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摇曳 > 第57章 揣摩领导
    县里开“两会”,驻地能用的宾馆都用上了。原则上,所有参会人员都要住宾馆的,夏枫的房间在银座广场东侧的丽都大酒店。

    晚上9点多,参加完第二次主席团会议,回到房间,感觉应该没有什么事情了,掏出手机,刚要与关丽娜联系,一个陌生电话打了进来:“夏书~记您好,我是河口镇的卞为民啊。”

    “卞书~记好,有事?”夏枫参加讨论的团就是河口镇代表团,与卞为民已经有了一面之交。

    “没什么事,想过去跟你汇报汇报思想,聊会天。”

    “好啊,过来吧。我住1507。”

    “书~记您开门,我就在您门口。”

    卞为民的功课做的够足啊。夏枫开了门,卞为民笑嘻嘻地伸过手来握手。

    客套了一番,分别坐在了圈椅上,卞为民递过烟来,夏枫说“不会”,卞为民将烟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说:“书~记不抽,我也不抽了,别熏着书~记。”

    夏枫连说“没事,你抽你的”,卞为民还是将烟收了起来。

    卞为民表现得十分自然,像是老熟人,又像是回到了家一样,夏枫就有点纳闷,dang委书~记是比较大方不错,但这卞为民竟如此放松,丝毫没有拘谨,何故?

    “夏书~记,其实,咱们早就认识。我父亲也是民丰机械厂的,与你家夏大爷是老同事,咱们都在民丰幼儿园长大,不过你上大班的时候,我才入园。”说完,卞为民认真地看着夏枫,憋着没笑。

    “哦?原来,你是卞叔叔家的......哎哟哟,那个时候,那么小,又这么多年过去了,怎么会记得嘛。”这时,卞为民才放纵地与夏枫一起笑了起来。

    卞为民的父亲是技术员,姓卞的全厂就他一个人,过去父亲经常提起,夏枫印象深刻。

    “什么时候到兴通工作来了?”夏枫关心地问。

    “大学毕业分过来的。先是在县~委办公室干了七八年,下来的时候是副书~记,以后是镇长,现在干书~记已经三年多了。”

    “家在哪里?”

    “爱人在县医院当护士长,住医院家属院,儿子刚上初一。”

    “不错不错。真没想到在这儿也能遇到儿时的朋友。”夏枫感慨道。

    二人越聊越热乎,更加亲密起来。卞为民请夏枫多提携,夏枫请卞为民多提醒,话题很快就扯到了主要领导身上。

    “这俩人关系很微妙,你这个副书~记,怪费脑筋吧?”

    “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驴不走,还是磨不转?总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吧?”

    “唐书~记,是dang委的一把手,思想理论水平高,高屋建瓴惯了,也可以理解。如果能再务实一些,再亲民一些,就好了。”

    “孟县~长呢?”

    “县~长这个人哪,还真是个干县~长的料,关键是有思路,也有魄力。懂经济,会管理,团结人,与下属在一起,一点架子也没有,私下里与我们是称兄道弟,自家人一样。去年秋天,他带着我们参加台湾的一个商贸洽谈会,晚上十点了还带着我们出去找小饭馆喝酒,六个人干了五斤多,高度的高粱酒啊,喝的是酩酊大醉。要是没有工作人员,宾馆也回不去了。”

    “真是打成一片了。”

    “是呀,哪有什么领导的架子。就是一条,不理上司。说不理领导吧?也不对,他对市里的领导也很好的,关系也不错,怎么就与直接领导搞不好关系呢?大家都不理解。”

    又谈到了其他县领导,卞为民提醒夏枫:政协主席郑仪,在兴通工作一二十年,干过乡镇dang委书~记、县~委副书~记,老班底深厚,可不是个善茬,喜欢给县里出难题,方式还很别致,要小心;人大主任滕远征是个老实人,也是个老好人,缺点是不太讲原则,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那种。

    卞为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夏枫对全县领导干部的情况有了个大概而又具体的了解。

    “你对以后有什么想法?”夏枫问。

    “临时,好像提拔还轮不到我,有两个dang委书~记资格很老了,年龄也不小了。如果有可能,离家近一些为好。河口镇,毕竟是兴通最偏远的乡镇。”

    “哦。我知道了。”

    二人又说了些家常话,谈话就进入尾声。卞为民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一个信封,放在茶几上,说“快过年了,给您买件衣服穿的,当书~记要有好行头。”

    夏枫连忙拒绝,卞为民用手紧紧捂住信封,坚定地说:“兄弟的一点心意,书~记可别不领情啊。”

    夏枫想,真要是坚决地拒绝了,可能会影响彼此刚刚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自己刚到兴通,又遇到了儿时的伙伴,也很难得,就没再坚持。将卞为民送走后,回头拿起信封,发现里面是一张银行卡,写着两万的数字和密码。

    夏枫心里一沉,无奈地摇了摇头,将卡收了起来。

    人代会的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县人大常委会、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报告都很精练,十点半就结束了,剩余时间继续讨论。

    刚到从会议中心回到宾馆,夏枫就被孙桂香盯上了,拉到一个小会议室内,请他审阅即将出版的《江平日报?兴通新闻》的报样。

    看来,小组的讨论是参加不成了,夏枫打电话给本组召集人,说了声“有事,过不去了”,算是请了假。

    现在,县级不准办报纸,原来的《兴通县报》投靠《江平日报》办起了地方版,对开四版,每周出两期,县里每年定期给《江平日报》交些费用。县“两会”期间,正好出两期。本期内容,主要以县“两会”开幕和讨论为主。

    夏枫没有办过报纸,但经常看报,对有些规则是了解的。拿过小样一掠,发现每个版面上都有七八幅照片,搞的像画报一样,五彩斑斓的,让人眼花缭乱。

    “需要这么多的照片吗?”

    “唐书~记说照片比较生动,表现力强,可以多用一些。”

    “书~记是这么说的?”

    “是的。”

    夏枫陷入沉思:唐兴德指示多用照片,必有他的用意,是什么意思呢?

    细观察头版,通栏照片是大会开幕时的场景,通栏照片下方中间位置,放的是孟有为作报告的特写照片,按常规,zf主要领导作报告的照片是要单放的。唐兴德参加活动的照片,与其他县级领导的一样,竖排在版面的右侧,只是放在了上面而已。代表、委员们的照片,放在左下角。

    夏枫猛然间明白过来,唐兴德明知孟有为作报告的单人照片必须单发,所以要求多上照片,就是要上他参加讨论的照片,而且要突出处理,不能从版面的强势上让孟有为抢了风头。

    报纸是要发到所有机关和基层组织的,“两会”专刊更有人看,影响力会大大超过平时。唐兴德真是个老狐狸,精明得很。

    然而,怎样才能突出唐兴德而又看上去不违背常规?夏枫再次陷入沉思。

    虽然没有学过报纸编辑学,但凭直觉,夏枫做出了这样的安排:把右侧讨论的几张照片全部移到左侧,唐兴德的照片配上本人参加活动的文字稿放在通栏照片下单独发,这样,既不是头条,却达到了头条的效果。总体上看,唐兴德的照片与中间孟有为的照片是平行着的,但左为上,也就突出了唐兴德。其他县级领导参加讨论的照片,弱化处理,不再突出个人。

    “其他版的照片,也不一定全都是长方形,有的可以做成椭圆形或圆形,整个版要讲究对称、美观。”夏枫进一步安排。

    夏枫说完了,发现孙桂香两个眼睛直直地看着他。

    “孙部长,我说的不对你批评指正。”夏枫谦虚地说。

    “夏书~记,全才啊,还没有什么你不懂的。”

    孙桂香让随行人员拿走了小样,“快去修改”,自己却坐下来继续与夏枫聊天,实为讨教。

    “夏书~记,我看出来了,您是足智多谋,诸葛亮式的人物,您可得多多指导。您是副书~记,我是常委,您对我是有责任的。”

    “现在是常委负责制,你可不能把你的职责往我身上推。再说,我本身的事,就够忙的了。”

    “你看你,想多了,我是诚心求教,你能看着我一个女同志,光挨书~记的熊不管吗!”

    也是。是该点拨一下这个榆木疙瘩了。

    “宣传部,很重要。宣传工作,是我dang的一项重要工作。过去讲‘组宣两部’,指的就是组织部和宣传部。哪项工作,都离不开宣传。只有宣传到位了,才能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大家才能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干工作。舆论先行的道理,就在这里。”

    孙桂香“嗯嗯”地频频点头。

    “总的原则,应该是八个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到了县级,依我看,像前段网络上说的,就四句话:上头条、下焦点,抓创建、订报刊。理论方面的研究,咱的力量怕是不行。”

    “是,是。”孙桂香更加惊讶。

    “上头条、下焦点,很重要,恐怕应该是县级宣传部门的首要任务,也是重点任务。就是要搞好正面宣传,别弄出负面新闻来。这是对整个县里来讲的,也就是要对外营造好的舆论环境。另外一点更加重要,那就是对外宣传也好,对内宣传也罢,什么时候也要突出主要领导,突出一把手。这就像打牌一样,几个小王也比不上一个大王,副副不得正。领导抓什么,想什么,咱就去宣传什么,利用一切手段,报纸、广播、电视、文艺等等。要整出动静来,要大张旗鼓,而不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毛毛糙糙的。”

    “搞宣传,我感觉光靠宣传部自身不行,得有一套机制,有一套办法,调动起全社会的积极性来,形成大宣传的格局。有些部门的工作,宣传不出去,他们也是有责任的,要定期考核,把责任压实。”

    “社会宣传,离不开载体和活动,要在县城的主要部位有大的宣传屏幕,有阵地;要经常搞大活动,轰轰烈烈地搞,形成强大声势......”

    “我的天啊,夏书~记,大才啊!”

    孙桂香佩服得五体投地,还要继续请教的,无奈已到午时,门外许多人三三两两地嚷着去吃饭了,便说:“耽误夏书~记用膳了,改天还得好好讨教。”

    二人笑着,出了小会议室,向餐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