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放心,咱们家姑娘画的可是大制作呢。”

    很快,怀恩就画好了,她将作品展现在圣上面前,画是好画,画面上展现的是两宫皇太后,皇上以及台下献艺的张舒雅。

    这样子的画面,在西太后看来,极其的温馨,就像是一家人。

    东太后就不高兴了,不过她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问:“皇上,您觉得这画如何?”

    “三姑娘画术极好。”犹记得以前,他与人品画,她说她不懂的。

    如今看来,不是不懂,而是看不上了。

    有这般画术,被封为大清第一画家也不为过。

    细腻的描述,敏锐地捕捉,她当真是好啊。

    可是为何画他们?是巧合还是故意?

    “李卫,去将朕房中那一套锡兰进贡的画笔送给三姑娘。”

    “是。”

    给了奖赏,皇上似乎很高兴,道:“这幅画,有些仓促,不知朕可有辛请三姑娘为朕在画一幅?”

    “她自然愿意的。”这话是太后回的。

    “一万两一幅。”这话是怀恩说的。

    “怀恩?”

    东太后被吓坏了。

    “姑母,我这画术,若是不出高价,日后可不得忙死?”

    哈哈哈

    “三姑娘说得极是。”

    皇上竟然没生气?

    西太后见皇上对她上了心,这心中多少有些愤恨,看来有些事该提上日程了。

    她冲着身边的嬷嬷使了个颜色,那嬷嬷领受命令,下去了。

    很快,有两名侍卫押着一个人进来,那人赫然就是乐师乐好。

    东太后看见这人,脸色突变。

    “你们干什么?”

    侍卫上前,跪下回禀道:“太后,皇上,臣等在殿外发现此人鬼鬼祟祟,她说她是东太后您的人,是您让她......”那人看了眼西太后,最终道,“弄虚作假,代替...帮助李三姑娘弹奏琵琶的。”

    西太后笑着问:“胡说,东太后如何会做这种事,还不快将这种血口喷人的人给拉下去砍了。”

    乐好本来一双美目一直盯着上位上的皇上,满目倾慕,在听到自己要被砍了之后,赶紧跪下,魅着声音道:“皇上,太后,奴婢的确是东太后招进宫来的,要替李家三姑娘弹奏琵琶,缘因李家三姑娘不会弹,要让奴婢代替李三姑娘,瞒天过海,欺瞒君上啊。”

    这声音清脆,足以让台下的宗亲夫人全部都听见了。

    一个个议论纷纷,皆是在说李三姑娘大胆。

    怀恩似早就预料到,并未多大的反应。

    只是东太后?此事是她谋划的,她听见乐好‘直言不讳’意识到自己被人摆了一道,气的想直接晕过去。

    “皇上,此女满口胡言,诬陷哀家,该拉出去即刻斩首。”

    西太后笑了。

    “姐姐,今日各家宗亲都在,若是不给出证据,这日后可是会侮了李三姑娘的名誉的,毕竟在宫里,谁都晓得,这位乐师是您身边的嬷嬷亲自去请的。”

    这话更添实锤了。

    “皇上,那李家三姑娘本欲要为皇上弹奏琵琶贺寿的,可是她对琵琶一窍不通,所以命奴婢在台下弹奏,为她遮掩,请皇上明鉴。”

    怀恩看着次女,长得嘛?很美,若是进宫来,绝对能封为妃的,可惜了。

    若是让她知晓她口中不会琵琶的人习得一手的琵琶,她又该如何解释呢?

    应该会......眼珠子掉下来吧。

    想到这里,怀恩竟然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一笑,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珠儿,你三妹是不是被气傻了啊。”

    李怀珠轻叹一声。

    “妹妹是掉进别人的圈套里面了。”

    “怎么办?”

    “稍安勿躁,咱们先看情况,大不了死不承认,毕竟妹妹刚才已经送了礼物,而且得陛下喜欢,没必要在想法子弄虚作假。”

    “对对对。”

    西太后见她笑得自然,仿若看见什么好笑的事情,让人心中隐隐不安。

    “李三姑娘,你笑什么?”

    “西太后娘娘,您不觉得这件事很可笑吗?一个小小的乐师,若无人撑腰,怎么敢污蔑当朝太后的侄女,镇国大将军的女儿呢。”

    乐好听后,身子下意识的缩了缩,目光竟然求救似的看向了西太后。

    西太后心中冷哼。

    污蔑又如何?证据确凿,你还能如何反驳?即便是你舌灿莲花,也绝对将没得说成有的。

    “污蔑?你可有证据?”

    “证据...自然是有的,只是怕西太后您知晓后,会后悔今日所为呢。”

    “哼,我怕什么,倒是你,行不端,让人看不上。”

    哼

    怀恩心中冷哼,这会儿,秋月已经受到吩咐,将琵琶拿来了。

    怀恩抱着琵琶对着满朝宗亲道:“今日本来是想着,张家的姑娘习了琴,我若是奏乐曲,会让人不舒服,可惜了,我一番好心,终究是白费了。”

    怀恩又冲着台上的皇上道:“请皇上准许臣女在送一份贺礼。”

    皇上在宫中长大,自小也见多了宫中的尔虞我诈,对今日的事情,心中略有些主张。

    今日这场寿宴,好得很呢。

    她们将朕当什么了。

    “准奏。”

    东太后本欲要甩锅给皇上,让皇上处理,可没想到事情不受控制了。

    她......该怎么办?该如何收场呢。

    再去看台上的怀恩,她莫非是觉得学习了一些时间的指法,就能弹出绝妙的曲子吗?若是弹奏的不好,还不如直接否认,拂袖而去,如此还能有些面子,如果......怕是坐实了不会啊。

    东太后闭了闭眼,颓废地坐在椅子上。

    西太后看见后,心中得意,今日总算是能扳回一局。弄虚作假,不通曲艺,那一件事情传扬出去,都让其名声破败,无脸出门。

    怀恩坐在台上,手中轻轻地抚摸着琵琶,随后闭上眼睛,摒弃心中的杂念,仿若无人之境,手中拨弄琵琶弦,一首印入骨髓的阳春白雪倾泻而出。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首曲子,既高雅又复杂,且正是这手曲子,才能将人打压得毫无反驳之力。

    曲子罢了,怀恩起身将琵琶递给旁边的秋月,微微行礼,随后站在台上,目视着底下因为听到曲子而略显狼狈的乐好。

    “乐姑娘觉得此曲,与你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