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 第22章 一场交易
    沈拥军对周延元的成分问题其实没啥感觉。

    他长大以后读了书,有自己的一套认知,不然也不会去干投机倒把的事,更何况周延元也没害过他,没必要无缘无故讨厌别人。

    不过他家成分差是事实,沈拥军不可能叫妹子跟这种人扯上关系。

    “我是大队长家的老二,这回过来是想谢谢你救了我家喜儿。”

    沈拥军把手里提着的二合面递过去,“一点儿谢礼,收着吧。”

    周延元面色平静,“不用了。”

    沈拥军笑了笑,“不是光为了谢你,也是有事想请你帮忙。”

    “你说。”

    “我家喜儿十六岁,也是大姑娘了,落水被你救起来要是传出去肯定会对她名声有影响——你也很清楚你家啥成分,我不想多说,你懂吧?”

    周延元沉默了一秒。

    “我没想说出去。”

    “我知道,这不就来感谢你了吗?”沈拥军笑意深了两分,好像刚才提成分伤人的不是他。

    周延元又沉默了,眼睫垂下来遮住眼中情绪。

    “拿着吧,你不拿我不安心。”

    这是交易吗?

    看起来他很占便宜,只需要不说出去就行了。

    “阿玉,是谁啊?”

    老人抬高了声音喊,不敢叫周怀珠去看。

    奶奶地呼喊惊碎了周延元短暂地神游,他接过了袋子。

    “多谢。”

    “是我该谢谢你。”

    沈拥军友好地拍了拍他的肩,随后不再多话,骑着自行车离开。

    青年骑着自行车,迎着夕阳而去,洒金般的落日余晖像在为他的光明前途而添光加熠,而自己活在阴沟见不得光。

    那光也很烫。

    周延元木着脸关好门。

    老人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担心,“是谁啊?”

    周延元将袋子放上有些轻微高低不平的桌面,“没事,我给队里人帮忙,人家送的礼。”

    周怀珠欣喜地揭开看,“是面粉!”

    一年她也就能吃到一回的东西。

    老人眼中的担忧没散去,但眉眼微弯地摸着周怀珠的头,“明早给你煮面吃。”

    于桂芳说到底还是心疼闺女的,再加上闺女都还没确定好要干什么工,第二天她也就没有喊沈晚喜起床。

    沈晚喜在空间的房子地上睡得十分舒适。

    这房子里面基本上是空的,就一个简单格局而已,好在温度适宜,在地上睡一晚也不会着凉。

    她睡足醒来出了空间,立马苦着脸了。

    真热,就像出了空调房一样。

    “妈,爸走没?”

    于桂芳在收拾家里,闻言高声回:“走了,你去厨房看,锅里温了俩包子和一个鸡蛋。”

    沈晚喜洗漱完毕就去了厨房,俩包子一个猪油渣菜包,一个纯菜包。

    猪肉就是昨天沈拥军带回来的,一般这种新鲜肉家里都是直接吃了,反正过年熏腊的肉还有。

    猪油渣包子好香好香好香,比她吃过得皮薄馅儿嫩的肉汤包还叫她喜欢。

    两个吃完,胃里有了久违得满足感,看来这几天她的胃已经饿小了。

    上午没事干,她坐在院子里发呆,回想原身这种时候都是在干啥,却无奈的意识到原身以前真就是个米虫,啥也不干光吃光睡。

    于桂芳一个人忙活,也没喊她帮忙,沈晚喜起身主动帮忙去了。

    今天大嫂也去地里了,阳阳被送到大伯家,因为大伯家还有个跟阳阳一般大的娃可以一起玩,所以现在家里就她们母女二人。

    “哎呀不要你帮,你手笨。”于桂芳一脸嫌弃。

    有被打击到……

    她确实是没干过活的。

    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她没有家庭,父母都各自结了婚生了娃,谁都不愿意要她,不过还好他们给她请了个亲戚管她生活。

    那亲戚是个实在人,拿了钱啥也不叫她经手,生活也算是饭来张口的小康水平。

    后来出道了好歹是个三线,也是有自己团队的,更不可能亲力亲为了。

    “我差点忘记了,妈我昨儿给你买了东西,给大嫂送的蛤蜊油差些,我就没拿出来,免得大嫂看见多想。”

    于桂芳一听还挺惊喜,但是嘴上说:“都说你自己花嘛,还给我买,真是的!”

    沈晚喜笑着跑回房里给她拿出来了,“噔噔噔噔!雪花膏!”

    于桂芳可没用过这玩意儿啊,听说很贵,就是城里女工人也不是每个都能有的!

    “哎呀,你买这干啥,这么小一瓶又不管饱又不管暖的!”

    于桂芳还是很心疼的。

    “我妈长这么好,能把我生的好看都是你的功劳呀!一定得好好保养,以后我俩出去,都叫别人把我俩认成姐妹才好!”

    沈晚喜要想哄人,那还不是一套套的?

    于桂芳听了这话果然没有再嫌弃她浪费了,宝贝似地接过去,“那我放好去。”

    沈晚喜看着她充满快活气息的背影也开心地笑了。

    这会儿其实她挺庆幸自己穿越到了沈家,有一对宠爱她的父母,还有爱护她的两个兄长,这是她二十一世纪从没得到过的亲情。

    于桂芳出来以后更不叫她打扫卫生了。

    沈晚喜摸摸鼻子,“我去山脚看看有没有刺儿泡。”

    “别说,你昨天摘回来的好吃得很。”

    “嘻嘻,那我今天多摘点儿。”沈晚喜去厨房拿了最大的汤碗,心里有点儿惆怅。

    她需要一个装刺儿泡的容器,到时候送去县里不可能拿碗去吧?而且这碗明显不够大……

    “妈,屋里有纸箱子吗?”

    “要那干啥?”

    “我装刺儿泡呢,这个碗不够装。”

    于桂芳狐疑,“哪有那么多刺儿泡给你摘的,队里那群皮猴子早摘完了吧?”

    “我发现了个好地方啊,可多了。”

    于桂芳没怀疑,沉吟一声说:“纸箱是没有的,不过你大嫂她爸会木工活,家里有些木料,等你大嫂回来我叫她回家跟她爸说一声,给你做个木头箱子吧。”

    “行。”

    暂时就拿碗装一下吧。

    沈晚喜抱着个大汤碗去后山了。

    山上确实是有刺儿泡的,不过这是一片连绵的群山,大队的人不敢往里走,也就是在山外围摘点儿野果,打个小猎。

    木头那是绝对不敢砍的,抓点儿野鸡野兔摘点儿菌菇野菜就算了,砍树那是挖社会主义墙角。

    沈晚喜溜达一会儿,摘了个碗底儿的刺儿泡。

    也就是这会儿农忙都上工,成山遍野的刺儿泡才没叫人摘空。

    看了看四下无人,沈晚喜又躲进空间了。

    空间的刺儿泡一大片一大片的,沈晚喜心念一动,手里就飞来满捧的刺儿泡了,美滋滋地吃了会儿突然听见了空间外有声音。

    “你凭啥拔这里的草?这是我先看见的,你滚!”

    像是小孩子的声音。

    “为啥我不能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