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四十一章 不欠人的感觉真好
    想着这些年的混乱和动荡,铁头婶子也叹口气,又看看方氏,突然说:“这些天我也闲着,不然来帮忙一起剥?”

    舒小秋倒没想到方氏还有这样的敏锐,看她一眼,才向铁头婶子笑说:“那感情好!”见她又有些迟疑,微笑说,“我这院子太阳好呢,婶子来帮我忙,舒杨一个人在屋子里也气闷,不怕麻烦,就带他一起来。”

    这正是铁头婶子迟疑的地方,听她说出来,立刻放心,帮她把山鸡扣筐里,兴冲冲的去了。

    方氏奇怪的问:“铁头家的来干什么?”

    舒小秋微笑说:“许是原来有事,突然又没了。”

    这几天,听说舒铁头几次往山里去,满山的找兔子抓山鸡,可什么都没抓到,想来铁头婶子是着急舒杨的身体,本想求她,可是发现能帮她干活,也就不张嘴了。

    知道付出劳动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比成天想着白要的强,至于付出和得到是不是平衡,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衡量,她也并不计较。

    第二天一早,舒小秋进了山,回来的时候,见铁头婶子背着舒杨已经上来,和方氏一起坐草席上剥榛子。

    舒小秋搬一张凌轩新做的柳条椅子给舒杨说:“你识了两年字了,这书念给我听听。”顺手塞本书给他。

    舒杨涨红了脸,嗫嚅说:“怕我认不了多少。”

    舒小秋说:“不要紧,你念就是,不认识的我告诉你。”

    她认识字很多?

    舒杨怀疑的看看她,可是想到她男人是凌轩,又有了些信心,看看书皮说:“桃花扇?”

    “嗯!”舒小秋点头,表示肯定。

    这话本看起来虽然陈旧,却也不过五六年的东西,不止用的简化字,还是翻译过的白话文。

    舒杨翻开,看到密密麻麻的字,先是有些眼晕,硬着头皮逐字去念,十个字里倒有六七个不认识的。

    舒小秋先把第一段他不认识的字念一遍,又说:“这是在讲一个故事,句子是通的,不认识字,你可以先猜这是什么字。”

    舒杨点头,想着自己的腿废了,以后只能靠读书的话,倒努力静下心去识字。

    隔一会儿,舒岳、舒卓打了柴带过来,见又抓回好几只兔子,都说不出的开心,自动去割青草喂兔子、挑水,之后一边一个坐舒杨旁边,听他念一回书上的字,再听舒小秋讲故事。

    院子里人多,舒小秋用了整只山鸡,仍然是小锅炖汤,余下的切丁,和块根一起煨熟,又加上刚刚采来的野山菇。

    香味逸出来,帮忙烧火的舒卓惊讶的问:“二姐,今天的味道和前几次不一样,是不是又加了什么?”

    吃货!

    舒小秋好笑,点头说:“嗯,今天采到些山菇,还摘到一些野山椒。”

    舒杨闻到香味,已经没有办法看书,眼睛不自觉的向这里瞄过来,不断吞口水。

    铁头婶子看在眼里,只觉得心酸,咬一咬牙,厚着脸皮没走。

    隔一会儿,山菇鸡出锅,舒小秋几个碗盛了,先给铁头婶子。

    铁头婶子闻到香味,也是吞口唾沫,却摇头说:“我一会儿家吃去,这个……给杨杨好不好?”怕她不答应,又急忙说,“少一些也好。”

    她背着儿子一起来,做活的只有她自己。

    舒小秋笑说:“哪就缺孩子一口?”碗塞到她手里,另外一碗给舒杨。

    客人先安顿了,第三碗给方氏,舒岳、舒卓已经快手快脚盛好了自己的,和舒小秋的一起端来。

    其实,山鸡不比家鸡,拔毛去掉内脏之后,已经剩不了多少东西。

    只是这个年月,大家一年到头尝不到一点肉味,现在虽然碗里还是以块根、野菜为主,可是随时能翻到的肉丁,还是让舒杨觉得是从来没吃过的美味。

    铁头婶子见儿子吃的狼吞虎咽,心里又是开心又是酸涩,把自己碗里的鸡丁不断夹他碗里去。

    是个疼孩子的。

    舒小秋暗暗点头,向铁头婶子问:“往年秋天,铁头叔都要去采麻,不知道今年还去不去?”

    铁头婶子忙问:“怎么,你想要麻?”

    舒小秋点头说:“凌轩脚上有冻伤,我想做副厚实鞋底的鞋子给他。”

    每年采麻,舒铁头都是一走好几天,本来舒杨受伤,他今年是不打算去了。可是舒杨有了求生的欲.望,又得她照顾,铁头婶子正恨不得把心肝肺都掏出来给她,听她一说,连忙点头说:“去!去!到时候拣好的细麻给你留着。”

    “好!替我谢谢铁头叔。”舒小秋微笑。

    能有她需要的东西,铁头婶子心里顿时觉得舒服许多,很快放开了说说笑笑。

    不欠人的感觉真好!

    第三天一早,舒小秋把院子留给方氏和铁头婶子,自己又带着黑狗去了镇上,直接去羊毛站。

    羊毛站里,父子两个早已经等着,让她意外的是,养羊的大叔也在。

    看到她,年轻人热情的迎上来,见她除了背篓,还提着一个包裹,笑着问:“这又是什么好吃的?”

    舒小秋笑说:“这个可不是吃的!”背篓给了他,自己把包裹打开,“这是我攒下的兔皮,想让两位师傅帮我收拾一下。”

    剥下来的野兔皮虽然清洗干净,晒干之后却是硬绑绑的,需要特殊处理过才能用,这个舒小秋不会。

    老师傅见居然有二三十张兔皮,吃惊的说:“这么多?”

    舒小秋点头:“家里靠着山里有这些才撑到现在。”

    年轻人吐吐舌头说:“前次你说能捕到很多,还以为你吹牛呢。”

    舒小秋笑笑,问:“不知道什么价?我可以用东西换。”

    年轻人迟疑一下,回头看看老师傅。

    老师傅问:“你看,兔子成不成?”

    舒小秋一愣,反问:“兔子?”

    年轻人笑说:“不瞒你,那天吃了你的兔子肉,我们特意换了一只来做,却做不出你的味道。”

    他们是手艺人,要挣到现金和各种票倒是不难,只是这几天天天惦记吃过一口的兔子肉。

    老师傅点头说:“多了也不要,就依上次的味道,你做两只兔子来,成不成?”

    “成!”舒小秋痛快的点头。

    他们用兔子肉做交易,旁边的大叔急了,忙问:“闺女,你这又少两只兔子,不知道还有几只?”

    舒小秋看着他问:“大叔是说……”

    大叔不好意思的抓抓头说:“上一次,你说要换只产奶的母羊,不知道还要不要?”

    舒小秋大喜,连忙点头说:“要!当然要!正想着,一会儿去附近村子里走走,看有谁家肯换。”

    大叔忙说:“我……我回家商量过,等羊羔断了奶,就……就换给你。”

    舒小秋很开心,连忙和大叔约定换母羊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