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三种方案
    要自己找啊?

    这番话说出来,有人答应,有更多的人都阴了脸色,一个女人说:“梁处长,我们小老百姓,不比你们,我家一家七口,就我男人一个挣钱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哪有时间找房子?”

    “对呀,我们也是!”

    “我们也是!”

    女人一说,就有很多人附和。

    梁书航摆摆手,点头说:“就是因为这个情况,所以我们才说,要群策群力,大家不管自己要选哪一种,有空的,或是有关系的,帮忙多问,找下了,有要看房子的,总抽得出人去看看,看中看不中,给句话就成。”

    “不是给自家看,谁会那么积极?”又一个中年女人叹气。

    梁书航微笑说:“这就是划区域的意义,一个区域内,我们按百分比分配,去营房的,接受别处调配的,等自建的,必须按比例都有,就算一个区域内大家都选了其中两种,也是自己去和别的区域协调调换,都有了着落,才一起登记给钥匙。”

    “也就是说,整个区域,有一家不肯搬,整个区域就都不拆?”一个年轻人从他的大段话里找出最关键的一句。

    梁书航点头:“对!”

    年轻人不满的说:“这不是让我们邻里邻居打架?”

    梁书航连忙摆手说:“大家邻居多年,这些事慢慢商量,有没有想透的,总比我们外人好开导。”

    倒也是!

    年轻人不再说话。

    另一边,又一个年轻人问:“在这里自建,是什么房子?总要说个规格,让我们心里有数吧?”

    梁书航说:“这个我们也研究过,房子还是舒老师帮忙筹资,房子的规格就对比营房,或再做些改动,到时候也要大家一起商量。”

    “又是舒老师出资啊?”有人瞬间歪了楼,发出一声惊叹。

    “是啊,这位舒老师是什么人,这么有钱?”另一个马上被带偏。

    梁书航笑说:“舒老师不是什么有来头的人物,农村出身,靠着聪明能干,存下些积蓄,这一次,可都投在学校的房子里了。”

    全投在学校啊?

    一瞬间,大家都议论纷纷。

    梁书航点头说:“是啊,其实目前她能出的资金,并不足够拆建所有的地方,所以才想出拆建同步的法子,也是为了造福大家,还请大家互相体谅。”

    有人不解的问:“怎么,拆建同步可以省钱?”

    梁书航点头:“和块根粉厂一样,拆下的旧料,可以用来做围墙,既省工也省料,分开建,也是给她时间再筹资金。”

    这是又想给舒小秋省钱。

    屈自豪微笑。

    那天梁书航不在场,不知道凌平原资金转移的事。

    只是有前边块根粉厂的前例,这个方案居民们倒是很容易接受,就有人连连点头说:“不管最后住哪里,我们有闲的,先帮忙把危房拆了,总那么摆着,孩子们爬上爬下也不安全。”

    “对对!”立刻有人附和。

    只是,谁去住营房,谁往别处的调控,谁又等自建,已经有人纷纷议论,更有人吵了起来。

    正这个时候,有人大声喊:“快看,舒老师来了!”大家顺着那人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舒小秋正从主席台后绕过来,立刻乱纷纷的喊,“舒老师,快,你来说说。”更有一群人向她跑去。

    舒小秋知道消息一放出去,必然又是大群的人跑学校来问,下了课就赶了过来,一起来的还有下了课就闲着没事干的康晓宇。

    看到乌麻麻的人群,康晓宇吓了一跳,向舒小秋看一眼问:“这是又怎么了?”

    这一次,可是比上次堵校门的人都多。

    舒小秋无奈说:“还是为了房子。”

    为了房子?

    这学校也建了,学生宿舍也建了,块根粉厂也建了,还为了什么房子?

    康晓宇想要再问,可是那群人已经跑了过来,把舒小秋围在中间,七嘴八舌的发问,一句都听不明白说什么。

    舒小秋停住,等大家嚷一会儿,才扬声说:“大家还是先回去,我们坐下慢慢说!”

    这样乱纷纷的也确实不是办法,人群里就有人开始维持秩序,劝着大家都回去。

    大家一听,又拥着舒小秋往回走,还在乱纷纷的发问。

    康晓宇想要护在舒小秋身边,哪知道刚跟几步,就被人群挤了出来,急的他连连跳脚,又挤不进去,只好后边跟来。

    舒小秋走了屈自豪身边,连说带劝,让大家都坐下,这才问:“老师,说到哪里了?”

    屈自豪笑说:“我们研究的三种方案,梁处长已经说过,现在在说拆建的事。”

    他的话说完,立刻有人问:“舒老师,真的都由你来出钱?”

    舒小秋向声音来的方向看去,微笑说:“事情总要有人做,我能力有限,到时候还请大家帮忙。”

    还真的是她!

    大家一阵惊叹,有人问:“舒老师,你认为三种方案,哪一种最好。”

    舒小秋说:“这要看各家的具体情况,营房那里,胜在房子是现成的,情况也是了解的,搬去营房省心省力。”

    “对对!”大多数人跟着点头。

    舒小秋微笑说:“最费劲的,是第二种,要满京城去找房子,还要去房产局打听,再去相看,之后才能再跑调配。”

    “是啊,这个最麻烦!”有一个老汉连连摇头。

    舒小秋点头说:“可是第二种调配的好处,是大家可以选自己想去的地方,离娃学校近的,离工作的地方近的,或是离亲戚朋友近的。还有喜欢繁华一些的,闹中取静的,也可以往那里找去,毕竟我们这边和营房那里都比较偏僻。”

    “是啊,每天上班,骑车要大半个小时,天气好还好,天气不好,真是遭罪。”

    “我们大人遭点罪怕什么,就是孩子们辛苦。”

    ……

    一瞬间,又是议论纷纷,倒是有不少人动了心思。

    一个中年男人点头说:“这么说来,这两种各有各的好处,只要找到了,都可以马上搬家,原地自建不止还是这个地方,还要等,是最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