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玄幻魔法 > 重生八零:被硬汉老公撩到颤抖 > 第44章 闷声发大财
    魏建军跟一位穿蓝色制服,袖子上戴着一个写着“管理员”袖章的人挤过来的时候,孟竹影已经卖光了一车蒜黄。

    魏建军目瞪口呆。

    车子周围,还有一堆人嚷着问她还有吗,什么时候再拉来……

    孟竹影高声跟大伙说:“有有有,我地里还有几千斤呢,明天一早我准拉来,没买上的明天来等我就是了!”

    真能吹牛。魏建军暗笑。

    等那些买菜的人四散走后,一个人走了过来,他急切的跟孟竹影说:“妹子,我是这个市场里最大的菜贩子,你地里还有多少蒜黄,我统统要了。”

    孟竹影笑笑说:“大哥,您口气真不小,不过卖谁不是卖呀,您全要我当然愿意了,价钱咱谈一下吧。”

    那位菜贩子说:“妹子,你当然得给我丢点利润不是,你看,你零卖的是2毛五一斤,我全要,你给我我2毛钱一斤咋样?”

    “可以,不过你得去我地里拉。”魏建军过来搭话。

    孟竹影看着丈夫得意的一笑,跟那位菜贩子说:“这位是我爱人,他说了算。”

    菜贩子沉吟一下,豪气的说:“行,就这么办,那咱现在就回你地里拉吧,有多少我要多少。”

    “好嘞,这就走。”孟竹影爽快答应。

    这事多美呀。

    那菜贩子回去安排车辆了,魏建军跟媳妇介绍那个人,“竹影,这位是我的战友小王,他是这个菜市场的管理员。”

    又跟那人说:“这位就是你嫂子。”

    “嫂子,你真漂亮!”小王由衷的夸赞。

    孟竹影笑着说:“谢谢你的夸奖,以后我们种菜了,不少麻烦你。”

    小王拍拍胸脯说:“嫂子,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这里我说了算,你们来卖菜,我给安排最好的摊位,还免费呵呵呵。”

    孟竹影连声说“那多不好意思”其实心里美死了。

    魏建军拍拍小王的肩膀说:“小王,你看,我出去找你这么大会,你嫂子就把一车蒜黄卖光了,还把地里的都推销出去了,今天就用不着你的免费摊位了。”

    小王喜气洋洋的看着孟竹影说:“嫂子真能干,魏连长……哦,魏哥真娶了个好媳妇,你们真是天生一对啊!”

    魏建军看那个菜贩子开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过来了,就对小王说:“人家来了,你过去帮吧,我们回家了。”

    小王恭敬的说:“哎好嘞,魏哥,以后不忙了就来找我玩儿,咱唠唠,我可想你了。”

    魏建军冲他挥挥手,他就跟孟竹影招呼一声走了。

    菜贩子到了他们的暖棚一看有些失望:“大妹子,你说地里有几千斤,哪有啊?”

    孟竹影指指旁边一个暖棚说:“那里面也是,长起就有几千斤呀,还有,这茬蒜黄割了,下一茬不到一个月就又发出来了。我们就要再挖一个大暖棚,有你拉不完的蒜黄。”

    那个菜贩子才高兴了,跟两名工人帮着两口子一起割蒜黄,打捆,过了称后付了钱欢欢喜喜的拉着走了。

    孟竹影把一棚蒜黄卖的185块钱递到婆婆手里的时候,曹氏差点吓晕了:这钱也太好挣了……

    “建军,竹影,你俩跟年说实话,这钱都是你们卖蒜黄挣的?”

    孟竹影跟魏建军笑抽了,“娘,我们又不会造钱,不是卖蒜黄哪弄来的呀……”

    曹氏看着堆在院子里的一大垛蒜黄,嘴里喃喃的说:“当初你们往家一车一车拉大蒜的时候,我心里还笑你们傻呢,人家不要的东西你们拉回家来,不是傻是啥?原来,是娘傻呀!”

    孟竹影笑着说:“娘,您可别这么说,那人家柳林村人扔大蒜岂不是更傻。”

    曹氏猛地一惊,伸手关上了屋门,板着脸嘱咐儿子跟儿媳:“你俩呀,记着,可不能让人家知道咱赚钱了,人家当初扔大蒜的人不愿意咱咋办?”

    魏建军跟孟竹影哈哈大笑,魏建军说:“娘,这个您别怕,咱是从沟子里捡的,又不是从他家拉的,他们没理由不愿意咱们呢。不过娘说不让人知道咱赚钱是对的,咱得闷声发大财。”

    孟竹影欢欣雀跃的说:“对对对,咱得闷声发大财。”

    但是,当他们又召集村里壮劳力挖第三个暖棚的时候,村里人都炸了,这明显是魏建军两口子赚钱了呗。

    当初他们挖暖棚种大蒜村人还都背地里笑,都不信他们冬天能种出庄稼来,就算他们能种活大蒜,那又能咋样,大蒜倒了都没人要。

    如今,大伙在给他们挖暖棚的时候,就纷纷打听起来……

    魏建军敷衍过去,可大伙心里痒痒呀,好在马上就要过年,大伙的心思都在过年上,家家也开始准备年货,把对他家暖棚的好奇心压下去了。

    这个年代的人虽然穷,但是对过年特别注重,从进入腊月就从心里开始忙年,到了二十就当真准备过年了。

    就在腊月26,魏建军家又一棚暖棚的蒜黄该出棚了。

    过年嘛,任何东西都涨价,孟竹影跟丈夫商议,他们的蒜黄也得趁机卖高价,给菜贩子也得3毛钱一斤,他们要嫌贵就自己去市场卖。

    但是,他们并没有给事先订好的卷烟厂和纺纱厂食堂涨价,还是2毛钱供给他们。

    做生意当然图挣钱,但是也得讲义气和诚信。

    菜贩子也想过年大赚一笔,毫不犹豫的答应了3毛一斤的价格,要买下他们一暖棚的蒜黄。孟竹影却说:“我们不能把这一暖棚都卖给你们,我们得留点吃呀。”

    “你们能吃多少呀,留个三五斤就行。”菜贩子说。

    孟竹影摇头:“我们得留三五十斤。”

    三五十斤也不宽裕,小两口把蒜黄打捆,送给一个胡同里邻居们还有近门子一家一捆,还给那些帮他家挖蒜黄的村人一家一捆,当然,还有亲戚们也不能少。

    过年了,让他们都尝尝鲜儿。

    这天,两口子把几捆蒜黄装在骡车里,赶着去两个姐姐家送。

    先到了大姐家,大姐看到这鲜嫩的蒜黄自然喜不自胜,但还是心疼的跟弟弟弟媳说:“看看你俩又送来了,大姐早就尝过了,不如卖个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