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率军在楚地平叛,平叛的速度之快远超所有人的预料。

    现如今王师已经班师回朝,不日就要回到咸阳城。

    这天天色刚刚亮起,咸阳城内就开始忙碌起来。

    不少大臣早早就穿戴整齐,集结在宫城外静静等候。

    不知道过了多久,宫门缓缓打开,秦始皇的车辇便从宫城中慢慢驶出。

    一群大臣们排列有序的跟在车驾之后,朝着咸阳城外走去。

    百官相迎,这次王师还朝,阵势不可谓不大。

    浩浩荡荡的队伍,很快便来到咸阳城外。

    等到那车辇停下,众多大臣们才分列两侧,不敢有丝毫停顿。

    看着那始皇帝派出去的快骑远去,百官之首的李斯心中不免有些疑惑。

    此次百官相迎来的太过突然了一些,毕竟只是楚地平叛而已。

    当年攻灭六国的时候,这种场景或许还出现过。

    立国之后,这还是头一遭。

    就在李斯心中琢磨着其中缘由的时候,一道人影突然朝着李斯凑了过来。

    “丞相,陛下今日百官相迎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斯扭头看去,见是长史司马欣,便摇了摇头,开口道:“不知。”

    诏令下的突然,他自己还没有想明白呢,怎么给他人答复?

    再说就算是真的知道了,又为何要告诉其他人?

    司马欣见就连李斯都不清楚内情,心中不免有些惊讶,眼神瞥向秦始皇的车辇处,轻声道:“丞相,此次平叛无风无浪,除了王翦诛杀前楚余孽项梁之外,还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说着,司马欣目光落在那秦始皇车驾外的老者身上,缓缓道:“陛下连默涿都调出来了。”

    李斯顺着司马欣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那秦始皇的车驾外,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静静的矗立在车外一动不动。

    根本不是陛下身边常见的赵高,心中也是颇为无奈。

    赵高被突然拿下,贬谪到御马监做事,事发突然就连李斯自己都没有反应过来。

    至于那车驾外的老者默涿,是陛下当年在赵地为质的时候,被赵国大军从燕国俘虏到赵国的奴隶,后被安排到嬴政身边。

    是陛下归国之后,一直留在身边的老人,后被嫪毐替代。

    嫪毐被诛杀之后,又短暂的回到秦始皇的身边,后因身体原因请辞,换了赵高上位。

    如今赵高被派到御马监任职,这默涿又回到秦始皇的身边,可谓是起起伏伏,屹立不倒的存在。

    李斯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也不敢说拿默涿怎么样。

    “陛下安排自有用意,你我还是不要多言了。”

    司马欣愣了愣,随后拱手告退,撤道了一旁。

    而不远处,扶苏看着李斯和司马欣低声言语,虽然没有听到两人在说什么,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

    李斯还好,这司马欣可是日后的三秦之一。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奔来,身后黑旗飘扬。

    下一秒,那快马之后,便是一队黑线慢慢走来。

    扶苏知道,王师还朝了!

    大军前列,王翦虽然已经老了,但此刻依旧中气十足。

    等到了车驾不远处,王翦抬手示意,大军瞬间停下。

    王翦这才策马上前,到了地方之后,便翻身下马,双手高举兵符,朗声道:“末将王翦启奏陛下,楚地叛乱已平,虎符在此!”

    默涿上前小心翼翼的将王翦手中的虎符接了过来,随后折身来到车驾跟前。

    只见那秦始皇缓步走出车驾,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将那虎符接了过来,开口道:“老将军此番辛苦了,来人宣旨。”

    默涿这才上前一步,接过圣旨开始宣读起来。

    “皇帝制曰,武安侯王翦楚地平叛有功,赐万钱,封靖安君,食邑三万石!”

    圣旨刚刚宣读出来,身后的大臣们便是心中一惊,尤其是那李斯,霍然抬头看向车驾上站着的秦始皇。

    武安君高,大于‘侯’而低于‘王’。

    陛下居然封王翦为靖安君,这已经是陛下能够给最大的赏赐了!

    此时不仅仅是李斯等人感到震惊,就连那受封的王翦都是一脸惊讶。

    见王翦迟迟不肯接旨,默涿这才低声提醒了王翦一句:“王将军?”

    王翦猛地回过神来,叩首道:“陛下,此战首功乃是扶苏公子,臣……”

    “扶苏已有赏赐,老将军为国征战,这是你应得的。”

    “若是要决定有所亏欠,好好做事便可。”

    秦始皇打断了王翦的话头,让王翦心中更加惊讶不已。

    也只能双手高举过头,恭恭敬敬的接下旨意。

    心中却在琢磨着,若是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扶苏公子。

    如果没有扶苏,自己此次平叛也不会如此顺利。

    “朕已经下令宫中设宴,老将军,随朕一同乘车入宫吧。”

    随驾乘车,这赏赐不可谓不大。

    王翦心中激动之余,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这才慢慢走上秦始皇的车驾。

    一众大臣们见状,眼热之余,也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

    而熟知这次平叛内情的李斯等人却很清楚,这赏赐虽然不小,但受益最多的却并非王翦。

    朝中哪个人不知道王翦对大秦忠心耿耿,陛下重视,王翦便以性命相交。

    王翦此人在朝中最重恩情,这不是什么秘密。

    刚刚王翦所说的扶苏公子为首功之人,李斯等人当然清楚此次平叛是因为扶苏献策才如此顺利。

    现如今王翦得了这么大的功劳,过半原因是因为扶苏的缘故。

    以王翦的性子,必然是对扶苏公子感恩戴德。

    这王翦是谁?

    眼下大秦军中地位最高的一位老将,结合上最近扶苏公子对咸阳城中大秦老卒照顾有加的事情看,陛下非但没有阻止扶苏同军中之人交往,反倒是大为支持。

    这次赏赐怎么看都像是给扶苏的赏赐。

    得到军中老将们的支持,扶苏公子还有什么顾忌?

    这可是陛下亲自赏赐的!

    难不成陛下已经确定了,要在百年之后,将帝位传给扶苏公子了?

    此时,不少大臣们心中盘算着今天这件事情对朝堂的影响。

    就连李斯也第一次在心中生出了自己是不是站错队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