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三百一十一章 要自己做衣服
    说是要赚钱,但是到底是先从“吃”下手,还是先从“穿”下手,舒小秋还在犹豫,倒是周平先找上门来,兴冲冲的说:“小秋,你的画稿做成的衣裳的,我们做成样品送去沪市,很受那里的欢迎,我们每一款先做了五百件,决定销量好再加!”

    舒小秋问:“京城呢?”

    周平摇头说:“送去沪市的衣服,我们在京城也试过,还是中规中矩的更好卖一些。”说着,把几款衣服的销售数据拿给她看。

    舒小秋一页一页的翻过去,见每一页最上端贴着所用布料的布头,下边画着自己设计的画稿,下边是沪市和京城销售数据的对比,非常详细。

    舒小秋心头微动,向周平问:“现在我们厂里,都是常用的布料?”

    周平不明白她为什么突然问这句话,点头说:“是啊!”

    舒小秋问:“有没有绸缎?”

    “绸缎?”周平睁大眼睛。

    舒小秋肯定的点头:“对,绸缎!”

    周平摇头:“那东西金贵,我们不会用到……”话说到这里,眼睛突然一亮,惊讶的问,“你是说,做旗袍吗?”

    不管时代怎么变迁,在沪市,旗袍一直经久不衰,只是款式有些变化而已。

    舒小秋点头:“嗯,我是这么想。”

    周平想一想,又摇头说:“可是就算是在沪市,会穿绸缎旗袍的,也是有些身份的人。”

    “我就是想做她们的生意!”舒小秋接口。

    周平抓抓后脑,没有说话。

    舒小秋微笑说:“可是这类人,一般也不会去商场。”

    这就是周平想说的,连忙点头说:“对对!”

    而且,就是有身份的人,也不是日常穿着。

    舒小秋微笑说:“那就更好了!”

    “怎么?”周平惊讶。

    舒小秋说:“周厂长想办法帮我买一些绸缎,还有丝线……”一口气数出十几种东西。

    周平用笔记下,看看单子,疑惑的问:“你是要自己做衣服?”说着有些担心。

    如果是别人他不担心,这丫头不是和他抢饭碗吗?

    舒小秋点头:“我试试。”说完才问,“周厂长今天来,总不会只是和我说服装的销量吧?”

    周平“嘿嘿”笑几声,抓抓脑袋说,“本来,是想让你去厂里转转,顺便再想想有没有新鲜的款式,可是……”说到这里,看看手里的纸条,有些为难。

    她自己要做衣服了,恐怕就不大方便。

    舒小秋猜到他的心思,笑说:“周厂长放心,我要做的衣裳和厂里的服装不会冲突。”

    “真的?”周平这才放心,马上问,“那最近哪天有空?”

    舒小秋抱歉的说:“课程比较满,只有礼拜天有时间,或者……午饭后过去?”

    “好,明天中午我来接你!”周平答应的痛快。

    离周末还好几天呢,谁知道又会不会有别的事,夜长梦多。

    舒小秋:“……”

    怎么像是早就想好的。

    好在她本来也打算了解服装的走向,就此说定。

    送走周平,舒大春问:“怎么有服装厂,你要自己做衣服?”

    舒小秋微笑说:“服装厂的衣服,都是面向大众,每一款都是量产的,我要做就做订制。”

    “订制?”舒大春没听过这个词。

    舒小秋点头,解释说:“就是一款衣服,只做一到两件,价钱会贵很多。”

    “贵啊!”舒大春睁大眼睛,“会有人买吗?”

    “会!”舒小秋肯定的点头,趁机给她解释一些时尚、潮流的概念。

    舒大春愣愣的听着,仿佛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忍不住连连点头。

    原来,人除了温饱和生儿育女之外,还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追求。

    舒小秋见她一脸深思的样子,也不打扰,自己收拾出门,上课去了。

    第二天中午,舒小秋刚刚吃完饭,服装厂的车子就卡点停在大门口,周平风风火火的进来,接上她就走,司机连车都没下。

    服装厂也在二环外的城郊,只是和学校在不同的方向,汽车穿城而过,一路开进了厂子里。

    舒小秋下车,跟着周平先进了成衣车间。

    宽大的车间里,几十个工人正在熨烫衣服,以女性为主,看到他们进来,都向这里看来,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舒小秋奇怪的说:“怎么中午都不休息?”

    周平干咳一声,向职工们扫一眼,含糊答应一声。

    舒小秋本就是随口一问,很快注意力就落在摆好的成衣上。

    就见一排排衣架上都挂着一式的衣服,一水儿的蓝色工服,男式的四个兜,女式的两个兜。

    舒小秋问:“这蓝色工服是哪个厂子的订货?”

    周平摇头说:“就是市场上卖的,现在蓝色的比绿色的好卖一些。”

    绿色?

    舒小秋正要问,已经看到了绿色服装。

    严格一点说,是军绿色。

    这还是十年前的流行,那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年代,不要说男生,就是小姑娘,也以身穿军装,背着军用书包为荣。

    之后,国家号召抓生产,工业渐渐抬头,服饰的流行也渐渐从绿军装转向了蓝色工服。

    只是,随着经济渐渐复苏,在温饱慢慢得到保证之后,人们开始对衣服有了求新求变的心理。

    而潮流,永远是由南方兴起,渐渐向北发展,由沿海向内陆席卷。

    京城地势偏北,靠着津城,离港口不远,却又不是直接的登陆口,接受潮流的速度就晚于拥有大的港口的沪市,早于内陆其他城市。

    现在,对于京城,正处在需要一些新式服装代替蓝色工服的临界点上。

    舒小秋微微点头。

    再往里,开始出现人造棉、的确良的衬衣,颜色以白色为主偶尔有些夹着斜道或是波点的花色,看样子是已经在准备夏装了。

    波点在之后的几年,会带起一阵子流行。

    舒小秋在一排波点人造棉的短袖前停下,向周平问:“厂里所用的布料,是织染厂直接提供,还是我们向他们定制?”

    周平说:“有他们直接提供的,也有我们订制的。”

    舒小秋问:“我记着上次的司林布,我试过一款长裙,在京城没有市场吗?”

    那款裙子,她选择了最简单的线条,只有在腰带上有一些点缀,保守,却又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