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陛下的笼中雀跑路了 > 第一百零七章 背德
    钦安殿

    早膳的功夫,膳房才送来了斋饭,僧侣们做了早课后早就饥肠辘辘了,说说笑笑地往饭堂去。

    偏生这时候厢房内的董才人又嚷嚷开了。

    管事的公公一脸笑地进去,出来时脸都笑僵了,朝着僧众们无奈道:“才人说了,今日脾胃不和导致胃口不佳,让人进去替她念几卷经……来开胃。”

    管事才说完,众人就面有异色,这个董才人实在是难缠的紧,跋扈张扬不说,对僧侣们压根就没当人看,说难听了,就是蛇蝎心肠也当得。

    一个稍上了年纪的僧人小声道:“这都过了大半个月了,董才人的三十遍《金刚经》为何还未抄完?”一卷经文也就五千余字,董才人竟抄到现在。

    “是啊,她才来时在钦安殿百般挑剔,处处看不上,怎么还能忍得这样久?”另一个僧人也抱怨起来,“怎的不赶紧抄完了,回去过她的富贵日子,整日拘在钦安殿岂不无趣。”

    一个年轻小的接话道:“董才人才来时很是勤恳,一日便可抄录两卷,巴不得赶紧走……可最近,绿凝姑娘都给她拿了好些衣裳首饰来了,一副要长住的架势。”

    “可不是嘛!咱们这儿好歹是佛寺,皇上也不来,她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给谁看呢?”

    眼见众人说的起了兴了,管事的“啧”了声,打断道:“主子的事都敢议论,不要命了?”

    众人赶紧噤声,董才人确实是不把人命放在眼里的。

    “说吧,谁去给董才人讲经?”

    大家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往后退。

    “贫僧去罢。”万事不过眼的若生开口了。

    管事有些踌躇,前两日董才人才骂的他,指责他苛待若生,自此后他便再不敢给若生安排活计了,让若生只管清修便可。

    “贫僧无心进食,诸位且去就是。”

    管事这才点头答应,也是若生有本事,能得董才人的待见。

    若生在厢房的门扉上轻扣三声,里头过来一小会才传来了董才人的声音,“进来吧。”

    门内,绿凝眼睁睁看着本来对无精打采的董才人,在听到敲门声之后下意识地理了理头发,坐正了身子,眼睛里也有了神采。

    果不其然,进来的正是一声蓝袍的若生。

    一见他,董才人就不自觉地露出了笑容,眉梢微挑,“怎么?又被挤兑了?”

    “每回麻烦事,都推给你来做,若生……你怎的像个没脾气的泥人一般?”虽然听着不像好话,但董才人声音却带着娇嗔,软软的,又是指责又是心疼的味道。

    若生低眉浅笑,而后抬眼直视董才人,“是贫僧自己求来的。”

    董才人笑容更深,眼角都是喜色,“求来做什么?”

    若生摇摇头,“贫僧也不知,许是求着来看一眼施主吧。”

    绿凝听在耳朵里,险些没能稳住手中的碗碟,这么一句暧昧不清的话,既不该是男人对有夫之妇说的,更不该是僧人对陛下的嫔妃说的!

    再悄悄瞥了眼董才人,却见平日里浑身跟长了刺似的才人,闻言却丝毫不觉得不妥,反而笑的满脸生花。

    更何况,这几日,董才人时常与若生同处一室,还和绿凝说起过,担心佛殿上冷了,惦记若生有没有进膳食。

    今日,更是给了银子,嘱咐膳房特意多做几道素膳,现在若生一来,绿凝就明白这是为谁预备的。

    这哪里像僧侣与女施主……分明是浓情蜜意的情人!

    “我有什么可看的!”董才人骄矜地抬了下巴,斜睨了一眼若生,“你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要看……就看你观音娘娘去吧!”

    若生反而细细地打量起了董才人,“‘笑颜如花绽,玉音婉转流’,这是贫僧幼年读过的俗世诗文,见过施主,方知古人诚不欺我。”

    董才人掩嘴轻笑,凤眼半弯,眉眼间全是情意。

    高贵冷艳的美人一夕之间带了暖意,犹如得到了滋润的鲜花,绽放的那样浓烈。

    “看你今日嘴甜,赏你的!”董才人指了指一旁四层的餐盒,“我赏的东西……不许吃不完,更不许不要!”

    绿凝只得咬紧牙关,当自己是个聋子。

    只盼着董才人能赶紧抄完了经书回重华宫,这钦安殿再待下去,只怕要捅破天了。

    ——

    紫宸殿

    单允辛匆匆用过了午膳后,召集了朝臣商议科考事宜,对主考官和阅卷的官员们进行商议。

    眼见三月各地、州、县的举人就要进京参加会试了,各方人马都调度起来了。

    涂丞相还想垂死挣扎一番,这几日,联合了秘书监的官员轮番上奏,举荐了好些“好文采”的文官,希望能在考务上插一手。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涂家一派的老臣,论资历、论声望,都是在天下读书人之中颇有声名的。

    这些人,本来对单允辛来说就是个麻烦,可大年宴上钟士元拿出来的万民血书,以及楚地涂家的累累罪行,都被单允辛变着法地传的人尽皆知,给涂丞相的美名抹上了厚厚一层污垢。

    读书人清高,自然不愿再投涂丞相门下,连带着对这些老臣们都颇为不信任,疑心他们会偏袒世家子弟。

    前些天京城四大书院的学子们联名请愿,不许涂家主理科考事宜。

    单允辛顺势而为,只说“民意不可违”,叫涂丞相气的跳脚,丞相府便又请了太医。

    眼见着丞相身子愈发不中用了,涂家的嫡公子又被陛下打发到了礼部,朝堂上的风向渐渐就有些变了,多了许多中立观望的臣子。

    单允辛端坐书案之后,手中端着白底青花缀以朱红翠色的斗彩龙纹盖碗茶杯,一手拿着蟠龙出海纹样的茶盖轻轻滤过茶沫,半阖着眼眸,悠悠地啜饮。

    “既然读书人信不过老臣,那朕便破例一回,文举交由国子司业池卿朗为主考官,另命御史大夫三人为副考官,六部的尚书右丞及尚书诸司侍郎为十八房同考官。”

    池卿朗站在近前,一闻茶香就辨认出来了,正是那日在尤听容那儿尝过的白芽孢茶。

    不过他的心思还是在政事上,拱手答应:“微臣必定竭尽全力。”

    “至于武试,董将军在京,朕便全权交由你了。”单允辛难得给了笑脸。

    对付涂丞相,董将军是愿意出力气的,单允辛自然愿意给他一些无关痛痒的甜头。

    “微臣誓不辱命!”董将军的声音铿锵有力。

    谈完了政事,朝臣们相继退下,这边张福立刻逮着这点空闲,贴着耳朵,轻声将董才人的异常一一禀告于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