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唐神级选择系统 > 第六十六章 一起造反不成?
    李文武也很无奈啊,他能怎么说?

    说自己未卜先知,知道东|突厥的颉利可汗马上就要趁着大唐局势不稳的空子,提兵来犯?

    那估计说完了,就会被长孙无垢立刻当成疯话,顺便把李文武当成一个疯子来看待。

    虽说古人都很迷信,可像李世民这样的明君,是绝对不会把国家大事,民之生死寄托于一个人或者是一句话上面的。

    所以,李文武一直苦于没有办法能够自圆其说,一直到手下军士弄到了这封密函为止。

    “母亲,儿子觉得这封密函有着很高的可信性。手下的军士是将那使者迷晕以后,将密函原件誊抄了一遍,应该不会打草惊蛇。”

    “不行,这件事必须马上禀报太子。”

    说着,长孙无垢提起宫裙,等跑出老远回头喝道:“愣着干什么,跟着一起来!”

    李文武如梦初醒:“哦,是。儿子这就跟来。”

    ……

    “将负责此事的军士,都招入府中,一定要仔细询问。”

    看完了密函的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就下达了命令,这种大事他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小心谨慎,一千次也不多,更何况这种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事情了。

    “是,儿子省得。”

    “还有……算了,你去忙吧。”

    见李世民有些犹豫,李文武眼珠一转,抱拳道:“儿子明白了,请父王放心。”

    “哎,这个文武啊,办事也是有些不太妥当。直接命人将那突厥使者杀死,不就可以截断和东|突厥的联系了吗?”

    “观音婢,这也不能怪他啊。只有千里捉贼,可没有千日防贼的。万一对方是派了很多使者呢?”

    “嘻嘻,原来您已经想到了,那臣妾自然就不必多说了。臣妾还担心……”

    “担心什么?担心我会责怪他?你啊,是越来越把文武当成自己的亲儿子看待了。”

    “瞧您这话说的,臣妾早就这样想了。”

    离开了书房,李文武转身就回了自己的小院,取了一些东西后,随即带着高酋和高手离开了王府,前往京兆府。

    集贤坊。

    此时正值酷暑,大街上根本没有几个人,唯有那枝干虬结大树的阴凉之下,聚集着十几名闲汉。

    这些闲汉都是本坊的居民,无所事事,每天都在这里聊天打屁,打发时间。

    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了巷子口,两个孔武有力的大汉随着一名锦服少年向着闲汉们走了过来,在他们面前停住了脚步。

    看到他们靠近,闲汉的警觉不由得提高了。

    其中一个汉子起身叉手道:“三位可是有事?”

    “没错,我听说,你们这些人只要钱给的足够多,什么事都能做?”

    汉子迟疑了一下:“贵人说笑了,某和这些兄弟不过是仗着有几分蛮力,给人做苦力换口饭吃罢了。违背律例的事情,我们可是不敢做的。”

    说是不敢做,可又没说绝对不能做,关键还是得看money!

    “放心,绝不是什么打打杀杀的事情,这是五贯钱,拿好了。”

    少年使了个眼色,身边的大汉将五串亮闪闪的开元通宝丢在了汉子的面前。

    汉子对地上的钱看都没看:“不知道贵人要某做什么?”

    这五贯钱足够他和兄弟们赚上一整年的了,而且都未必能赚到,此时却如此轻易的摆在自己面前,那少年的要求一定是极为苛刻。

    “我说了,这件事不难,唯一要求的就是时间。明天一定要给我办妥了。这五贯钱只是订金,事成之后,还有三十贯。还有这五十贯钱,让你去上下打点。”

    锦服少年自然就是李文武了,而他这次的目标,就是这些被人称作市井儿的长安地头蛇。

    “我已经打听过了,你是这十二坊中最有名的游侠。只不过我有一事不明,为什么你就这几个手下?”

    看汉子身边的人,也就十来个而已,难道他就是靠这十几人称霸了长安的地下世界?

    “要那么多人干什么?兵在精而不在多,不瞒贵人,某这些兄弟人数虽少,可却能抵挡住十倍的敌人。”

    汉子的话,李文武相信——京兆府尹已经说明了,这个席大虫就是长安十二坊中,活得最久的市井儿。

    能活得这么久,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行,我相信你的话。我要你做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发动你最大的能力,找到最多的人,然后明天去到这个地方。”

    当听到李文武说出的地名和其他要求后,席大虫的瞳孔骤然收缩。

    ……

    第二天一早,坊门才刚刚打开,就有数千人从长安各坊市汇集到了一起。

    这些人三教九流,士农工商,无所不包,而且领头的还是年轻士子,看服色应该是朝中大臣的子侄。

    这些人在有心人的率领和引导之下,来到了秦王府的门前。

    秦王府守门的士兵哪里见过这种阵仗,一个个刀出鞘,弓上弦,对准了这些人,摆出了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来。

    统领这些士兵的旅帅手持钢刀大喝道:“尔等这些人聚集于此,难道是想要造反不成?”

    说罢,他就见到领头的一个大汉一挥手臂,顿时横幅竖起,人群中也开始呼喊口号。

    “恭请太子殿下,登基称帝。”

    随着这一声口号响起,数千人如同被风吹到的麦田一般,纷纷跪倒在地。

    领头的士子高举一封书信,大喊道:“某率长安官民、各地百姓共计两千八百余人,联名上书请|愿,恭请太子殿下,顺从天心民意,登基称帝!”

    那旅帅收刀入鞘,接过了书信:“尔等在这里等候,不可妄动。”

    说完,匆匆的将书信递入了王府之中。

    此时李世民正和长孙无垢商谈李文武的事情。

    “夫君,文武那孩子是不是担心功高震主,所以才这样做的?”

    因为没有外人在,长孙无垢说话也随意了一些。

    李世民摇了摇头:“不像,如果文武他真的担心这个,那不是更应该去齐地或者蜀地就藩吗?反而要前往军中效力,观音婢,难道你会以为知节他们会和文武一起造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