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吉星高照 > 第0080章 轰动全市
    第二天的上午9点,市教育局办公室就接到了市政府办公室的电话,要教育局党委书记马顺田、局长韩素贞在9点半之前赶到市政府1236房间,副市长邓云聪有紧急事宜约谈。

    马顺田、韩素贞马不停蹄地坐车赶到市政府,来到了邓云聪的办公室。

    “邓市长,我们来了。”马顺田恭恭敬敬地说。

    “邓市长好。”韩素贞也笑容灿烂。

    “好好好,老马,小韩,来来来,都坐下。”邓云聪满面春风,手里正拿着当天的《东州日报》。今天报纸的二版,就一个较大版面的新闻,第七版整版,是个一个教育专题,大标题是:《十年磨一剑,

    “老马呀,小韩,咱们教育成绩不错啊!拿了个全省的第一,虽然只是一个单项的第一,但对于市委崔书记要求我们各行各业都要争创一流,都要向宁海市看齐的指示精神,贯彻得很好嘛!”

    “邓市长,报上的内容您都看啦!”韩素贞问。

    “看啦看啦!昨天的电视新闻节目不是也播了吗?今天我也跟广电局打过招呼,让他们刻一张光盘,上午送过来,我这个分管副市长不能错过啊!老马,小韩,这《东州日报》啊不但是我看了,市委崔书记也看了,市府王市长也看了,来来来,你们瞧瞧,这是两个一把手的批示。”

    马顺田和韩素贞连忙站起来,来到邓云聪的办公桌前,这里摆着两份文件,一份是市委督查室的督查件复印件,一份是市政府督查室的督查件复印件。

    在市委督查室的督查件上,写着市委书记崔亮的批示意见:“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每个部门都要有争创一流、勇夺第一的精神,经济工作是这样,社会事业也要这样。对于方圆这样的典型人物,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以更好地激励各行各业多出先模人物,多创工作实绩。”

    在市政府督查室的督查件上,写出市长王国栋的批示意见:“市教育局的这个全省第一,虽然只是一个单项,但对于东州市来说意义重大。请云聪市长进一步了解原委,将此项成绩获得的详细情况整理好报我。”

    邓云聪在房间里来回地踱步,两手叉在腰上,一边踱一边说:“两位一把手的批示振奋人心哪!要知道,我们东州在全省17个地市里就是个中游水平,拿全省第一的机会是非常少的。虽然方圆老师的这个教学比赛第一,对于我们东州市近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绩相比,可能是沧海一粟,但我们东州市多年以来一直被好几个兄弟城市压着,想拿个第一还真是不容易。老马,小韩,结合着崔书记、王市长的批示,我谈几点意见,马上落实。”

    “好。”两个人异口同声,迅速地从包里拿出笔记本和笔,恭恭敬敬地准备记录。

    邓云聪理了理思路,语速缓慢但是坚定有力地说:“第一,迅速整理出本次获得省课一等奖第一名的全过程材料,要详细,同时要条理清楚,今天下班前报到我这里,报三份,一份给崔书记,一份给王市长,一份我也要看看。第二,教育局要考虑树立方圆老师这个典型,该提拔就提拔,该重用就重用,该奖励就奖励,更不要吝惜什么荣誉称号,以此激励全市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争创佳绩,今天下班前,把你们教育局党委研究的意见报给我一份,报给市委督查室一份,他们会呈报崔书记的。第三,把方圆个人的情况报到我这里,另外,安排时间,明后天我要见一见方圆老师,不是让他来见我,而是我要到68中去。”

    “是,我们马上办。”在教育局,马顺田和韩素贞那是顶天的官,哪个科长,哪个校长见了他们不都是谦恭有礼,就是别的局的局长副局长们也是相当的客气友善,毕竟,亲戚朋友的孩子要上个好学校,找谁也不如找马顺田和韩素贞管用,一句话就成。可到了邓云聪的办公室,两个人都如同是温顺的小学生在聆听老师的训示,全然没有了往日的威严。

    “老马,小韩,你们是不是觉得当个副市长真是轻松自在啊!我难啊!看看我分管的几项工作,教育、科技、文化,哪一样不需要财政上花钱,咱们市里的财政你们也知道,不是那么宽裕,我是经常跑王市长那里哭穷,经常伸手跟王市长要钱,好像我就是那杨白劳一样。现在,你们教育上拿了一个省里的第一,我真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受啊!”

    邓云聪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中真地是欣喜不已——看看东州市的那些部门,还有谁在全省拿到过第一?或许有,但也是凤毛麟角,谁能抢得过杭江市?谁能争得过宁海市?教育的这个率先突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也说明了我邓云聪抓教育抓出了成绩啊!7个副市长里,除了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以外,就属自己分管的工作没有钱,分管城建的、分管财税的、分管旅游的,哪个副市长用得着像自己这样跑到市长那里哭穷要钱?以后再要钱,恐怕王市长应该支持的力度会大一些吧,毕竟,教育上的成绩也好,经济发展的成绩也好,那都是他王市长的政绩啊!

    当邓云聪从自己的思绪里飘飞出来的时候,发现马顺田和韩素贞还在规规矩矩地站在那里。他笑了笑:“老马,小韩,两位大领导也不知道坐坐?好啦,马上回去落实吧。市委和市政府督查室的批件,估计已经通过金宏网传到你们教育局办公室了,回去后找出来,立刻研究部署。”

    “邓市长,我们走了呀!”马顺田说。

    “走吧,不送了。”邓云聪站在了办公桌后,微笑着冲着教育局的两个大头头摆手。

    马顺田和韩素贞一前一后,脚步轻轻地走出了邓云聪的办公室,又轻轻地带好门。马顺田说:“韩局长,真地是振奋人心啊!我当书记这9年,可从来没有市委书记的亲笔批示啊,而且一指示,还写了这么多!”

    “是啊,市长的批示也很少呢!你还记得吗?王市长几次批示与教育有关的事情,都是负面的,学生沉迷网吧三天三夜眼睛失明那件事被《东州都市报》报道后,王市长批示过;学生高考没有考上本科一批就跳水库自杀,王市长批示过,几个中学生轮奸少女,王市长批示过,我们教育局哪一次不是灰头土脸的。这一次的好成绩,的确很及时啊,我们搞的汇报课活动,搞得也很好啊!”

    “是啊,韩局长,我们回去后,马上召开教育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崔书记、王市长的批示,邓市长的指示。”

    市教育局会议室里,人头济济坐满了人。平常很少使用的党政联席会议的方式今天也用上了,除了教育局的党委成员,副局以上干部,还包括党务口的科长,行政口的科长们,还有市教研室的主任参加,两位副主任也列席。

    马顺田与韩素贞一左一右,占据着首长的位置。会场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议论着昨天的东州新闻联播,和今天的《东州日报》《东州都市报》《东州早报》,谈论着方圆。许多人的感受:就这么一点小事,有必要这么造势吗?但谁也不敢说出来。以往,马书记与韩局长考虑一致的事情还真是比较少,难得在这件事上步调一致。两个一把手不一致的时候,难做人,但如果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另外还有一个人支持;现在好么,两个人都重视这事儿,那谁要是提出反对意见,那不是痴呆就是傻瓜。

    马顺田咳嗽一声,会场慢慢安静下来。大家的目光都停留在马顺田和韩素贞的脸上。韩素贞开了口:“同志们,今天我们临时开这个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说。昨天,我们一起去听了方圆老师的汇报课,昨天的电视新闻,今天的报纸,想必大家已经看了,振奋人心哪!更让我们高兴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非常重视这件事,并作了专门的批示。现在,先请马书记把市委翟书记,市府王市长的批示给大家读一读。”

    会议室里没有别的声音,只有缭绕的烟雾。

    “同志们,现在我把市里两位一把手的批示给大家说说。市委崔书记在看了《东州日报》后,批示说,‘在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我们每个部门都要有争创一流、勇夺第一的精神,经济工作是这样,社会事业也要这样。对于方圆这样的典型人物,我们就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表扬,以更好地激励各行各业多出先模人物,多创工作实绩。’王市长的批示是这样的:‘市教育局的这个全省第一,虽然只是一个单项,但对于东州市来说意义重大。请云聪市长进一步了解原委,将此项成绩获得的详细情况整理好报我。’两个一把手同时这样表扬教育局,鼓励教育系统,在我当书记这9年还是第一次,的确是我们教育局莫大的光荣啊!不但两位一把手有了批示,分管我们教育的邓市长也作了重要指示。”

    韩素贞轻轻地咳了一声,马顺田立刻心领神会:妈的,怕我全说了,没你的机会是吧。

    “现在,我们请韩局长给大家说说邓市长的指示。”

    “好,现在我给同志们说说邓市长的指示。刚才我和马书记去邓市长办公室,邓市长表扬我们市教育局为东州市争了光,并作了重要指示。他说了三点,第一,要迅速整理出本次获得省课一等奖第一名的全过程材料,要详细,同时要条理清楚,今天下班前报到我这里,报三份,一份给崔书记,一份给王市长,一份给他。第二,教育局要考虑树立方圆老师这个典型,该提拔就提拔,该重用就重用,该奖励就奖励,更不要吝惜什么荣誉称号,以此激励全市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争创佳绩,并要求今天下班前,把教育局党委研究的意见报给他一份,报给市委翟书记一份。第三,把方圆个人的情况报到邓市长那里,并说明天或后天要到68中学见一见方圆老师。”

    “好,大家现在已经明白了市领导对此事的重视,现在我们正式开会研究,该如何贯彻落实领导的指示精神,把好事做好,把典型先模人物塑造出来。”马顺田见韩素贞说完,立刻接上话。

    会场一片沉静。翟新文不知道老师孔子田是不是在这里面起了什么作用,但想到如果这件事功能全被马顺田抢了去,万一再破格延长他的任期,岂不是麻烦?可是这件事该怎么办呢?自己现在掌握的资源怎么能让老师知道自己是在帮方圆呢?翟新文看着马顺田兴奋的样子,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也很奇怪:你不是马上就退了,还忙活个啥?翟新文觉得事情很奇怪,决定会后就把情况跟孔子田说说,听听他是什么想法。

    “好,现在我们开始研究,如何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精神,今天我们要研究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教研室的同志要把本次力争清江省第一名的过程材料准备好,请办公室把关,请邹局长把关。材料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一会儿就研究。二是市委翟书记指示要宣传和表扬有成绩的同志,邓市长指示该重用就要重用,该提拔就要提拔,今天我们也讨论讨论,看看该如何来做更符合程序,并且能够贯彻好市委市府领导的重要指示。三是明后天邓市长要去68中,接见方圆老师,与68中学的干部、教师座谈,我们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四是方圆的个人基本资料,人事科整理好,请翟局长把关,我也要亲自过目,既不能夸大,也不能过分谦虚。第四个问题,提出一个重视人才,提拔人才的初步意见,先报上去,后面党委会研究。好,现在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会开得很长,倒不是因为争论得厉害,关键是细节要考虑细致周全,不能有一点差错。会议结束后,各有关科室就分头准备去了。

    教研室的三个主任急着赶回教研室,研究材料如何写,毕竟,这里面不能光提68中学,不能光提方圆和李国强,教研室的每个领导都要提到,市局分管的邹志刚副局长亲自听过课,这个就不用说了,翟新文副局长也很关切这次比赛,当然也不能遗漏,但难就难在书记和局长谁都没参与,怎样把他们俩给加进来,可愁坏了姜大成和谢秉国,还有这个刘运堂副主任,虽然是教研室副主任,但一直都分管理科,从来没有管过文科,怎样把他的“功劳”也写进去。这个时候,大家的眼珠子全都是绿的,要是没有把他写上,那还不把你撕扯烂了,毕竟这材料要报给市委崔书记,市府王市长,邓副市长,这可都是决定着许多人命运的大员啊!

    办公室主任王兴邦先打了一个电话,告诉了杨芳说邓云陪副市长明天或后天要接见方圆,请学校做好准备。然后要了一辆车,和教育科张元庆一起,直接去了68中学。市长来可不是小事,一定要万无一失,现在去,帮着长长眼色,提个醒也是好的。

    人事科孔丽丽立即组织科室里的科员,调出方圆的档案。同时,电话也打到了68中学,让68中学也准备一份方圆的个人材料,通过市教育局政务网的OA平台,在下午2点前传到市教育局人事科。在整理方圆的档案材料时,孔丽丽这才第一次了解到:方圆是68中学唯一的教育硕士,而且是大学期间入的党,在大学的时候,他还是东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会主席。以前,孔丽丽还真是没有注意到。她马上把情况跟翟新文作了汇报。

    马顺田散会后,立即把党委副书记冯渊道、工会主席宋萍、政工科长孙红军、团委书记于雅伦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这些人都是党口的干部,而党口的荣誉先尽可能的授予给方圆,体现出党组织的关怀,后面写总结时也比较容易落笔,自己写工作自评报告时也可以加上几笔,这不能含糊。妈的,谁说我要退了就不能做一两件事,况且退不退还两说着呢!如果到9月退二线前干出点漂亮的成绩,说不定就不用退二线了,而是转到政协干个秘书长甚至政协副主席什么的,那就不用56退二线,就可以干到60啦!当政协副主席更可以干到65岁,虽然政协没有什么权,但在位一天总是在位,等有一天自己真不在位了,那一定是门可罗雀了。能跟韩素贞说自己为什么要争这个荣誉吗?能跟其他人说吗?不能,一旦自己的想法说出了口,那可真是见光死。今天的《东州日报》自己读了好几遍,除了二版的新闻提到了这次汇报课是作为教育局党员活动日之外,其他几个版面,根本就没有自己在里面,到处是韩素贞的讲话、回顾、形象,风光全被韩素贞抢去了。如果不在其他几个方面让市领导知道自己重视培养人才,不让市领导了解这成绩的取得与党委工作紧密相关,那如何能让市领导觉得自己还能干上几年,安排个政协的实缺。

    看几个副手和科长都坐好,马顺田开了口:“刚才,联席会上我提出了,可以从党口先提几个荣誉称号,授予方圆。我想了,现在就是不错的机会,宋主席,五一劳动节到了,市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里加上方圆,有困难吗?”

    “马书记,已经定了。上一次开党委会的时候,研究的人选,您在会上也同意的。”

    “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该灵活的时候就要灵活。这样,从中撤下一个,换上方圆。”马顺田不给宋萍商量的余地。

    “好吧。”宋萍开始犯起愁来,这10个人,该下谁呢?幸亏自己还没有跟学校讲谁上去了,要不然,自己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啊!

    “雅伦,五四青年节,不是要表彰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团员吗?”

    “马书记,人选早在10天都定了。”

    “刚才我不是说过吗?这人选是可以灵活变化的,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马书记,我有困难,调不了。”

    “为什么调不了?”

    于雅伦欲言又止,小声地说:“我想私下里跟您汇报。”

    马顺田一听就火了,喝斥道:“就现在说,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我们就是要摆在当面解决。”

    “马书记,”于雅伦犹豫着说,“4月30号要开表彰大会,今天已经28号了,我觉得人选已经定了,就不会变了,评上的人选我都已经都跟有关学校的领导和当事人打过招呼了。”

    “你混蛋!”马顺田觉得非常气愤,“你作为党的干部,难道不知道组织程序吗?没有公布的事情,没有形成正式公文的东西,是不能说的,难道你不知道吗?”

    “马书记,我以为就差两天,不会变了。”

    于雅伦的解释更是让马顺田怒不可遏。这个时候,谁坏了自己的事,谁就最不可原谅,况且,于雅伦的做法的确是完全违背了组织原则,指不定她得了什么好处呢!

    “小于,你这个样子做事,是容易犯大错误的,我们党组织做事,不是凭想当然,更不是凭自以为是,而是要靠严格的组织程序来做的。我们教育系统的荣誉称号,哪个不是以正式的公文为准,你自作主张,跟学校领导打招呼,跟评上的人打招呼,人家肯定觉得非常感激你,你卖了人情还讨了乖,指不定还收了人家的好处呢!”马顺田平常从来不这样说话,今天的话说得尖刻之极,于雅伦的脸腾地就红透了,她还真是吃了几次请,收了几个被评上的老师价值不菲的礼物啊!

    “马书记,我,我……”于雅伦说不出话来,心里是越想越害怕,泪哗哗地就下来了。

    “你的错误后面党委再研究,现在你先把方圆的事情处理好。回去查一查,68中学报的优秀团员,是不是方圆,马上去查,马上回来报告我。”

    于雅伦出了门,屋里的几个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清楚:于雅伦的政治前途完了。宋萍更是感到万幸:幸亏我还没有跟各学校说,这样我还有回放的余地,回去再斟酌比较一下,看看用方圆顶替谁,再让方圆补张表就可以了。唉,小于啊,你怎么会这么不赶点呢?

    “孙科长,六一节快到了,要与人事科考虑一下优秀班主任的问题,七一节也快到了,查查看,方圆是不是党员,如果是党员,看看有什么称号,把方圆考虑进去。”

    孙红军说,“好,马书记,您的指示我一定贯彻落实。”

    “另外,关于优秀人才的破格提拔问题,今天已经安排你们政工科要拟出个初步意见,抓紧时间拟好,给我过目。孙科长你要查查有关的文件,看过去有没有直接把老师提为副校长的先例,我今天就要知道。”

    “好的,马书记,我马上去办。”

    这时,门开了,于雅伦推门进来,说道:“马书记,68中学报的优秀团员候选人,还真是方圆。“

    马顺田简直被气得怒不可遏了,人家学校都推荐上了,于雅伦竟然眼睁睁地把方圆漏掉,这是简单的漏掉吗?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他没好气说:“我知道了。你回去调吧,把一个拿下来,把方圆报上去。名单拟定好了,立刻给我过目。另外,方圆是班主任,也是中队辅导员,看看方圆能不能再上一个荣誉:市优秀辅导员。”

    “马书记,这个人选也定了。”

    马顺田简直被这个榆木疙瘩脑袋的于雅伦气晕了。

    68中学从早晨开始就不宁静,有的老师看了电视,有的老师看了报纸,许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也是如此,“方圆”两个字成了许多人提得最多的两个字,有的钦佩,有的羡慕,有的嫉妒,有的仇恨,每个人的心态各有不同,但方圆无疑是在众口铄金的水深火热之中。

    齐秀云在办公室里把《东州日报》的第二版和第七版反反复复地读了好几遍,心中的怒火难以遏制:整个报道,除了为东州市教育局歌功颂德之外,杨芳和方圆,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专访的形式更是突出了两个人的“光辉”形象,而自己,作为分管教学教研的副校长,竟然在这么大的版面里一个字也没有提及,唯一提到的地方,是杨芳所说的“为了充分准备好这次省优质课比赛,全校干部、教师,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荣誉不只属于方圆,更属于68中学,属于68中学的每一位干部、教师。”

    齐秀云拿起报纸,气冲冲地推开杨芳办公室的门,把报纸往杨芳的桌上一甩,砰地一声坐在杨芳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声调很高:“老杨,我很不满意!”

    杨芳看到齐秀云气呼呼地样子,心知肚明,心中感慨:唉,都快50岁的人了,到现在还不通世事,要是把学校交给了你,还真不知道学校会搞成什么样子,看看人家姚长青,早晨读了报以后,来到办公室祝贺,表示要虚心向我杨芳学习,因为报纸上对我杨芳的专访里的许多话,都包含着深入浅出的哲理,同时,表达了要全力配合我杨芳,进一步把这件事情办好的心愿。你齐秀云呢?不就是因为报纸上没有提你的功劳吗?且不说这一次省课你齐秀云的功劳大还是小,即便大,能大得过董梅和方淑娟吗?话退一万步讲,我杨芳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的一切成绩,都是我这个法人代表的成绩,一点也不为过,你一个副校长来抢什么?

    杨芳面带微笑,说:“老齐,别上火,是不是为报纸上报道得不够客观生气啊?”

    “是啊,老杨,你看看这是怎么写的,我堂堂分管教学教研的副校长,为方圆获得省课一等奖出了多少力,这《东州日报》竟然全部抹杀,一句不提。”

    “是啊!老齐你的功劳是很大的,唉,这些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的确有失偏颇。其实我昨天已经跟记者说了,你们再采访采访我们学校分管教学的齐校长,哪知记者说,版面不够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我也没有办法啊!”

    “哼,这些臭记者,什么东西,以后再来我们68中学,我要是给他们个好脸色看,我就不姓齐!”

    “别呀,老齐,我们可以得罪很多人,就是不能得罪记者啊!哪怕他对咱们学校作了负面的报道,也不能去指责啊!我们接待记者时,对记者好一些,记者才愿意多报道报道我们学校,而且是赞美我们学校。老齐,你要是做了一把手,就会更加了解记者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

    “是啊,记者很重要,可是这一次……”齐秀云还是不依不饶。

    “老齐,这样吧,我看看后面有没有再采访的机会,如果有,就让记者多采访采访你,好不好?方圆这件事呢,我看不是一回两回就能结束的,后面肯定还会有后续的采访。”

    齐秀云觉得气顺多了。

    “老齐,还有件好事得跟你讲。”杨芳看见齐秀云脸色恢复了许多,连忙提及一个新的好消息,“今天早上,我来到办公室里,就开始接到咨询转学的家长电话,已经有十几位呢!老齐,你说这是不是一个好兆头?记者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的宣传,还真是起到了介绍68中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如果能转入一个择校的学生,我们收他一万元,如果今天夏天能转入100个学生,我们就会多一百万的办公经费呢!”

    “是吗?”齐秀云也高兴起来,“老杨,如果我们学校能增加100万的办公经费,那给老师们的奖金再多一些,老师们工作的热情会更高的。”

    “是啊,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了,学校就越办越好。那时我也退休了,新接任的学校校长也会更好干了。”

    齐秀云听得是心花怒放,嘿嘿,杨芳说得一点不错,到时候自己接管了68中学,那手头上钱花起来就宽松多了,另外还有许多人会络绎不绝地往自己家跑,带着不菲的礼品,求自己允许孩子到68中学就读,那感觉一定非常美妙!

    这时,杨芳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杨芳拿起了电话:“喂,你好,68中学。”

    “杨校长,我是王兴邦啊!明天或者后天,分管教育的邓市长要到68中学来,刚刚方圆,同时与学校干部、教师有个座谈,学校得准备准备啊!”

    “啊?邓市长要来68中学?”

    “是啊!这一次咱们68中学可为咱教育局争了光露了脸。杨校长,你知道吗?市委崔书记,市府王市长,都对方圆拿省一等奖的事情做了批示。两个一把手同时肯定教育的成绩,这在咱教育局近10年,可是头一回。我和教育科张元庆一会儿就赶到68中学,我们一起商量商量有关接待邓市长的事。学校可以先开个会,研究研究怎么准备。”

    杨芳放下电话,心中也难掩激动,她笑着对齐秀云说:“老齐,刚才你也听到了,邓市长要来咱们学校,见见方圆,同时要与干部、教师座谈。老齐,到时候座谈的时候,你这个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就可以多谈谈。邓市长来了,咱们的马书记、韩局长肯定陪同,你可得好好准备准备啊!”

    齐秀云似乎忘记了刚才因为报纸报道而产生的不快,心想:机会终于来了,可一定要把握好啊!

    “老齐,你去召集召集中层以上干部,方淑娟也参加,我们一起商量商量接待市长的事。”

    “好。”

    看着齐秀云一脸喜色地转身离去,杨芳心里暗骂了一句:“什么玩意儿,如果不是我杨芳能忍让你,你在哪所学校做副校长,还不被校长治死?”想到方圆是真地出名了,但小雅与方圆能不能成,看来是希望渺茫,杨芳的心里有些失落:这个小雅,怎么会在方圆的面前说那么消极堕落的话,方圆怎么会喜欢呢?我得想个什么法子撮合撮合他们俩呢?

    正想着,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耳边传来亲切的问候:“杨校长,祝贺你啊!真是太为你高兴,太为68中学高兴了。”

    杨芳听着声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她小心地回应:“谢谢,同喜同喜。请问,您是?”

    “我是曹本松啊!”

    “哎哟,曹科长啊,你好你好。”

    “杨校长,有件事我想问问你,你看看能不能帮助帮助我?”

    “曹科长,有什么事你尽管说,只要是我杨芳能办到的事,一定给你办好。”

    “那我就开门见山,不绕弯子了。我啊,有个外甥,在26中学教语文,今年24岁,昨天听了方圆的课以后,这个丫头就动了心思,就直接给我这个当舅舅的打电话,问一问方圆现在有女朋友了没有?哈哈,现在的女孩子,和我们那个年代真不一样了,都敢主动进攻啦!”

    杨芳的心咯噔一下,但既然问道了,也不能撒谎,毕竟,曹本松一是领导,二是人家可能也会问其他的人,如果骗了曹本松,万一他知道了,以后很多工作就不好办了,特别是他分管体育、艺术、卫生工作,虽然不是教学教研,但一样是学校非常重要的工作。

    “曹科长,方圆有没有女朋友,我不是太清楚。据我的了解,他现在好像还是把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

    “好好好!没有就好!杨校长,这就得麻烦你了,给牵个线,我作东,让两个年轻人认识认识。”

    杨芳的心里暗暗叫苦。

    在方圆忙着备课、上汇报课的几天里,方淑娟又一次在方圆并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方圆洗了积攒的脏衣服。方淑娟没有对方圆表白自己的辛苦,因为她十分清楚:当方圆发现床下的脏衣服已经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床头的时候,他心里十分清楚这是谁做的“奉献”。

    虽然因为班级有课、被安排代课的缘故,方淑娟没有机会去听方圆的汇报课,但方淑娟还是知道这件事是东州市教育系统的大事,晚上7点半的时候,赶到学校传达室。学校传达室里有一台14英寸的老彩电,是供两位值班的老人晚上消遣用的,方淑娟与传达室宋师傅友好协商,从他一直坚持看的电视频道转到了新闻综合频道。“东州新闻联播”里简短的报道之后,在东州新闻结束后的十分钟专题节目,方淑娟看到了心上人的精彩课堂片断,听到了如潮般的掌声。局长、校长、李老师、方圆分别接受采访的片断,让方淑娟感觉到杨芳的受访最让人容易接受也最有亲和力,而方圆还是有一点点拘谨,显然是经历的场合还不够多,但说的每一句话都谦虚谨慎,显示了方圆在这样的场合中没有得意忘形。

    早晨一大早,方淑娟就跑到了街头的报摊,《东州日报》《东州都市报》《东州早报》各买一份,还一并买了三个人的早餐。回到宿舍,她把盛油条和豆浆的塑料袋都挂好后,急忙把三份报纸打开,不能放过与方圆有关的任何新闻报道。一边看一边笑,这发自内心的欣喜已经随着血液流淌,温暖着方淑娟整个身体,浸润着她的心灵!如果有一天真地能得到方圆的爱情,那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了,自己一定全力支持方圆在工作上进步,在事业上发展,出谋划策,默默奉献,不让他为家庭的琐事操一点点心。同时,自己也要努力工作,争取进步,不能与方圆拉的差距太大,那样可能不失去共同语言了。当然了,只要方圆发展起来了,自己在丈夫的庇护下也做个校长、主任什么的,那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人迷离的眼神从看不清字符的报纸前重新看清一个个铅字的时候,方淑娟发现自己刚才的幻想跑得太远了,不觉轻轻地摇了摇头笑笑。方淑娟的心里有一种愈来愈强的渴望:得到方圆的心,受到方圆的爱,不能让任何其他的女孩得手,宋思思败了,孔双华、赵小雅也一样不能从自己这时夺走方圆,一定不能!

    从床上站起来,方淑娟叫醒吕小华,又敲门叫醒了疲劳作战多天的方圆。三个人在洗漱后,一起坐在方淑娟宿舍的方桌前,吃起了早餐。一边吃,方淑娟却忍不住笑意连连,惹得吕小华十分惊奇:“淑娟姐,什么事你这么高兴?”

    方淑娟拿出几份报纸,递给吕小华,说:“我为我们学校高兴,为我们的方秀才高兴。看看报,今天的报纸上登了方圆上汇报课的情况,登了杨芳校长的受访。”

    吕小华和方圆一人拿过一份,各自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吕小华“哇”“哇”地惊奇喊叫,“方哥,你太厉害了,都上报纸啦!哇,报纸上照片中的你可真帅啊!”

    方圆读的是《东州日报》,他留意到了二版的新闻,七版的专题,心中也是非常高兴。这样的机遇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遇到了,没有把握住,可能意味着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好机会了。自己用心去准备,终于大获成功。下一阶段自己该怎样做才能既在领导眼中有好印象,又在同事们中间不被排斥?方圆马上想到了孔子田,这个行政管理专业的学者、官员,应该最清楚了,找个怎样的场合再去拜会一下孔子田,让他指导一下自己。

    方圆没有忘记,认真地读了读韩素贞、杨芳、李国强接受采访的讲话内容,再读一读自己的,发现了不少欠缺的地方。虽然自己也注意把功劳都说成是领导的、大家的功劳,但读起来感觉有点假,而杨芳的受访却透着亲和力和信任感,让每一个读报的人都觉得杨芳是一个很会做校长很会为人的人。韩素贞、李国强的采访内容也不错,至少比自己是要强一大截,看来,处处留心皆学问哪!

    方淑娟看到方圆的表情如秋水般平静,忍不住问:“方圆,怎么,你不舒服吗?”

    “没有。我很好。”

    “看到今天报道里你接受专访的内容,我真是为你高兴!方圆,再接再厉,争取新的进步!”

    “嗯。谢谢你。”

    方圆没有更多的话,因为他想到了一句老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方圆觉得自己想见孔子田的愿望更强烈了——他孔子田应该能给自己指一条正确的路啊!

    吃完饭,进了教室,迎接方圆的是热烈的掌声,直到方圆走上讲台还没有停息。方圆摆了摆手,教室里才安静下来。看着学生们一个个笑得甜蜜自豪,方圆也心生感激:学生们就是好啊!葛峰从座位上站起来,朗声说道:“方老师,我们许多同学都看到了昨天的电视新闻,大家都说您在汇报课上的几个镜头都十分精彩!大家都想看看您的光辉形象呢!许多没有看到昨天新闻的同学,都急得不行。”

    “同学们,谢谢大家!昨天的电视节目,是市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党员学习日活动,其实老师我也仅仅是出了一节课而已。我觉得大家不应该把心放在这里。还记得这个周一早上班会的时候,大家与我共同许下的奋斗目标了吗?”

    “没有。”

    “对,那我们就共同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奋进。”

    又是热烈的掌声!还需要什么呢?有这样的好老师教自己班,这个目标根本不难实现!学生们几乎都是这样想,在他们的眼里,方圆真地比歌星更具有崇拜的价值!

    文若星站了起来,说道:“方老师,我爸爸有关系,等一会儿我给他打个电话,让他跟电视台的人联系联系,把昨天新闻联播和后面专访的内容搞一张光盘,我们中午在教室里给同学们播放一下吧。”

    “好!”教室里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虽然早上已经有热心的同学买了报纸,大家互相传看了,但都觉得不过瘾,还是看看电视更好些。

    方圆微笑着点头。这样的事情,硬是把它给扼杀了,反而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播放了VCD片,学生对自己更崇拜,也不是一件坏事,那必将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和自己讲话的权威。

    上完了两个班的语文课,方圆就被杨芳叫到了校长室。杨芳告诉方圆:明天或后天,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邓云聪要来68中学,接见方圆,让方圆做好准备。听到这个消息,方圆更想见见孔子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