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冲喜医妃超旺夫 > 第79章 一鼓作气
    秦思妩只觉得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便想藏起自己的大拇指,但又硬生生忍住了。

    这时候把手指藏起来,只能说明她心虚。

    她再次看向秦窈,目光中带上了一丝警惕和审视。

    秦窈一再提及血缘问题,真的只是在发泄对小冯氏的不满吗?还是说,她觉察到了什么?

    秦思妩谨慎地没有立刻解释或反驳。

    她要先弄清楚秦窈都知道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应对,于是问秦窈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秦窈道:“我的意思是,你看起来比我更像冯夫人的亲女儿,你说,当初会不会有人把本该送去乡下的孩子给掉包了?”

    秦思妩和小冯氏的脸色均是猛地一变。

    秦思妩勉强还能维持镇定,小冯氏却脚下一软,人踉跄了一下,但她很快又为自己的失态找到了借口。

    她指着秦窈怒声道:“越说越离谱了!我看你是做了平王妃,就看不上秦家,不想认秦家这门亲戚了吧!”

    因为心虚,她以为秦窈是在暗指,是她把秦窈和秦思妩给调换了。

    却不知,秦窈是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引她心虚害怕的。

    看着她色厉内荏的样子,秦窈这才接着说道:“夫人觉得离谱,我却觉得大有可能。

    “刚出生的婴儿如此脆弱,便被舟车劳顿地送往乡下,一个照顾不周,就可能在路上夭折。届时,护送的人会不会怕被秦家追究,随意在路上抱来一个女婴充数?

    “就算孩子能平平安安地到达冯家,在她长成之前,还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大灾小难,或许只是偶感风寒,或是贪玩跌进池塘里,都可能没命。届时,舅舅又会不会怕你伤心,找来一个年岁相仿的女孩儿顶替?”

    小冯氏听闻此言,见她并没有怀疑到自己头上,反而悄悄松了口气。

    但还是义正言辞地说道:“你说的那些全都是无稽之谈!当年护送的人是秦家的心腹,对秦家忠心耿耿,而你舅舅也为人忠厚,两人都绝不会做出偷龙转凤之事。

    “枉你舅舅把你养到这么大,你竟如此诋毁他,你还有没有良心?”

    原主舅舅确实养大了原主,对待原主也不算差,但也绝对称不上好。

    只是让她衣食无忧的长大,既没督促她学习诗书礼仪,也没有教导她为人处世的道理。

    唯有每年秦家来送银子的时候,舅舅一家才会对她格外热情些。

    原主回到兆京后,之所以备受人嘲笑,冯舅舅功不可没。

    秦窈完全不理会小冯氏的指责,而是自顾自继续先前的话题道:“其实还有一种最大的可能——我是舅舅的亲女儿,却被舅舅调换成了夫人的。如此一来,我和夫人长得相像也就说得通了。”

    “你真是疯了!”小冯氏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种谎话你也编的出来?方才你还指责丽珠诬告你,现在你不也是在诬告你舅舅吗?”

    “我为什么要编这种谎话诬告舅舅?”

    秦窈道,“如果今天我什么都不说,我就永远是高贵的尚书府千金,说了,则很有可能变成低贱的乡下泥腿子,如果不是我自己实在想知道真相,编出这种谎话,我又能讨得了什么好处呢?

    “而且,一开始我就说了,这些只是我的猜测,我毕竟不是在秦家人眼皮子底下长大的,身上也没有什么胎记之类的东西,十几年不见,为了谨慎起见,提醒你们好好查验我的身份,这也有错吗?

    “我还听说过另外一个故事。两位怀胎十月的妇人,因为遭遇山洪,不得不在同一个地方生产,两人先后各自生下一子。

    “其中一个妇人,见另一妇人穿金戴银,十分富贵,便起了歹心,悄悄调换了两人的儿子。十几年后,待打听到自己儿子终于接手了对方家业,穷妇人又悄悄认回儿子,随后贵妇人一家便相继惨死,他们一家子反而鸠占鹊巢,成了贵人……”

    “他冯家怎么敢!”秦窈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完,秦老太太已经忍不住厉喝出声。

    秦窈一开始提什么血缘羁绊的时候,老太太只当是无稽之谈,但是听着听着,又觉得秦窈的话也有几分道理。

    直至听到秦窈最后讲的那个故事,她已经忍不住代入秦家,想到秦窈刚一回来,就把秦家闹得鸡犬不宁,还有今天全家人都因为她被平王责难的事……

    如果秦窈真不是他们秦家的种,对方却故意把秦窈换到他们家,不是在祸害他们秦家吗?

    得亏秦窈早早出嫁了,否则秦家现在还不知道会是什么光景呢!

    老太太越想越气,一时连平王都顾不得怕了,恶狠狠地瞪向小冯氏,一副势必要对方给自己一个交代的样子。

    小冯氏此刻也慌了神。

    虽然秦窈字字句句都在针对她哥哥,但最后的那个故事,真的不是在暗喻她和冯氏吗?

    她下意识看向秦思妩,却见秦思妩极其隐晦地朝她摇了摇头。

    她一时没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不过,一想到如果自己出事,思妩也会跟着受牵连,她便很快又冷静下来。

    反正当年的事死无对证,只要她自己不露马脚,就算旁人怀疑她,也不能拿她怎么样。

    她一边自我安慰,一边硬着头皮说道:“秦窈就是我的亲生女儿,是我怀胎十月从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怎么可能会认错?”

    老太太依旧瞪着她,明显对她的回答很不满意。

    一旁的秦尚书,也面沉如水地看向她,眸色明明暗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看着这一家子的反应,乔装成小厮的绣衣卫狄英,忍不住小声嘀咕道:“我怎么觉得王妃猜错了方向呢?听说王妃和已故的冯氏长得很像,冯氏又和小冯氏同一天生产,不更有可能是小冯氏调换了她和秦思妩吗……”

    他被自己的推测吓了一跳,顿时闭上嘴,乖乖站回平王身后。

    由于给平王下毒的人一直没能查出来,为了平王的安危,绣衣卫日常便保护在平王身边。

    又因为今天王妃回门省亲,绣衣卫在外的名声又不怎么好,为了不至于看起来像是平王带绣衣卫去秦家抄家,他们跟来保护的绣衣卫才做了乔装。

    狄英站得离姬长夷很近,姬长夷耳力好,把他的嘀咕声听得一清二楚,顺嘴便回了他一句:“你会这么想,便证明她没错。”

    秦窈费了如此多的口舌,来证明自己身份有异,说明她确实发现了一些端倪,但却并没有证据。

    而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她如果直接说,她觉得自己才是泰国公的外孙女,很容易让人以为她目的不纯。

    仗着自己和原配冯氏长相相像,便意图攀附泰国公府。

    如此,大家便不容易相信她说的话。

    但如果她把矛头指向她在乡下的舅舅,没人会放着尚书府千金不做,想做一个乡下人,大家便会觉得,她只是一心想要查找真相。

    不但更容易相信她,还会对她指责长辈这种事,宽容不少。

    最为重要的是,不用她亲口说,但凡脑子灵光的人,都会像狄英那样,由此联想到冯氏,以及冯氏和小冯氏在同一天生产的事。

    毕竟,比起冯舅舅,秦窈长得更像冯氏……

    姬长夷看向秦窈,目光流出一丝赞许和欣赏。

    秦窈敏锐地察觉到有人在看自己,便回看了过去,待看清姬长夷眼里的赞许,顿觉安心不少。

    秦家人肯老老实实听她说这么多,靠得可全都是姬长夷这尊大佛在场镇着。

    趁没人注意,她朝姬长夷眨了眨眼,这才又转向秦尚书等人说:“可惜泰国公证实滴血认亲并不可靠,否则咱们当场验一验,便什么都明了了。

    “本来我还想着,姐姐能帮忙再想想旁的办法,谁知她连瘾疹都能误诊,小神医也不过如此,我还是靠自己琢磨吧。”

    “殿下,”她走回姬长夷身边,“我父亲这会儿恐怕也没心思再招待咱们了,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相信今天的事,很快就会传到泰国公府。

    她已经把怀疑的种子播下,接下来会留出一段时间,给秦家、泰国公府、甚至绣衣卫用来查找证据。

    如果最后还是查不出真相,她就想法子,把DNA检测包装一种大众能接受的方式,大不了先给全城的人都来一遍亲子检测,证明可信度后,再来测她和小冯氏。

    总之必须一鼓作气,把人牢牢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