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12章 原来吴王是这样的人
    “儿臣卖了三个县尉,三个县丞,外加一个州录事参军。”

    “多少钱一个?”

    “一千贯。”

    “钱呢?”

    “父皇请看。”

    说着,李恪便把价值七千贯的东西交给王德。

    “就这些?”

    李世民看着桌子上珠光宝气的东西,突然气笑了,孽障不光卖官鬻爵,还被人骗了,就这些顶多值两千贯!

    不对,两千贯也是卖官鬻爵……居然还被骗了,朕的脸面啊,这次要丢尽了!

    “不是不是,还有七匹马,儿臣看过的,都是极上乘的大宛龙马,比起儿臣的马好多了,雕鞍玉座,金鞭银蹬,绝对能值七千贯。”

    “可是内侍监带儿臣来的太急,那些骏马良驹还在平康坊,没有带来。”

    王德瞬间懵了,怎么还有我的锅?

    李世民点点头。

    啊……朕就说嘛,这个孽障怎么也不会犯这种错。

    不对!

    该死的李恪,又胡搅蛮缠。

    “来人!”

    “奴婢在。”

    “把这个畜生,绑在柱子上,朕今日要好好教训这个小子!”李世民噔的一下起身,握住荆杖就要下来,指着宫殿中所有人说:“谁敢去给杨妃通风报信,通通杖毙!”

    “是。”

    坏了!

    李世民急了!

    跑吧!

    李恪拔腿就跑,却听得李世民冷哼一声,随风一阵风声袭来,李恪下意识的低头,只见一根御笔从头顶飞过,正插在发髻上。

    可是躲过了头顶躲不过脚下,一块玉佩不偏不倚的砸中膝盖窝,李恪一个踉跄,摔了个狗吃屎,幸好甘露殿地毯又深又软,没有摔伤。

    “你敢再跑,你就试试你的脑袋和玉镶金谁硬!”

    玉镶金便是传国玺,四角缺一,以金补之。

    李恪琢磨了一下,黄金比玉石软,可还是比自己脑袋瓜硬多了。

    “父皇饶命……”

    说着,眼神四处搜寻。

    可大殿里除了李承乾就是王德,在没有第三个能在李世民跟前说上话的人。

    毁了毁了,穿越皇子必备的屁股垫怎么忘记准备了……可怜我的嫩臀啊。

    就在这时,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李承乾上前拦住李世民,严肃道:“父皇,儿臣以为三弟所行之事另有深意。”

    天籁之音啊!

    不过我做的事有什么深意吗?

    李恪自己也迷糊起来。

    “说!”李世民站着不动,手里攥着另一块玉佩,余光打量着李恪。

    “儿臣是这么想的,三弟身为吴王,自然不会缺七千贯。”

    谁说不缺的,孤很缺钱呀。

    谁和你和李泰似的,把李世民的小金库当自己金库用,取用一点限制都没用!

    “吴王既然不缺钱,又何必卖官鬻爵呢?”李承乾头头是道的分析道:“自古卖官鬻爵,皆是国家财力不振,有事于四方,诸如汉时输粟纳爵,乃是边地将士饥寒交迫,无可奈何,方兴此政。到了武帝年间,大兴兵戈,征讨突厥,以至国库空虚,只能再兴此例,以此不足国库亏空。”

    “自古卖官鬻爵都有私图,三弟治理安州,为何要卖官鬻爵,此事从情理上便讲不通,父皇常常教导儿臣,凡事需要再三考察才可决定,儿臣以为父皇今日,便是因怒生事。”

    “你……你还教训起你老子来了?”李世民噗嗤一笑,玉佩也放回桌上,荆杖也丢到地上,对李承乾道:“那你说说,吴王究竟有什么深意?”

    “儿臣妄言,请陛下恕罪。”

    李承乾清了清嗓子,对着李恪报以微笑。

    “儿臣窃以为,三弟此举乃是从官吏子弟入手,暗查贪赃枉法之恶徒!”

    “咦?”李世民为之一愣,又道:“说清楚一点。”

    “是,儿臣以为吴王所拟定一千贯之价,乃为区墨吏别良才。一千贯,颇为不菲,一州刺史一岁可得一千贯吗?”

    “有些可以。”李世民轻声回答道。

    有些可以,就意味着大多数是不可以的。

    也就是说,能够拿的出一千贯钱财的官吏,一定做了非法勾当。

    要么贪污,要么受贿。

    要么,二者兼有。

    同时,拿出这些钱的还不是官吏本人,而是他们的子弟。

    这就可以排出大多数本就出身豪门,家财充裕之人。

    为何?

    朕也不会给皇子一千贯的东西随身携带啊!

    这些都是朕好不容易治理天下得来的钱财,来之不易,每一文都不能乱花!

    也只有贪污得来的钱财太过轻易,才能让子弟们随意挥霍。

    这却算个办法,可以写进采访使文牒中。

    “儿臣猜,三弟定然有这些人的名姓,定有本人亲笔画押,可是如此,三弟?”

    李承乾回首问道。

    啊……这。

    因为名字太多,喝了酒,一时提笔忘字想不起来,就让他们自己写名字了。

    “是有画押,不过……”

    “这就是了,三弟做事严禁,人赃俱获,只需敕令御史台,即刻按图索骥,徇名拿人。”

    李承乾拿着写着名字的条子,一张纸交给李世民。

    原来如此,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对上。京官的吏治也该肃清了,原来恪儿去平康坊是为暗查京官吏治……唉,朕怎么变成了那种易怒之君呢?

    兵法言:王不可怒而行师。

    此语说的极妙,天子做任何事,都不能太过急切,治大国若烹小鲜,天下之大,岂有一怒而为之事?

    需知怒为败之表,自古贤明天子,无不严守本心,无喜无怒。

    “恪儿,太子所言是真的吗?”

    “不是不是,儿臣就是去玩的!”

    唉,多好的品性!

    李世民和李承乾对视一眼,明明是去暗访污吏,为了凸显太子,竟然只说去玩?

    谁去平康坊玩能抓住七只蠹虫,朕每日请他去!

    “我儿为国操劳,为父心里清楚。”李世民情深说道,走上前拍了拍李恪的肩膀,还吓得李恪下意识就是一所。

    果真是造了委屈。

    李世民不禁动容。

    “太子,拟旨。”李世民指派李承乾起草诏书,毕竟中书舍人、知制诰一个不在,只能劳烦太子殿下。

    “加吴王恪实封二千户,授扬州大都督,赐务本坊宅一座,开府。”

    “喏。”

    李承乾飞白书下,经过润色,一道骈四俪六的诏书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