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吉星高照 > 第0122章 办公会议
    韩素贞心里有些不舒服:这个谢秉国,当了教研室主任,就不把教育局放在眼里了吗?连送课下乡这样的事情,也不用跟局里打一声招呼吗?是,方圆的教学水平比较高,送课下乡也是一件好事,应该支持,但至少也应该跟分管教学的邹志刚和我这个一把手说一声吧。

    看到韩素贞的脸色沉了下来,姚长青和方圆两个人心都惴惴然,不知道哪一句说得不对,让局长大人不高兴了,端端正正地坐在沙发上,大气不敢出一口。

    韩素贞摸起内线,拨到了邹志刚那里。

    “邹局长吗?我是韩素贞。”

    “韩局长,有什么事?”

    “上一周,教研室组织68中学的方圆到延平县送课下乡,为什么不跟我说一声?”

    邹志刚一愣:“我没听说有这回事啊!什么时候组织的,谢秉国没有跟我汇报过这件事。”

    “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跟局里汇报,他谢秉国是不是忘记了教研室还是教育局的下设科室?”韩素贞的声音沉闷但有力度,惊得邹志刚连忙说:“韩局长,你别着急,我马上问一问。”

    “嗯,是得问一问。送课下乡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与我们教育局提出的‘城乡携手,共同发展’的均衡化战略有很大的关系。搞这样的活动,至少应该有一位副局长出席吧,至少应该请记者宣传宣传吧。现在,教研室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事情搞了,实际的效果有了,但教育宣传呢?我们的教育很需要正面的宣传,这对于在全市人民面前,在市领导那里树立正面的教育形象很重要。邹局长,你得好好问一下。”

    韩素贞挂了电话,平静一下刚才的心情,看着面面相觑的姚长青和方圆,脸上带了一点微笑:“长青,方圆,与你们无关的。”

    姚长青嚅嗫了半天,壮了壮胆,说:“局长,有句话我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说吧。”

    “关于送课下乡这件事,是教育科张科长通知的,然后延平县教育局就派了车把董校长和方圆拉走,我不知道这件事与教研室有没有关系。”

    “哦?张元庆通知的?”

    韩素贞桌上的电话响了。韩素贞拿起电话,电话里传来谢秉国诚惶诚恐的声音:“局长,关于68中学到延平送课下乡的事情,我们教研室的确是不知情。这是不是延平县教育局直接联系的68中学,不过的的确确不是教研室组织和安排的。”

    “嗯,我知道了。老谢,既然不是教研室安排的,那说明这件事与你们教研室无关,不过,以后工作中有什么新的想法、大的活动,一定要报到我这里,至少也要报到邹局长那里。”

    “是,局长。”

    挂了电话,韩素贞说:“长青,小方,没你们什么事了,你们回去吧,我再找马书记商量商量。事情是肯定要调查的,凡是抹黑我们东州教育事业的行为,一律都要清查到底,对于抹黑的人,要坚决处理。”

    姚长青站了起来,方圆立刻跟着站了起来。姚长青说:“局长,我相信组织一定会还我一个清白,让我能更好地更安心地为68中学的发展出力。”

    “历史会揭示真相的。”韩素贞的话不再肯定,也不再否定。

    从局长室出来,姚长青和方圆又分别进了马顺田、翟新刚、冯渊道的办公室,把汇报材料递上去,简要作了说明,就匆匆地离开了教育局。

    韩素贞静静地躺坐在椅背上,思考着处置这件事的方法,捎带着教育科张元庆不打招呼就安排送课下乡的事。觉得想得差不多了,她坐椅子里站起来,出门来到马顺田的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去。

    “韩局长,有什么事吗?”

    马顺田正在看姚长青给他的汇报材料。看到韩素贞进来,马顺田很随意地打了一声招呼。

    “马书记,我是来跟你商量商量关于姚长青举报信的事情。”

    韩素贞在马顺田桌前的椅子上坐下,直视着马顺田。

    “韩局长你怎么看这件事呢?”马顺田脸上挂着笑意,望着眼前这个一脸严肃的中年女子,心里话:“让你谈意见,听了你的意见再谈我的看法。我已经背了一个记过处分了,可不能因为这样的事情再出纰漏,再背一个处分,那我可就连退二线都难保住了。”

    韩素贞暗骂一声“老滑头,把皮球踢到我这里来了。”韩素贞挤出一点笑容,说:“马书记,您工作时间比我长,经验比我丰富,对这样的事情肯定有深刻的洞察力。”

    “哈哈,小韩,你什么时候学会恭维我老头子了?这封信和信里夹着的照片,大概教育局每一位局领导,每一个科室都收到了,我们有没有必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呢?”

    “当然有必要。”韩素贞回答,“不过,我个人觉得,我们两个党政一把手的意见应该先统一起来,所以我特意来向马书记您来求教来了。”

    “那韩局长你的意思是什么?”

    “好,马书记,我就先说说我的看法。”韩素贞看马顺田没有想先说的意思,心道:遇到这样的老滑头,再套也不会套出看法,还是开门见山的好。“我认为,这一封信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陷害姚长青,故意抹黑姚长青,让姚长青干不下去。只是这个抹黑的人没有想到,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还抹黑了我们东州教育事业。”

    “我也是这么想的,韩局长。”马顺田嘿嘿地笑着。

    “所以,马书记,我想跟您商量商量,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开一次教育局党委会?”

    “党委会?党委会只有9个成员参加,这一次收到信的是还有所有的科室,这些科室长们怎么参加党委会。我看,召开局长办公会正合适。”马顺田呵呵地笑着,一脸的和蔼。心里却在说:这个功劳我是不要了。假如开了党委会,最后再出一个“陈青云”,我马顺田岂不得不偿失?开行政口的局长办公会,由行政这一头来调查,即便结果证明姚长青什么事情都没有,也不算是什么功劳,毕竟那造谣的人还是给教育局抹了黑。如果处分得过重,那造谣的人再不停的上诉、信访,或者那个人再有什么后台,我可受不了。

    韩素贞心里骂了马顺田一百遍还不解恨,可人家马顺田说得也很有道理,这些科室长们都收到了信,要参加党委会,的确有些不合适。她沉吟了半天,说:“马书记,就按照您的意思,开局长办公会。现在,既然,我们都比较倾向认为姚长青是被冤枉的,那我们就得给办公会定个调子,而且还得商量商量派谁带队调查,怎么个查法,查出结果以后,怎么处理?”

    “好,做事就是应该考虑周详。”马顺田微笑着回答道。

    东州市教育局的会议室。

    市教育局科级以上的干部,在这里汇齐,一个也不缺。整个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安静得很。没有人说话,在场的人或者是抽烟,或者是喝水,或者在把玩着手中的笔。

    会议是办公室临时召集的,下午1∶30,刚刚上班的时候,许多的同志还没有从慵懒的状态中恢复过来,就要开办公会了。要求人人不准迟到,更不准请假,所有的副处以上领导,所有的科室长,全部参加。

    大家都知道办公会议自己韩素贞主政以后,会风改变了许多,所以,到1∶25的时候,会议室里的人已经集了。像约定好的似的,韩素贞在1∶29分出现在会议室的门口。她扫视了一下全场,仔细清点了一下人数,一个也不少。她满意地走进会议室,在靠首两个座位中靠左的座位坐下。刚刚坐好,马顺田也端着一杯水走了进来,冲着在座的人打了招呼:“都来了呀!好,好,好!我还没有迟到吧。”说着看看表,又抬起头说:“正好,1∶30分。”

    马顺田落座后,韩素贞就开了口:“好了,同志们,现在开始开会。会议期间的规矩大家都知道,手机关机,不准接电话。有什么事情,等会议结束了再打电话。还有谁没有关手机,现在可以关掉。”

    果然,有几个人拿出手机。会议室里此起彼伏地响起了手机关机的音乐。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的时候,韩素贞又一次扫视全场。看到大家都在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韩素贞心中有一种满足感,这是自己在当副局长的时候所感受不到的体验。她轻咳一声,开口说道:“同志们,今天我们临时开这个局长办公会议,是因为教育系统发生一件事,想必大家都已经收到了一封信,外加一张照片的匿名举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怎么处置好这件事。另外,会议的第二个议题是:科室长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需要不需要向分管领导或者是主要领导作汇报?

    大家互相看了看对方,都有些诧异:韩局长怎么提出了这样一个议题。在场的人,只有谢秉国还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什么事情都跟邹局长汇报,邹局长如果认为比较大的事或者决定不了的事情,再带着自己向韩局长汇报。不知道哪个科长,弄个送课下乡,韩局长竟然不知道,这不就惹火了韩局长。看来,说是领导宽大胸怀,也还真不见得啊!领导不高兴,常常是一件不大的事!这女人当一把手,有时更是如此。

    韩素贞继续说道:“现在,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议题:姚长青是可能真有这样的事情,还是被人诬陷遭人诽谤?大家都收到了那一封信,信的内容会上也就不念了,相片大家也都看了,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刚刚提拔的68中学的校长姚长青,另一个是68中学的办公室主任周素素。关于这个议题,分三个子题,一个是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第二个是派一个调查组去调查事实的真相,谁去?第三是结果出来以后,怎么处分有关当事人。好,先进行第一个子题,同志们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会议室里除了缭绕的烟雾,没有别的声音。看到冷了场,马顺田说道:“大家随便说说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还是一片沉寂。

    韩素贞心里有些着急,颇有深意地看了翟新刚一眼。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看翟新刚一眼,只是觉得,每每打不开局面的时候,翟新刚便会恰到好处地让自己的思路顺利地进行下去。

    翟新刚当然懂得韩素贞的意思,但如果这么轻易地开了口,那说明自己考虑问题也太不成熟,很轻率,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当然,抻一抻韩素贞,让她更焦急一些,自己再开口,更能加重自己在她心中的份量。

    会场还是一片沉默。没有副局长们开口引引路,科长们当然不太敢开口,连主管纪检工作的冯书记都不作声,自己说什么,万一惹火烧身,那可能就不是记大过的问题了,可能科长的位置都保不住。

    韩素贞看了看马顺田,马顺田就又开口说道:“会嘛,就是让大家开诚布公,有什么谈什么。其实这第一个小题目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问问大家:这封信的内容是真实的,还是捏造的,说说你的理由就可以了。”

    翟新刚回答道:“我先谈谈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抛砖引玉,不一定正确,同志们可以提出不同意见。真理越辩越明,希望我开了头以后,同志们能不辜负马书记和韩局长的期望,踊跃发言。”翟新刚又点燃了一支烟,使劲地嘬了一口,一圈烟雾在翟新刚的面前慢慢飘散,像纷飞的思绪一般。翟新刚心里想得很清楚,就是别人提出其他的意见,自己也必须坚持信是捏造的这一观点,一是姚长青已经成了自己最贴己的部下,自己必须支持他,自己对他的支持,会后自己会有人告诉姚长青,使姚长青更感激自己;二是自己手中有一份姚长青刚刚交来的汇报材料,自己也跟杨芳打过电话,根据分析,姚长青根本不可能犯事,所以不会给自己带来一点危险,自己挑头出来谈意见,只会树立自己公正无私的形象;三是韩素贞也必然感激自己每每在关键时刻帮助她解决危难,显示出友好合作的默契,相信市委组织部在征求新党委书记的人选时,韩素贞必然会推荐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吸了一口烟,翟新刚有些得意地看了看周围的那些同事。刚才他已经看出有的人想开口发言,虽然到现在为止自己还没有说出看法,只是提了个引子,但已经把别人的嘴堵上,无法先发言了。“马书记,韩局长,各位同事,我个人坚定地认为,这一封信完全是有人故意设计陷害姚长青。我谈自己的几点理由,大家分析一下,是不是在理儿。我讲五点理由:一是姚长青平常的为人老成持重,在做副校长时,与办公室主任周素素的直接接触不是特别的多,周素素主要是对杨芳校长负责。根据杨芳校长反馈的信息,她在68中六、七年,从来没有见过姚长青与周素素走得很近过。二是姚长青当校长这十几天,心思全部都用在了工作上。据了解的情况,他是天天加班,每天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经常干到八、九、十来点,没有时间谈情说爱,更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姚长青校长为了不辜负教育局领导对他的信任,忘我工作,以校为家,真地是想把68中学发展好的决心。在这期间的加班,姚长青校长主要是和刚刚提拔的副校长董梅、教导主任方圆在一起,周素素只是在前天陪着姚长青加了一天的班。周素素为什么会在这一天加班,这是因为董梅和方圆出有事出差到延平县,不在学校,也无法赶回来,在缺少其他合适的加班人手的情况下,姚长青才选择了周素素一起加班,就是这个偶然,给某些居心叵测的人提供了机会,大概这个坏人一直在等姚长青单独与其他女性相处的机会,所以我分析,假如那一天陪姚长青一起加班的不是周素素,而是其他的女老师,那另外一个女老师恐怕也会成为这一事件的女主角。所以,周素素是偶然的,而姚长青被人盯上是必然的。三是这封信的发送对象非常广泛,我们所有的局领导,还有各个科室,全部都收到。还有谁收到呢?据我从68中学了解的情况,姚长青的妻子,周素素的丈夫,也收到了这样的信。这个写信的人是惟恐天下不乱。如果走正规渠道,他应该把信直接写给纪委冯书记那里,或者直接给马书记、韩局长。现在,收到这封信的人加起来接近三十人,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写信的人就是在故意抹黑姚长青,让所有的人都知道姚长青男女关系不正常。特别是给姚长青的妻子、周素素的丈夫写信,如果是举报的话,完全不应该给他们俩写信,那写信的目的就昭然若揭了,就是希望姚长青和周素素的家属来学校闹腾,闹得越厉害越好,最好都离婚,然后市局的领导就会认定,姚长青和周素素还真是有那么一回事。这个写信的人心很坏也很毒啊!据了解,周素素的丈夫果然来到学校,还打了姚长青一巴掌,后来经过分析和了解,周素素的丈夫向姚长青道了歉。而姚长青的妻子,收到信之后,根本不相信其中的内容。坏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同志们,这个写信的人把信写给我们教育局的每一个科级以上干部,也是认为我们会相信,他是把我们这些在教育上历练这么多年的同志当作傻瓜呀!第四个理由是这封信的设计,首先它是匿名的,然后连信封都用打印机打印,看来费的功夫不少。我们信访工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对匿名举报不受理,难道这个写信的人不知道吗?他之所以这样做,恐怕不是为了怕打击报复,而是怕我们教育局的领导知道这信是谁写的,一旦了解信的内容是捏造的,那就会被处分。第五个理由是这张照片,两个同事,一男一女,在吃锅贴,这能说明什么问题。两个同事在一起吃个饭一切都很正常,能说明有男女关系问题吗?信中的内容写得是很绘声绘色,但证据呢?没有证据,就只能认定是捏造。这就是我分析的五点理由,再次说明一下,仅仅是抛砖引玉,谨供各位同事参考。”

    翟新刚说完,把眼神飘到马顺田和韩素贞那里。马顺田脸上挂着凝固的笑,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些什么,韩素贞冲着翟新刚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翟新刚继续说道:“我个人的看法,马书记、韩局长组织召开这次办公会议,是非常及时的正确的决定。两位领导开会的目的,就是要严肃地惩治教育系统的某些歪风邪气,就是要以市教育局的行政行为来保护那些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好干部,就是要把教育系统的害群之马揪出来,该怎么处分就怎么处分。作为教育局的一名副职干部,我能从马书记、韩局长身上感受到党员干部的浩然正气,我是很钦佩的。”

    翟新刚说完这些话,再扫视全场,看到众人的表情各不相同,有一眼的悔恨,大概是刚才没有早一点发言,被自己抢了先机;有一脸的鄙夷,大概是骂自己是个马屁精;还有面沉似水,看不出所以然。翟新刚心里淡然一笑:你们知道什么?在革命年代,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在和平年代,在中国特色的国度里,决定你命运的,永远不会是人民群众,而是你的顶头上司!翟新刚把脸转向马顺田和韩素贞,平静地等待两位一把手的进一步指示。

    韩素贞是很满意翟新刚的话,至少把自己开这次会的重要目的说得很明白,让大家知道知道,自己这个局长,就是要主持正义,主持公道,不能让好干部受到委屈,也不能让坏家伙继续猖狂。她看了一眼马顺田,马顺田并没有想说什么的意思,就自己开了口:“同志们,刚才翟局长分析很好啊!我也是这样想的,像姚长青这样天天加班到深夜,哪里会有时间谈情说爱,这一封匿名举报信,一看就是假的。我和马书记商量,就是要惩治一下这种嫉妒人、诬陷人、散布流言蜚语制造桃色新闻的行为,保护我们那些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好同志。现在我还想听听其他同志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会议室里这时就有许多人开始发言了。其实大家的发言与翟新刚并无太大的区别,都认为这封信的内容纯属捏造,因为里面漏洞很多。韩素贞见这么快就统一了思想,就征求了一下马顺田的意见:“马书记,您看是不是进行第二个子议题的讨论?”

    “嗯。”马顺田惜字如金。

    “好,现在我们进行第二个议题,就是谁来带队调查这件事?”韩素贞把目光投向了冯渊道。

    冯渊道低着头,装着没看见,心里却跟明镜似的:“韩素贞,风光的事儿,什么维护正义,主持公道,你都占着,具体去擦屁股的事,让我来做,你可真‘英明’啊!万一查出什么事儿来,我又得全扛着,你局长、书记是站在工作的立场来处置这件事,的确没有错,而且反应时间很快,及时处理。处理得不好,是我冯渊道的错,我本来就一个记大过处分,再来一点处分,今年的公务员考评,我看连基本称职都难,搞个不合格,再来个降级降职处理,我的老脸往哪里搁?从副处变成正科或副科长,从出门有车坐到挤公交车上下班,以后我在亲戚朋友那里还怎么抬起头。这一次呀,谁爱去谁去,反正我不去。”

    没有人知道冯渊道心里想了这样的多,但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脸上。因为冯渊道管纪检、信访工作,遇到这样的事情,由他带队来调查,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冯渊道也豁出去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你们爱怎么看就怎么看,我就当没听见,也没有看见。

    马顺田看着冯渊道的样子,心里说:“妈的,比我还胆子小。”

    韩素贞心里憋着气,却也无可奈何。副处级的干部就是市管干部,虽然自己对他们有领导权,但没有任免权。她恶狠狠地瞪了冯渊道一眼,看得周围人心里一阵紧张。整个会议室更安静了。

    翟新刚也在琢磨自己适合不适合去。盘算来盘算去,还是觉得去的益处多,既然自己有把握确信姚长青没有什么问题,那无论查得结果如何,维护正义、主持正义的形象是树立起来了,姚长青会感激自己,韩素贞也会对自己更加信任。就算是最后没有查出是谁造的谣,但至少教育局表明了一种立场:不是所有的匿名举报,局里都会相信;不是所有的匿名举报,都会产生举报人想要的效果;教育局不是那么笨蛋,对任何人的举报都轻易相信;维护姚长青的正当权利,树立他的威信,震慑这些造谣滋事的人。如果最后能查出是谁干的,那自己简直就是立了大功一件。在市教育局汇报给邓市长的汇报材料中,肯定也会有自己重重的几笔,能给对自己仕途影响至关重要的邓市长再留下正直公正、处事干练、维护大局、敢于承担责任的好印象,相信市委组织部在征求分管副市长意见的时候,邓市长应该会推荐自己来担任这个教育局的党委书记。

    翟新刚想了很多,见场上的气氛依然冷清,他朗声说道:“既然大家都很谦虚,那我来带队调查吧。”

    韩素贞很高兴,立刻接话道:“哦,翟局长愿意带调查组到68中学,很好。市局和马书记、我,都会全力支持的。翟局长,请问你有什么要求吗?”

    翟新刚说:“我很清楚我接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或许它会给我带来麻烦。但既然我们要维护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想揪出那些制造和传播谣言的教育系统的坏分子,那总是需要有人挑头干。我想大概其他同志都觉得这样的事情太小,不值得去干,我翟新刚不这么认为。刘备说得很好,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愿意代表教育局,代表马书记和韩局长,去争取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调查清楚,为某些同志挽回影响,让某些捣蛋分子受到应有的处分。”

    韩素贞显然是非常满意翟新刚的表态,这其实就是表明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他翟新刚与自己是站在一条战壕的。这个时候,韩素贞看了看马顺田,又看了看翟新刚,心想:要是翟新刚做了教育局的党委书记,不比这马顺田强一百倍?

    韩素贞望着翟新刚,继续问道:“翟局长,这一次你带调查组到68中学,准备带谁去呢?”

    “韩局长,我分管人事科,本次调查又是要调查是哪一位教师在背后写的这一封信,所以,孔科长要跟着我一起去。此外,办公室王主任、政工科孙科长,也都是合适的人选,我看有这三个帮手,那调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了。”翟新刚不急不慢地说。

    韩素贞将征求意见的目光投向这几个人,孔丽丽先表了态:“我乐意跟着翟局长去了解事实的真相。如果有教师参与这件事中,该怎样处理,我都有第一手资料,因此能够提出相对合理的处分建议。”

    孙红军说:“政工科分管干部工作,如果有干部犯了错误,我也能了解得比较清楚。”

    王兴邦说:“我没意见。”

    韩素贞见三个人都表了态,心中很高兴,也觉得翟新刚真是会选人,教育局除了冯渊道之外,再找不出第五个更适合于这件事的人选。她微笑着说:“好,三位科长辛苦一下,积极协调翟局长把事情调查清楚。现在,我们进行第三个子议题,我们准备怎样处分有关当事人?”

    马顺田看了看韩素贞,用商量的口气说道:“韩局长,关于处分有关当事人的议题,是不是可以放在翟局长调查结束之后再研究比较合适。现在虽然我们在座的许多人都认为姚长青是被陷害的,但万一姚长青真有一点问题,那怎么办?所以,我认为还是等到调查出了结果之后再来研究更合适一些。”

    副局长于胜利说:“马书记说的有道理。韩局长,等结果出来以后再研究更好。”

    韩素贞看了看一直没有发言的邹志刚,问道:“邹局长,你说呢?”

    “我没意见,现在研究也行,将来研究也好。”

    “耿局长,你呢?”

    “我也同意于局长的意思。”耿清回答。

    韩素贞又把目光落在了翟新刚的脸上。翟新刚想了想,说:“韩局长,现在研究也很好,将来结果出来研究也很好。不过,现在研究,需要研究两种不同情况,即姚长青没有错,怎么处分;姚长青犯了错,怎么处分。调查结果出来以后,只需要研究一种情况。”

    “嗯,翟局长说得有道理,那我尊重马书记、于局长、耿局长的建议,这个议题先不研究。现在,我要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科长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决策,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向领导汇报再决策的问题。本来呢,如果不发生姚长青事件,很有可能我将一直不会知道这件事,但发生了姚长青事件,姚长青为了解释自己并没有与周素素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写了一份当校长十天来的加班情况。新上任的副校长董梅、教导主任方圆一直加班,我注意到:为什么前面8天周素素没有一天加班,而只有第9天加班,我就多问了一句,后两天董梅和方圆为什么不加班?这一句话,我问出了董梅和方圆这两天到延平县送课下乡去了。我立刻打电话问邹局长,为什么送课下乡这件事不跟我汇报一下?邹局长不知道,教研室谢主任也不知道,那现在我们请知道这件事的哪位教育局领导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

    谢秉国坐在座位里,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幸亏不是我。

    教育科张元庆已经诚惶诚恐地站了起来,说话都有一点结巴了:“韩局长,这件事是我联系的。”

    “哦,张大科长,主管全市教育管理工作的张大科长,你的权力很大的嘛!”

    “局长,我当时真地以为是一件小事,是延平县教育局的原局长给我打电话,说帮助协调联系一下就成,我就给68中学的姚校长打了电话,姚校长也很痛快地答应下来……”

    韩素贞打断了张元庆的话:“一件小事?送课下乡是小事吗?在教育科也工作十多年了,难道不知道这送课下乡,与我们教育局的全局工作紧密相关吗?今年我提出了‘城乡携手,共同发展’的口号,旨在促进全市城乡教育能够均衡发展。城乡怎样携手?除了市区的学校要积极地力所能及地给予近郊县的学校一定的物质支持外,更重要的就是把城市学校中的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方式等通过送课下乡、城乡间学校手拉手互动等,带到农村,帮助县里的学校更好地感悟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使城乡学校都能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张元庆心里是既恨这个韩素贞小题大做,又恨这个姚长青出卖自己,虽然姚长青是因为那一刻被韩素贞问到董梅和方圆为什么不加班给问出来的。呆在学校里等待消息的姚长青哪里知道,自己已经把教育局算是最重要的科室之一的教育科长得罪了。

    “韩局长,这件事我的确应该向邹局长,向您汇报,是我觉悟不高,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去考虑,想事情想简单了。我检讨,会后我会把书面检讨交给您、马书记和邹局长。”张元庆太了解韩素贞的工作作风,赶紧低头认错,但心里已经把韩素贞、姚长青骂了一百遍。

    “我们党的宗旨一贯是惩前弊后,治病救人。张科长能够认识到这件事的错误,这很好。同时我也希望,其他的同志也要从张科长身上汲取教训,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拿主意。同样是科级,科长看起来权力比校长大,但实际上,学校是下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校长拥有决策权;科室是教育局的下设部门,科长并没有独立的决策权。这一次送课下乡不向我汇报的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张科长跟我作了汇报,至少应该请党报《东州日报》作一作宣传吧,这可是具有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正面的、积极的,党报也很需要这样的稿件。至少还应该请东州电视台给在《东州新闻联播》里播一播吧。我们教育局即便我和马书记不能亲自去,分管教学的邹局长应该去吧,这也体现了我们市教育局对正面的区、县教育局的重视。所以,同志们,希望大家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站在全教育局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工作责任感,凡是有利于东州教育事业发展的事情,都要高度重视,该向分管领导汇报就向分管领导汇报,该向马书记和我汇报,就向马书记和我汇报。现在,我们东州教育特别需要用一个又一个的亮点,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创新来重新塑造在全市的良好形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韩素贞对自己演讲式的讲话非常满意,对自己能够站在这样的高度去看待送课下乡事件有些自我陶醉——这就是政策水平,这就是理论高度,你们,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