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三百一十五章 学校简介
    梁书航摇头:“不一样,完全不一样。”

    李站长不信,心里打定主意,他和他带来的人都看了制作的全部过程,回头怎么都要亲自试一试,那样的话,自己县里就可以制作,可以节约运输成本。

    这是他这次来呆了这么长时间最大的目的。

    一锅作料,舒小秋足足炒半个小时,炒好离火。

    梁书航忙问:“好了?”见她点头,立刻让人把准备好的大羊骨拿来,笑说,“现宰的,刚刚运来。”

    舒小秋点头,大锅烧热,先把羊骨炝过,又再加入炒好的作料,翻炒几回加水,搅拌均匀,盖上熬煮。

    李站长惊讶的问:“用羊骨?”

    梁书航解释:“用骨头煮浓汤,汤好之后,骨头捞出来,再加肉。”

    李站长连连点头,又向身边两个助手看一眼。

    舒小秋看在眼里,微笑说:“作料的这种炒制方法,虽然费时,但是味道很好,就是平时自己家里炖肉也可以用,只是用常用的作料就好,不用这么多种。”

    李站长含糊答应。

    舒小秋向女生们问:“你们谁来试试?”

    十几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于有一个鼓起勇气,结结巴巴的说:“我……我想试试。”

    舒小秋打量她一眼,见大约十四五岁年纪,梳着两条麻花辫,衣服上细看还有补丁,只是用的布同色,手工也好,乍眼看不出来。

    看来,这孩子有一个很细心的妈妈。

    舒小秋点头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生答:“我叫习七七,开学就是七中初一的学生了。”

    习七七,七中初一,怎么像说绕口令?

    舒小秋笑起来,点头说:“好!你来试试。”把小锅的位置让给她说,“刚才我炒的,是一大锅的量,一次可以煮两只羊,你只要炒一小锅的量就好,火候是一样的。”说着,替她把作料配好。

    习七七有点紧张,锅洗好,看着里边的水变干,拿起第一份作料抖着手加进去。

    舒小秋好笑说:“别怕,它不咬人。”

    听她说的有趣,旁边几个女生笑起来,习七七只是咧了咧嘴,想着舒小秋刚才的讲述,一样一样把别的作料加进去。

    只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作料,又要控制火,又要算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舒小秋只是在旁边看着,没有插手,也没有说话。

    等习七七的作料离火,大锅里的水已经煮开,舒小秋把火压小一些,继续熬煮,这才向习七七说:“你这份,也一样加骨头煮上。”

    “啊?”习七七看看自己炒的作料,实在没什么信心。

    舒小秋笑笑,另取几块骨头给她。

    炝骨头习七七倒是做过,很快加了作料翻炒几回,再加上水。

    一口大锅,一口小锅,分两边的灶台煮着。

    舒小秋让学生找来支粉笔,在小锅旁写上习七七的名字,这才又问别的女生:“谁还来试试?”

    其余的女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都看看小锅,一下子都没人敢说话。

    梁书航忍不住说:“还是等七七这锅出来再说吧。”

    万一都炒的和他似的,那岂不是浪费?

    别说有好几块骨头,就是那作料也不便宜。

    舒小秋笑说:“刚开始做不好很正常,东西不会浪费。”见另一个小姑娘跃跃又试,又像是胆怯,立刻鼓励说,“你叫什么名字,来试试。”

    小姑娘迟疑一下,慢慢站出来,低声说:“我叫何大勇,开学也是七中初一的学生。”

    何大勇?

    这是女孩子名字?

    舒小秋只是一愣,跟着点头说:“嗯,你叫大勇,就勇敢一点,来试试。”

    见她点头,指挥她在另一个小灶上起火,也和习七七一样,自己给她配好作料。

    先有舒小秋示范,又有习七七做了一回,何大勇的把握大一点,也就没那么紧张,一步一步加作料,慢慢翻炒。

    舒小秋看着何大勇炒完,也和习七七一样,炝了羊骨加好水,嘱咐两人看着火,自己和梁书航回学校去。

    屈自豪看到舒小秋,笑说:“今天中午机器一到,梁处长就急着去请你,哪知道大春说你被周厂长接走了,还真是个大忙人。”

    舒小秋笑说:“难怪会让康晓宇传话。”在他对面坐下,顺手翻桌上的报纸,“咦”的一声说,“我们学校的介绍。”

    屈自豪点点她说:“你这丫头别装傻,不是你,逸飞怎么想得出这个主意。”

    舒小秋摇头说:“虽然我出过主意,可是没想到这么快!”

    报纸展开细看,见这片报道占去报纸半幅版面,有图有文,从建校初衷到发展前景,都面面俱到,标题下写着屈逸飞的名字。

    舒小秋微微扬眉,赞叹的说:“逸飞学长好文采。”

    不止是好文采,居然就在如实的描述里,就把她要的大饼画了出来,天衣无缝,不着痕迹。

    高手啊!

    屈自豪对儿子这点显然也很满意,微笑点头,赞叹说:“如果能像他描述,发展到那个样子就好了。”

    “一定可以!”舒小秋微笑。

    应该,还不止。

    屈逸飞所处的,毕竟只是现在这个时代,能想到的只有以后的平房变楼房,漂亮的校园,崭新的校服,职工的公寓,又哪知道几十年后学校的基础设施?

    不过,这已经足够!

    舒小秋看着下边最后一行“师资引进中”的字样,微微一笑,向屈自豪说:“往后几天,老师应该很忙,叫几个学生帮忙才好,恐怕师母也要忙段日子。”

    屈自豪看向她的目光是毫不掩饰的赞赏,点头说:“小秋,这所学校能建起来,你可是居首功!”

    舒小秋急忙摆手,笑说:“我只是出主意,来回奔波,在这里忙里忙外的,可都是老师。就是学生宿舍,也是借梁处长的光。”

    梁书航也正看报纸上的报道,听她提到自己,抬头一笑说:“你们两个互相吹捧,可不用带上我,我也是借学校的光。”

    不然,现在的厂子别说开工,就是工人都未必召的起来。

    说的两人笑起来,梁书航把报纸放下,向舒小秋说:“你说职工公寓的事,我去问过,说没有先例,不能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