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七零:这个媳妇儿有点彪 > 第五百四十五章 生活充满希望
    舒小秋又是惊讶又是欣喜,连连点头说:“看来,毛线的生产,在我们那里已经形成一个体系。”

    “她把你们原来小院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中间的院墙拆掉,两间屋子用来做毛衣针,舒杨、舒岳和铁头婶子也都有自己的房间。”舒安补充。

    舒诚又说:“现在她在县里的名气可不比你小呢,原来和富宽玩的那几个人经常去帮忙,也没有人捣乱。”

    就是当初和她打架的那几个?

    舒小秋惊讶一会儿,忍不住笑起来,点头说:“想不到果果能把这几个人收了,以后真的可以独挡一面了。”又问,“她自己呢?走之前说要去上学,有没有?”

    舒诚点头:“她听你的,回去之后找田站长帮忙,在源县二小做了旁听生,虽然辛苦一些,但是很开心,也在村里报了名,说今年夏天要去试一回小学毕业考试。”

    舒小秋连连点头:“她还小呢,现在手里又有些钱,该为自己好好打算一下。”

    老家的事情问完,向屈逸飞笑说:“既然县里可以流行起织毛衣,就不会只是源县,下次和孟厂长联系,让他往别的县里试试,我们的毛衣书想来也可以多发行一些。”

    屈逸飞点头,却问:“或者,研究一些适合那边气候的毛衣织法?”

    虽然同属北方,源县比京城还是要冷很多。

    舒小秋一愣,马上点头说:“对,可以做几款把毛衣加厚的针法。”

    舒安点头说:“孟厂长也想到这个问题,琢磨再新出一些粗毛线。”

    毛线粗细不一样,毛衣针也会跟着不一样。

    大家聊着,说着,只觉得到处都是商机,生活充满希望。

    休息两天,周末的时候,几个人汇齐了王大刚和杨师傅、朱师傅,跟着舒小秋去汉水坊那边的院子。

    这院子舒安来过,还没进门,就已经看到院门的变化,扬眉问:“都是梅先生自己做的?”

    舒小秋点头说:“破损的砖瓦和木头,都是梅先生做出来,又另外请人换上去的。”

    见大门虚掩,显然是梅京先到了,带头推开门进去。

    院子里的人听到门开,都回过头来,笑着招呼。

    “傅先生,禹行,你们也来了?”舒小秋有些意外。

    傅文山笑说:“你这院子,我们可比你还熟悉。”

    梅京是他介绍来的,生怕有什么地方做不细致,就经常过来一起研究出主意。

    舒安见傅禹行只拄着一个单拐,也是说不出的欣喜,看着他的腿问:“怎么,现在没问题了?”

    傅禹行看到他也是说不出的开心,动动左腿,再动动右腿,含笑说:“已经能好好走路,只是上下台阶不是很灵活。”

    “慢慢来!”舒安笑。

    这边舒小秋已经给梅京介绍过王大刚几个人,笑说:“就是那座亭子,我不想破坏原有的韵味,只是把木亭子改成石亭子,所以还要梅先生出出主意。”

    另三个人看到这么大的院子早已经惊呆,听到她说,只能是连连点头。

    梅京立刻说:“那三位跟我去看看亭子,具体我们再琢磨。”带着三个人从一进的敞阁出去,从两个花园之间的小门过去。

    舒诚没有来过,舒小秋一行带着他一进进的慢慢看过去。

    舒大春见经过这么几个月,原来破损的门窗、屋檐都已经修补完整,斑驳的油漆也已经补过,原来衰败的景象一扫而空,处处透着古朴典雅的韵味,赞叹的说:“梅先生真是好手艺。”

    傅禹行走在她旁边,含笑说:“这些漆,也不是市面上买得到的油漆,而是梅先生专门根据原来的漆,用古法自己做的,所有的地方经过清洗,又用桐油提亮,尽力不破坏原有的韵味。”

    舒大春听的似懂非懂,另一边的屈逸飞却连连点头,感叹的说:“前些年,大肆的破坏和翻盖,许多古迹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梅先生这样的人才,可是难得。”

    舒诚走在舒小秋旁边,看着三进院子,每一进都很宽大,轻声问:“秋,你修这么大处院子做什么?”

    “当然是用来住人啊!”舒小秋微笑,“现在的院子虽说不小,可是凌轩的四叔和小姑姑回来,今年团年就有些住不开,往后人会更多,再过年可以来这里。”

    你修一处院子,就为了过年住几天?

    舒诚看看她,一下子有些接受无能。

    只不过这个妹妹自从结婚之后,每走的一步,都在他们的意料之外,而结果又都好的让人吃惊,虽然他想不透,也不再问。

    反正她的决定是没错的。

    三进院子看完,一行人从角门进了花园。

    原来花园里疯长的荒草也都已经拔干净,破损的石板路还没有来得及修补,石板缝里长出的草已经清理。

    梅京正和王大刚几个人讲解亭子,见几个人进来,迎过来问:“舒老师,这亭子还要建两层的?”

    当然!

    舒小秋点头说:“还要两层的,风格和整处院子的一致。”

    她坚持不放弃这座亭子,不是因为它的休闲功能,也不是为了造景,而是为了它独特的视野。

    梅京见她说的果断,回头看看杨、朱两位师傅。

    杨师傅摇头说:“舒老师,要建两层的亭子,别的好说,可是二层的楼板怕不好做。”

    “为什么?”舒小秋问。

    杨师傅说:“那样大的石材,虽然不是说没有,可是要雕起来,再运来,从进门到这里,怕做不到。”

    舒安问:“一定要做成整体的?”

    朱师傅带他去亭子边,指着柱子上方说:“这座亭子会垮,就是因为木板不是整的,而是用铆钉连接,铆钉用料偏软,年久朽坏,才会塌掉。”

    舒安抬头,见原来塌掉护栏的位置,连亭顶也陷下来一块,吃惊的说:“上次坏的只是护栏。”

    朱师傅说:“护栏和地板处在同一个方向,接受一样的风吹日,朽坏是一样的,只是护栏细,最先出问题而已。”

    舒安问:“石材没有办法契合连接吗?”

    朱师傅说:“木板用铆钉,石材只能用铁钉,那样就会偏于粗糙。”

    舒安不明白,跟在后边的舒小秋却听懂了,说:“可是我们之前做的滑梯,是雕了石卯契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