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瞪圆了眼睛,“两件事儿都不是我干的。”他生怕梁王不相信,“真的不是我,本宫如果想要对付你的话,不会用这种背地里放冷箭的手段。”

    梁王直接给了他一个冷眼,他以前没少在背地里放冷箭,不过看他的反应,梁王倒是觉得相信他一次也无妨。

    两个人一问一答,或者是一答一问,总算是把一些之前不解的事情给捋顺清楚了。

    “如此说来,老三应该是最近这半年才开始打算的,奇怪了,他以前一直安分守己的,从来没有对皇位有过任何的执念,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起了歹心?”

    太子到也没指望梁王回答,他只是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而已。

    以前跟他有竞争力的只有梁王,现在又多了一个平王,虽然他自认为样样都必平王厉害,可平王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事情,也不容小区。

    “平王的外祖家也没有出什么名士,家中的子弟也没有特别张扬的,更没有做生意挣了一大笔钱,或者是生意亏损受人欺凌。”

    太子继续说道,一脸的苦闷,“我们两个也不差,他怎么就有自信,能够在我们两个的手里把皇位抢走?”

    在太子心中,梁王是他从心里认可的对手,但是平王就不是了,一直起来,他只把平王和安王当成一个庶出的兄弟罢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庶出兄弟,现在竟然想要跟他抢皇位,还如此明目张胆的,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自信?

    梁王自然知道平王这份心是从什么时候起来的,但是他却不打算告诉太子。

    从现在看来,能听到林敏儿心声的有三个人,但是他不确定是否有更多的人,在没有弄清楚之前不宜节外生枝。

    “自古以来,你见过几个皇室子弟对皇位没追求的,老三以前不想,不代表现在不想,以前他只想做一个逍遥的王爷,现在不一样了。”

    太子问:“怎么不一样了?”

    梁王说:“这些年来,平王结交的都是读书人,有轻贵名流,有世家子弟,或许他不想争夺皇位,但是那些世家子弟却未必想要看到,你,我二人其中一人胜出,怂恿平王争夺皇位,也就不稀奇了。”

    太子被他说通了,似乎也就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

    这些世家子弟简直比拓跋部落还令人讨厌。

    “我听说平王曾经私底下跟林丞相提过亲事,他想求娶林敏儿?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已经开始争取那个位置了,他竟然会对林丞相出手,林丞相应该还不知道平王曾经对他落井下石,你说要不要告诉林丞相此事?”

    “建安王和平王的事情传出去,林丞相应该能分析出是怎么回事,不过以林丞相的性子,他应该不会放过平王。”

    但他也不会明目张胆的出手就是了。

    要知道平王可是在林丞相被贬官的时候提过亲,当初是雪中送炭,可如果从一开始平王就是抱着算计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林丞相那么疼爱林敏儿,知道有人算计他的女儿,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我听说林丞相真的想过让平王做他的女婿,难不成在林丞相心中我二人要比平王差吗?”

    梁王轻挑眉梢,“不一定比我差,但一定比你强。”

    太子没好气地冲他瞪眼,梁王就说:“你是太子,太子妃为你生育了两个孩子,林丞相只有林敏儿一个女儿,他会让你娶她做小就怪了,本王就不同了。”

    太子笑的比他还要过分,“你要娶她的话早就娶她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娶她,就算是娶她,多半也是想谋取点儿什么,你以为林丞相看不出来吗?林丞相可是连父皇都头疼的人,就凭你还想算计他,我劝你省省吧。”

    “我也奉劝太子不要痴心妄想了,你想的事儿是不会成功的。”

    “说的好像你知道我在想什么一样。”

    “你想娶林敏儿。”

    太子张大了嘴巴,“本宫的确想娶她。”

    梁王却摇了摇头,“你想娶她,不是像太子妃一样娶一个女人回来,而是有别的打算。”

    太子被梁王说的有些不太自在,准备反击回去,“正好,梁王你不是不喜欢她吗?本宫觉得林敏儿性子单纯,虽然之前有些荒唐,但是经过林丞相被贬一事,也变好了。”

    太子想得开,给自己找借口,“林丞相不就是想要给她找一个靠山吗?本宫就不错,反正比你强一些,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一个两个的都不给人家名分,偏偏还勾着人家的心,你也不怕遭报应。”

    “本王要娶的是林敏儿,不是王嫣儿,本王对王嫣儿一点感情都没有,倒是太子,王嫣儿应该是你喜欢的类型,为什么你不喜欢她?”

    太子端茶,“君子不夺人所好。”

    “林敏儿同样喜欢本王,为什么太子就能下得去手,难道说这中间有什么缘故是本王不知道的,还请太子明示?”

    “……”太子顿了顿,自然不能说读心的事情。

    干脆的转移话题,“先别说林敏儿的事情了,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眼下不是提衣服的时候,我们还是来谈谈建安王吧。”

    梁王也知道此时不是提起林敏儿的时候,顺势说道:“你都知道什么?”

    当真是不吃亏。

    “本宫查到建安王意图造反,只是没有证据,这些年来他年年跟朝廷哭穷,据我所知,他处在鱼米之乡,每年的赋税就有上百万两,只怕钱都用到了别的地方,这些钱如果都被他用到了培养士兵上,经年累月的能养活不少兵,具体的数字本宫算不出来,但想来一定超过了三万人。”

    算到这里已经是太子的极限了。

    三万人关键的时候可以起兵造反了。

    “建安王藏兵马的地方,本王会去查的,他在京城的人脉不少,每年朝廷给的钱,又很大一部分落入到了朝臣的手中,再有老三……”

    梁王把话说道这份上,太子也痛快,“你去查兵马的事情,朝廷和老三本宫会盯着的,裴秀不是你的人吗?”

    梁王正要解释,太子则摆了摆手,“你那么费尽心力的拉拢裴秀,裴秀又是从你府里出来的,就算他不是你的人,心肯定也是向着你的,你可以找他帮你。”

    “拓跋部落应该不会想打太久,他们之前情报失算连连失利,眼下已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了对付我们了,再打上两三个月他们就该撤兵了,到时候裴秀必定是功臣,他在军方也有一定的话语权,找他帮忙,一定没错。”

    太子顿了顿,“不过我有一个担心。”

    梁王说:“你如果担心父皇会反对我觉得大可不必,父皇有把柄在建安王的手上,虽然本王不知道是什么,但想来父皇也不想皇权落到建安王的手里。”

    “你竟然知道的这么多,这么说来,你一定知道建安王手里握着父皇什么把柄了?”

    梁王摇了摇头,“若是我知道的话,就不会和你坐在这里了,父皇不愿意说,不过我想肯定跟当初父皇登基有关。”

    太子回想着当初皇上登基的时候,两个人已经是八九岁的孩子了,对那个时候的事情还有些许的记忆。

    “这件事本宫去查,不过在这过程中你可不要乱来。”

    “太子放心,你不乱来本王自然也不会乱来,到时候寡不敌众吃亏的是你。”

    “你知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