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五百四十章 有没有学到手艺
    舒小秋笑说:“这里有两米半,床的长度只要两米,床尾的半米做衣柜,也正好和第二张床的空间隔开。门上空间很大,只要在门的上方加一块板子,就是另一张书桌,书桌的前边做成书架。这张床的下方是窗户,靠墙再做一组柜子,窗下做卡座,既可以放东西,也可以当沙发坐。”

    四张床,是四个相叠的空间,像是屋子多出四五个平米。

    图画完,年轻人愣好一会儿,终于微微点头,向秀儿说:“要不然,就……就做这种?”

    秀儿看着小屋的图,有些心动,微微点头。

    大娘不安的问:“闺女,你这这里一块板子,那里一块板子,得要多少钱?”

    多少钱?

    舒小秋转头去看郑前。

    在舒小秋画的过程中,郑前已经按伍卫国的计算方式,把成本算了一下,向大娘说:“大娘,这两间屋子所有的,有三百就可以。”

    “三百?”大娘睁大眼睛。

    三百可不是个小数目。

    “大娘!”舒小秋看看大娘,又看看姑娘说,“刚刚秀儿说,你们本来就是要打家具的,给新媳妇儿打家具,至少一张大床,一个大衣柜,怎么也要小一百,对不对?”

    确实要用到这个数。

    大娘点头。

    舒小秋说:“可是那样,两间房是住不开的,如果另外找房子,房租要每个月出,一百块钱,最多也就一年。”

    三百块钱,也就三年的房租,往后还得再花。

    大娘点点头,可是想着一下子出三百,还是拿不定主意,只得说:“不然……不然我们等老头子回来再商量商量?”

    年轻人忙喊:“妈!”

    大娘向他眨眨眼,摇头说:“这么大的事,还是和你爹商量商量。”

    年轻人一愣,看看舒小秋,不再说话。

    舒小秋瞧在眼里,微笑说:“行,大娘和大爷再商量,做了决定,就去王府商场找郑经理,他会帮忙安排。”说完,两张纸收起来,和郑前往外走。

    大娘忙跟出来问:“闺女,那两张图能不能留下,我给老头子瞧瞧。”

    舒小秋笑着摇头说:“大娘,不好意思,我这图只能给工人师傅。”说完,转身走了。

    大娘一脸失望,回头看到年轻人,立刻说:“福子,你们刚刚看完,把它画下来,我们另外找人做,肯定能便宜好多。”

    年轻人无奈,只得边想边画,弄出两张图来。

    郑前和舒小秋出来胡同,回头看看,皱眉说:“你把所有的设计都讲的这么详细,他们一定是要找别人做的。”

    舒小秋点头说:“看大娘那意思,是这么想的。”

    “你不担心?”郑前问。

    “担心什么?”舒小秋回头看看他,笑说,“木器厂的大师傅还要琢磨一个月,普通木匠一下子又怎么能明白?更何况,这里有承重的问题,他们就算是把样子搞清楚,也架不起来。”

    上辅的承重,靠的是三角铁悍接,普通木匠也做不到。

    郑前连连点头,笑说:“怪不得你一点都不担心。”

    两人回到王府商场,见样板间已经装好,最后的木板固定,大多数角铁已经被遮住,竟然比预想的要好看很多。

    舒小秋连连点头,打开每一个地方检查,看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良,就听后边有人问:“小姑娘,这家具不错吧?如果房子小,人口多,是最合适的。”

    舒小秋回头,见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笑起来整张嘴都弯成一个半圆的弧度,看着十分和善,忍不住抿唇,点头说:“是啊,不错。”

    中年男人忙问:“考虑一下?”

    还没等舒小秋回答,后边进来的郑前就忍不住笑起来:“伍厂长,她住的可是大院子,怕用不上这些家具。”

    “伍厂长?”舒小秋惊讶,跟着笑起来,招呼说,“原来是伍厂长,我是舒小秋,幸会!”

    伍卫国一愣,也忍不住笑起来,拍拍额头说:“瞧瞧,我这可不是遇到真神都不知道磕头?”说完又连声称赞,“舒老师,早听说你的大名,想不到能有机会合作,今天才见到,真是太荣幸了!”

    早在建京城七中宿舍的时候,木器厂就支援很多课桌门窗,也有子弟在京城七中上学。后来舒小秋承建的房子,门窗也是从木器厂定制,双方早就已经有了业务来往。

    客套几句,伍卫国诚心的问:“舒老师,你看看,有哪里做的不合格的,提出来,我们再改进。”

    舒小秋笑说:“都不是外人,叫我小秋就好!”也不客气,在屋子里转一圈,指一些不是很到位的地方。

    说话的时候,又有一些人进来看,见到这样的设计,说不出的新鲜,各种询问,很快已经围了许多人。

    只是新鲜的东西,感兴趣的人多,能下决心做的人少,舒小秋停一会儿,见郑前已经能很详细的给顾客介绍,就打个招呼自己先走。

    再过半个月,天气渐渐转暖,舒小秋开始计划剩下土地的建设。

    把吴大海和任迪飞叫来,舒小秋向两个人问:“从我们建居民区,到二区,你们一直跟着帮忙,有没有学些手艺?”

    吴大海点头说:“刚开始,我们只能拉沙子、搬砖,连和水泥都不行,现在和水泥砌墙都已经能上手。”

    舒小秋问:“如果不请专门的工人,你们自己盖房子行不行?”

    吴大海仔细想想,点头说:“像我们和二区的房子都可以,楼房还没有盖过。”

    舒小秋笑说:“我暂时不盖楼房。”

    任迪飞眼睛亮亮的问:“舒老师,你是说,要把建房子的事单独交给我们?”

    舒小秋微微点头,却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说:“之前我让你们拉过几份名单,可是我从来没有问过这些人的情况,能不能说说?”说着,先把第一次拉的名单取出来。

    这是从建居民区到修桥筑堤都在的三十多个人,也是后来建二区领补贴留下的一批人。

    吴大海见她名单做了编号,解释说:“这些人年龄都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都是壮劳力,干活儿也细心,只是大多没什么文化,有些找不到活儿,有些是厂里没事情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