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万古一帝 > 第76章 三期上马
    果然,恢复健康的新城百姓再次爆发了极大的建设热情,花了半个月就在村西头完成了政务中心的建设。

    政务中心的样式,就是个典型的古代衙门。

    大院门口有朱红大门和石狮子的标配,不过这不是新城本地生产,而是是从皇城里运过来的。

    大门上还有块鎏金牌匾,上书“新城政务中心”

    跨过大门,里面是一个大院,周围环绕着十来间样式统一的房间。

    每个房间都有各自的小牌匾,代表了一个又一个办事处。

    像是公堂这样需要占地比较大的场所,就被安排在了正堂,不过面积也就百来平米。

    在第一个院子后面,还有第二个院子,也是同样的布局。

    而再往后,城建司还预留了空间,可以再修第三,第四进院子,以备未来扩充之用。

    政务中心虽然简陋,但却是新城第一处砖瓦房。

    迁徙过来的居民并不全是农民,里面也有很多匠人,他们在修建政务中心的过程中出力不少。

    在政务中心后方不远就是一处山脊。

    山势从村西头这里起始,到村东头那边结束,整体对整个皇庄村呈环抱之势,但是小山并不高,在来自西南的百姓眼里,甚至这都不能叫山,应该叫丘陵。

    丘陵上地势很平缓,在政务中心这头的山脊上,隋丰窑就寻了处平坦的地方,给皇帝修行宫。

    按照陈阳的规划,所谓行宫并不是个宫殿。

    而是一座高阁。

    山脊上本来地势就高,这座规划里有七层的高楼修起来后,就将成为方圆百里内最高的地方。

    届时陈阳就可以站在上面,睥睨整个新城。

    不过这行宫的工程难度就大的多了,现在才修了一层。

    在政务中心竣工当天,陈阳去参加了剪彩仪式。

    一大群官员簇拥着他,参与建设的民众围在周围,场中还拉起了横幅彩带。

    三十六挂鞭炮齐鸣,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

    而陈阳就在现场,环视着周围的百姓。

    他们不久前还是恶鬼一般的难民,走到哪里都是当地官府避之不及的存在。

    但现在,在自己的领导下,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有了房住,有衣穿,变成了最勤劳勇敢的大玥群众。

    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现在陈阳手里有了这十万大军,终于可以开始一展自己心中的宏图伟业了。

    而这通往王图霸业的辉煌道路,就将从三期工程开始。

    ……

    剪彩仪式完成后,陈阳立即带着许南天,隋丰窑等一众官员进到政务中心的大礼堂。

    新建的阶梯式礼堂可以容纳超过五百人开会,现场也早就拉起了横幅:

    “大玥新城第三期工程指导会议”

    这是新城群臣第一次开这种正式的工作会议,大家都很新奇。

    而陈阳在做了简短的开场白后,很快为众人定下了三个大项目,分别如下:

    第一项,新城制药厂。

    刚刚过去的疫病给了陈阳启发,医药行业一向暴利,而据调查统计,光是皇城都还有八十多万人日常需要用药,而且距离皇城不远的苏杭等地也是潜在的市场。

    所以陈阳要在新城搞制药厂,既为了快速赚钱,也为了保证黎明百姓的安全。

    其初步规划是,新城制药厂只负责加工,原料产地陈阳则全规划在了百草山庄。

    百草山庄距离新城五十余里,原本是皇室的避暑山庄,后来皇帝将这里送给了三公主当行宫,她也就将此地改造成了大玥最大的药材种植园。

    当然按照制药厂那疯狂的封装速度,一个百草山庄是不够供货的,只生产一种单一药材也是不行的。

    陈阳提出的要求是要将常见病症所需的药方标准化,定量化,大规模生产常见病的标准药包。

    这其中的技术工作巧玲姐已经完成了,她有空就回到小院,写药方,定剂量。

    而其他供货商,销售渠道还等着陈阳去跑。

    第二个,则是新城丝织厂。

    这个没什么说头,只要是想在江南做生意,没人能绕的开丝织,皇帝也不例外。

    丝织厂就是生产衣服的,目前主要瞄准的风口是新年。

    江南之地富庶,过年人人都是要添置新衣的,这又是一个几百万人的市场。

    现在才刚刚12月,若是加紧开工,陈阳有把握能赶在2月初新年的时候,捞上一笔。

    当然,丝织厂也不完全是挣钱,它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生产棉甲。

    棉甲属于军服,未来丝织厂将有一个常年客户,那就是皇帝的新军。

    第三个,新城爆竹厂。

    说实话,这个厂子是隋丰窑万万没想到的。

    虽说过年卖烟花也有点市场,但大玥这个经济水平,也只有富户能有闲钱来买烟花,烧钱听个响儿,根本挣不了什么钱,皇帝搞这个干啥?

    陈阳自然心里有所打算。

    这爆竹厂表面上是搞烟花的,实际上它还可以换几个名字。

    比如火药厂,炸药厂……

    作为穿越者,他不懂怎么造现代步枪,但是黑火药有多重要他还是知道的。

    大玥已经有成熟的火铳,火炮,甚至万弹地雷炮这些大杀器的制造水平,只差一个人搞大规模生产。

    陈阳就是要先搞出火药,再把皇家兵工厂立起来。

    到时候可以好好给夏北那帮蛮子翻译翻译,什么叫踏马的惊喜。

    所以这爆竹厂也是必须的。

    三个厂规划下来,第二区基本就没多少地了,城建司的负荷也满了,陈阳便没有再多规划项目。

    这三个厂还有一个特别之处。

    那就是陈阳要求建造“标准化”“模块化”工厂。

    何为标准化工厂?

    就是工厂之间,除了里面流水线不一样以外,一切都要统一标准。

    厂房要建成一样大小的,车间布局要一模一样,各个功能单位也要统一。

    把丝织厂里面的织机搬出来,换成爆竹生产线,就能马上变成爆竹厂。

    而且标准化不仅体现在厂房布局上,也体现在人员管理上。

    每个厂不准搞一大堆完全不同的管理岗位,也不准搞一大堆不同的规章制度。

    要做到工人在每个厂上班的感受都差不多,晋升通道也要畅通。

    说实话,这要求对于隋丰窑来说,有些超纲了。

    但是他在之前一二期工程的建设中,已经对标准化这三个字有所理解。

    皇帝的三期工程只是在此基础上再次拔高,让他明白,但凡一切生产模式,均可标准化。

    而且一旦从一开始就实现标准化,模块化,以后有多少好处,那是越想越妙。

    还有一个超纲的点就是流水线。

    隋丰窑本来是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的,可是之前封装第一批冰寒散的时候,陈阳特地把他拉过去观摩。

    一长溜桌子摆开,工人们围着桌子坐好,各司其职,每人负责一小个重复且简单的环节。

    如此一来,一群完全不懂药材配置的工人,却奇迹般的完成了一个大夫才能完成的装药工作。

    而且效率还特别快。

    通过这次观摩,隋丰窑有了经验,三大厂的流水线建设陈阳也就放心的交给他负责。

    很快,新城群众再次被动员起来,浩浩荡荡的投入了三期工程的建设中。

    但令他们有些看不懂的是,二期工程修的那些衙门里,仍旧没有一个人去办公,空空荡荡的。

    衙门刚修起来的时候,隋丰窑和许南天其实私底下议论了很久。

    这新城的官,会叫谁来当呢?

    他们这段时间算是看出来了,皇帝简直是把新城当成了命根子。

    所以派谁来管理皇帝的命根子,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隋丰窑猜测陛下会从宫里直接调人,空降上任。

    但是许南天却对他摇头道:

    “皇上都快把朝中大臣当仇人看了,怎么可能调那帮酒囊饭袋来?”

    “要我看,陛下估计要从新城里面选人上任。”

    “具体谁先上嘛,自然是城建司和训导队里面的人了……再具体一点,自然就是隋老哥和我了,嘿嘿。”

    许南天是有升官发财的梦想的。

    这种想法并不可耻。

    但是会成为腐败的源头。

    而如何在新城里面彻底杜绝腐败,是摆在陈阳面前的一大难题。

    他如果处理不好,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新城,很快就会变成第二个朝廷。

    辛辛苦苦攒的家底,又会被那些蛀虫蛀的精光。

    所以他必须从源头上,从制度上,想一个堵死腐败的办法。

    陈阳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个办法。

    而这个办法,他将会在一群人身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