”,不不不,不能说三角恋,他们这三个人中唯一动过情的可能只有关白凝。

    “你这是把宫廷内院当成肃王府吗?”偷偷摸摸地,还以为没人察觉?

    傅辞渊把人从树后拎出来,小姑娘知道等他,还挺叫人心情愉悦的。

    “陛下怎么说?”温杳忙问。

    男人把她带出宫门拉上马车:“暂且关押在刑部大牢,由钱大人看管受理。”

    “原来那天晚上她所求之事,是行刺圣驾。”

    温杳现在回想起来,唏嘘不已。

    “你相信她?”

    “谈不上。”她迟疑,申琼的武功并不好,明明知道没有胜算还要来王都送一条命,又能是什么支撑着拼尽一切豁出去呢?

    国仇家恨。

    温杳托着脸颊:“你不是曾经说过七八年前伯父驱逐北羌时,大凉军队借乞译道进驻胡杨岭,诚如陛下所言,他们应该没有踏入幽阗王城,申琼的话有待质疑。”

    那如果,她说了真话呢。

    必定有人把九五之尊也蒙在鼓里。

    傅辞渊戳了戳她脑袋:“脑筋动的倒是快,自打幽阗被黄沙覆没,有不少商贾旅人途径寻宝。”

    “寻宝?”

    “你也见到使节团进献的玛瑙了,幽阗王城有着巨大的宝藏库,这就是为什么沙漠匪贼时常骚扰内城,武国侯曾数次奉命追击,两国邦交也常有玉石来往。”

    温杳若有所思。

    今夜关逸看到那颗巨大的玛瑙珠时反应有些失常。

    那样子就好像在说,他曾经见过,并且,不该出现在这里。

    回到侯府,温杳一夜未眠。

    第二天过了晌午,她就穿戴整齐进宫去了。

    兵部藏阁,是专用于收纳行军塘报、军册之地。

    她昨晚上思来想去,觉得该看一看当初留存下来的书信,说不定能找出大军动向的蛛丝马迹。

    兵卒把人拦下时,温杳从容不迫的掏出府牌。

    “哟,是顾尚书派来的?”守卫连忙笑脸相迎,听说昨天御花园出了大事,今日内阁大臣们派人来,当然阻拦不得。

    温杳将从顾兰蘅那“讨要”来的令牌收回,一踏进屋就傻了眼。

    兵部文书何其之多!

    辗转四十五个柜子都堆叠满满,从何查起?

    温杳呲牙咧嘴犯了愁,恰看到墙角有个端茶送水的老太监正在忙里偷闲的抽两口旱烟。

    “这位公公,”她笑吟吟追上前去,“请问七八年前温烈带兵驻扎胡杨岭时递送的塘报都在何处?”

    老太监头发花白,眯眼瞧了瞧眼前的小姑娘,不耐烦:“你是谁?”

    他不想惹事也不想搭腔。

    “我是温家的七姑娘。”温杳从腰后取出个小香囊,将里头准备好的上等烟丝给老太监替换上。

    一口,快活似神仙。

    老太监就跟给疏通了浑身经络似的,眼睛都乐得瞪了出来:“好烟,哪儿来的!”

    “您喜欢,改日我特地登门送上。”

    她就知道进宫办事不给点好处是什么也别想成的,对底下,你得威严,对老成,你得善待。

    所以,银子,票子,牌子——她都带了个遍!

    老太监满意极了:“七八年前武国侯……胡杨岭……”他徘徊来去,终于停留在转角,指着书柜上层十二栏四阁,“在这儿呢!”

    他抱下厚厚一叠文书交给温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