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大唐咸鱼王爷 > 第56章 不干,孤绝对.
    “这……这也太少了吧!”

    李恪失望的回望马周,他从敕书堆里找到封赏自己的敕书,从头到尾看了三遍,失望透顶。

    增邑到一千五百户?

    还有左武卫大将军?

    全都是虚的啊,左武卫大将军又怎么比得上吴王?

    皇帝还不差饿兵呢,老李也太小气了吧!

    李恪一撇嘴,把敕书丢回去。

    “大王的功勋在燕然,陛下还有一封制书与大王。”

    还有完没完。

    李恪无奈的打开制书,透过骈四骊六的文字看懂内容,不禁瞠目结舌,惊道:“父皇让孤去封狼居胥?”

    “狼居胥山在哪,马长史知道吗?”

    马周笑着摆摆手,表示狼居胥山究竟在哪并不重要:“大王只要诛灭薛延陀,汇聚诸戎,即便在郁督军山封禅也可以的,后世说不定要流传吴王封郁督军的典故呢。”

    这么随意的吗?

    李恪无奈了,十几封经过中书门下的敕书送到灵州,就代表大唐朝廷的集体意志,不得不接受。

    当然,如果李恪死活不想接受,也可以学一学他的老爹,搞一场玄武门之变,自己升级成皇帝。

    “大王有何所欲,可有飞马直送御前。”

    “孤能有什么想要的呢。”

    听到马周的话,李恪瞬间变得虚伪起来,现在可是老李你求着孤打仗,孤要点好处不过分吧!

    马周微微一笑道:“臣听说吴王府财用不甚宽裕,大王或许可以向陛下索要一些赏赐。”

    嗯,果然是孤的好长史,知道孤最缺什么。

    就是缺钱呀!

    吴王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还有成群的妻妾,数不清的歌姬舞姬,几十上百匹骏马,声色犬马的腐朽生活几乎要维持不起了!

    看看人家魏王,钱财如流水,延康坊的魏王府里,入夜灯火没有一日断过,丝竹管弦之声日日不绝,花钱如流水一般,要不是李世民兜底,魏王也要坐吃山空了。

    再看看其他诸王,个个奢靡难当,就孤摊上了这样的王妃和岳父,金山银山差点被半空。

    楚娘带着侍妾们还有临时招募的账房,林林总总算了一个月,总算把账目理清,账目飞马送到灵州,李恪看到的时候,只觉气血上涌,脑子都快炸了。

    账目中赫然写着,花销最多的时王妃一家人,其次是各种莫名其妙的营建,比如李恪从没见过的假山,因为刚刚造好就被凿碎,还有从来没有出现在王府后院的亭台楼阁,永远都在建设中;第三位才是李恪的侍妾团们的花销,几十人才勉强赶上第二名的三分之一,接下来则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消费,都是些李恪从没见过,就莫名其妙消失的东西,比如来自淮南的珍米,李恪从不记得自己吃过味道有什么不同的大米,他从来都是吃宫中赏赐下的御用进贡米。

    随后则是王府的日常维持的流水开销,还有给仆役奴婢的月钱赏赐、出门的车马花销。

    而李恪自己的花销,则排在第十名。

    毕竟李恪常常住在宫中,在长安都没在王府呆过几天,能有什么花销?

    可是,即便如此,李恪还在自己头上找到好几天莫名其妙的花销,明明那几天,李恪一直在宫里,陪李世民琢磨怎么把魏征远远的轰走。

    “长史所言极是,孤的王府何止是不宽裕,简直要断炊了!”

    李恪大倒苦水,马周静静听着。

    “依长史看,孤向父皇要多少赏赐合适呢?”

    “这是大王的家事,臣不便多言。”马周干脆利落的不躺这趟浑水。

    天子的家事,哪轮得到外人多嘴的份。

    “既然如此……那孤就先要五……三千贯吧!”

    李恪犹豫一番,还是把加码腰斩一半,生怕老李不给他。

    听到李恪的喃喃自语,马周心中不禁暗叹,吴王果然清廉自守,偌大的吴王府,居然连三千贯都拿不出来了!

    看看魏王整日和士人相聚,每日靡费不知有几百贯,是多少百姓的民脂民膏啊!

    凡事就怕比较,李恪的花销绝不算少,但是和简直让人惊掉下巴的魏王李泰相比,李恪简直就是诸王之中最为清廉的!

    甚至王府的围墙都没钱修。

    吴王府就位于务本坊,朝中高官多在务本坊有宅邸,见到这破破烂烂的毛坯房,当然要派人去打听,知道这是吴王府之后,纷纷惊诧莫名,堂堂吴王竟然连王府都修不起了?

    老狐狸们当然怀疑过这是吴王在作秀,可是作秀一天容易,常年作秀就难了,大家都是邻居,稍稍用心,吴王府究竟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

    甚至吴王亲自花费王府三分之二的钱财,提前购置粮草,运抵胜州充作军粮的壮举,朝中上下多多少少知道了,知道者无不心怀敬意,再一想想魏王的奢靡,顿时就有不少年轻士人自愿投吴王门下。

    当他们来到吴王府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听说了吴王亲自招纳贤士的事,和之前吴王一日弹劾十几人,最终罢官去职,贬窜胜州一联系,妥妥是一个古今难得的贤王模板。

    清廉自守,尊贤重士,毁家纾难,刚强直谏,一个个光环从此彻底和李恪绑定起来,在长安的士人圈中,李恪彻底成为了贤王的代表人物,而与之对应的则是日费千金,乐舞终日不止的魏王。

    不用人出手,魏王李泰的贤名,一夜之间垮掉了。

    参与编纂括地志的士人,一夜之间请辞的请辞,告假的告假,转眼不剩几个人了,而吴王府前却变得门庭若市,每日都有士人来此拜访。

    吴王府的围墙,也成为了士人们打卡的必备地点,但凡有故交至京,或是家中亲族来此,一定要去吴王府瞻仰那段无钱修葺的围墙,而不知什么时候,围墙上多了一赞美吴王清白的诗,到了第二日,整个吴王府的围墙上,写满了诗!

    吴王府的仆役看到这么多士人,个个傻了眼,打也不敢打,骂也不敢骂,只能提着一桶白浆,等到士人写完,先奉上一盏吴王最喜欢的茶水,然后迅速涂抹掉。

    此举更是在士人中成了吴王无意虚名的代表,前来吴王府写诗的士人越来越多,到了最后整个务本坊的白浆都被买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