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世子爷的白月光太彪了 > 第263章 本王身边,寸步不离
    禄安营与房州州营整合后,由方湛挑选三万精兵一同西行。

    这几日难得,傅小王爷处理军务速度极快,就是喜欢把所有的文书都搬回寝帐中。

    温杳换了女儿装只是鲜少出寝营,毕竟傅辞渊那双眼睛就没离开过她,这男人怕是恨不得把人拴在床榻上。

    小姑娘只得闲懒的翻看书籍,点兵这几天她都把戈壁大漠从风土人情到天象气候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你什么时候放我回京城?”

    当初说去秦州山外县石屯村找秋阿婆小住一段日子,如今算来,足有一个多月,时间不长,但她怕温家担心。

    傅辞渊将羊皮地图卷起,帐篷外从早到晚都在擂鼓吆喝,显然,大军准备上路了。

    “我给过你机会,现在,”他挑眉,“你得留在本王身边,寸步不离。”

    他是有私心的。

    寄情相思都不如眼前人懒在怀中醒来时的满足,难怪这历朝历代的昏君当的那么“情不自禁”。

    男人悄悄把那封启了头的书信藏进抽屉。

    温杳一愣,说不上是惊讶还是惊喜,她的确很想走走大漠,看看申琼的故乡幽阗王城,但一直觉得傅辞渊不会同意。

    没想到,他先提出来了。

    小姑娘美滋滋,好像得逞了什么。

    傅辞渊看她有些神游太虚,在她脑门上一戳:“洵武说你这几天送了不少信函出去,又在打什么主意?”

    温杳就是那种稍不留神,能给你整个天翻地覆的。

    “你都要带我西行,到了边城,自然就晓得。”

    哦?

    还藏着小秘密不肯说,傅辞渊也由着她,总之尽在掌控还能有什么花样。

    不日,三万军马开拔,粮草早在安排下先行,毕竟是朝廷要为番邦立功勋的架势,后援充分及时。

    大军神速,半个月后就到达边城。

    九月初秋,三伏刚过。

    边城没有腹地那么炎热,夜晚天黑的早就有了些许萧索寒意,几位将领驻军后在主帐中商讨着入漠应该扎在何处,如何对付马贼。

    是声东击西,还是围魏救赵,或者干脆大干一场迎面痛击!

    吵吵嚷嚷几天了还没个定夺。

    这不,城外正来了一路商队直奔军营驻扎地,开口就说是来送东西。

    “送东西?”守卫满身戒备,商队前后总有五十余人,浩浩荡荡领着车马十多辆,上头盖着厚厚的麻布。

    “都是些什么,又是奉谁的命?”他们不敢随意放人。

    “自然是我家小主子,七姑娘呀。”站在最前头的老者摸索胡子,他腰身挺拔,衣衫是上等锦绸,腰下挂着个大铜板的坠饰,非但没有铜臭味,反而觉得他文质彬彬、腹有诗书。

    像个老员外。

    “什么七姑娘?”

    兵卒们一脸茫然,是,他们只知道肃王留了个姑娘在身边可鲜少见到真容,哪里晓得是温杳呢。

    再仔细一瞧,商队上打着的旗号竟是汉中徐家。

    哟,那可是矿业有头有脸的实力商家呀,怎么跑到这大漠边城来了。

    “徐伯!”营内亮声响起,温杳连忙奔了出来,要的货果然按时送到。

    她拉起徐伯就要往里头走,守门的兵卒有些看呆了,那姑娘穿着轻裳罗裙,拂过枯枝也觉生机勃勃,还真像是漫漫荒野上突然开出的一朵花。

    那就是小殿下的帐中人吗?

    毕竟行军至此他们都还没见过“活蹦乱跳”的小姑娘呢,年轻兵卒目不转睛,脑袋上“咚”地挨了记头槌。

    方湛冷着脸,再看?再看就不要眼睛了?

    那头温杳命商队将货物都拖拉到库营后方安置起来,她带着徐伯进了寝帐。

    老头子眼眶泛红,自打温菱成亲后他就立马返回了汉中,再至温家迁京都没赶得及相送,诉说起来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

    七姑娘好像长高了,也漂亮了。

    “老奴不负众望,将您要的东西都带来了,还得立马赶去封城、平兰,那头出了个玉矿,忙着探查质地估摸产量呢。”

    他高兴的很,嘴上说着要走了,可是忍不住将近两年汉中所有的发展都告诉温杳。

    小姑娘一边听一边安抚:“徐伯再忙也得喝杯茶、歇歇脚再走呀。”

    盛情难却,徐殷的确想念她的紧,他虽曾是温府的管家,可一直不忘老主顾,看待温杳就如同看待着小孙女。

    她恬静沉稳,也聪慧伶俐,七姑娘回城的那一天,他就知道,她不是俗人。

    徐殷喟叹着,听到外头兵马走卒的响动,铁甲银盔历历在目,有那么一瞬,他以为自己回到了往昔岁月——

    陪着武国侯南征北战、策马疆场。

    他很多年没有回到这少年壮志意气风发的时代了。

    与其说这次来送货,不如说,温杳给了他一场再见金戈铁马的梦。

    徐伯抹去眼角通红,看着温杳在旁笑吟吟的,压低声难得带着两分促狭:“老太君知道姑娘您又来陪肃王了?”

    温杳撇嘴哼声:“我那是想走走不了。”

    有人不放行呀。

    徐伯摸着胡子高深莫测看了她一眼,小姑娘面带羞涩与肃王是情投意合,他乐见其成呀!

    “看来老奴是时候也该给老太君去封‘家书’了。”老太太总归是为温杳打算的,不想京城里的皇亲贵胄看轻了她,也不想王孙公爵亏待了她。

    一直拿捏着不肯放呢。

    “徐伯您去汉中呆了那么久,就学了‘为老不尊’!”

    “哈哈哈!”

    营中一片笑语,得,他也不逗小姑娘了。

    ……

    傅辞渊这几日军务繁忙,有了点早出晚归的味道。

    还是方湛提了一嘴说是汉中的徐殷来过了,不光送来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货物,七姑娘还神神秘秘的跟老头子谈了半日呢。

    货物?

    徐殷掌着汉中矿业,是温家专供宫内硝石的商道,他来必定是授命温杳。

    男人急急忙忙回到帐中却发现温杳并不在,问了人才知,一整午后她都在库营没出来。

    他脚步一转。

    远远就看到小姑娘蹲在后头忙活。

    “这都是什么?”傅辞渊指着营后的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