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万古一帝 > 第110章 等您回家
    竖日上午,训导官吹起了集合哨,却不是通知百姓去工厂上工,而是去大石桥参加出征仪式。

    十万百姓很快聚集到了此地,不需要任何指挥,自发就在桥这边的空地上排好了队。

    桥头昨夜已经搭起了一个高台,此时陈阳正在一群侍卫的陪伴下,登上高台。

    今日的皇帝,罕见的穿着上盔甲。

    一副金黄铮亮的镀金锁子甲,胸前有一面护心镜,头上有一顶明盔,身后是一袭红袍。

    佩剑着甲的皇帝显得特别高大神武。

    在他身边有总工程师田咏美,还有李小七,陈月娥等人。

    苏挽倾还在皇宫,没能前来送行,乔金兰现在也长住在了京城。

    待到人员站定,陈阳威严的扫视了一圈前方。

    十万民众分立两侧,中间是一条青石大道。

    “开始吧。”陈阳淡淡道。

    旁边一位鼓手,重重的敲响了一面大鼓。

    咚,咚,咚!

    随着鼓声,远处军营的栅栏大门被打开,新军第一次以完整的战斗状态亮相。

    走在最前面的是以夏沐兰为首的总兵部。

    夏沐兰一骑红袍,手执一面明黄鲜艳,上书一个“玥”字的大旗走在最前。

    在她身后,约莫一百多人的参谋团紧随其后,人人骑马,组成了一个三角形方阵。

    总兵部负责战场指挥,战马上的军官基本都是前禁军出身,他们将会是新军的指挥中枢。

    紧随其后,枪兵方阵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踏出。

    枪兵是新军主力,人数达到了九千人,分成了三个大营。

    许南天一骑当先,他是枪兵总指挥,引领着后面的方阵。

    所有枪兵都身穿统一的暗银色板甲,肩部有圆形护肩,腰上同样是板状裙甲。

    他们头上的铁盔样式也颇为奇特,在罩住整个头部的同时,从眉心处向下还伸出一块细长的铁片,护住了鼻梁,有些类似西方重骑兵的钢盔。

    这一身盔甲重量达到了30多公斤,但每一名士兵都步履沉稳,斜扛在肩膀上的长枪纹丝不动。

    长枪也是统一制式,长度达到了近三米。

    在枪兵方阵之后是刀盾方阵,由原来的西门提督夏西成领军。

    刀盾手的数量达到了六千人,同样分成三个大营,乃为枪兵的辅助兵种。

    他们穿着和枪兵同样的盔甲,只不过装备换成了左边挎以短刀,背上背以重型方盾。

    作战的时候,他们才是顶在第一线的部队,而枪兵则从他们队列的空隙中突刺。

    无论是枪兵还是刀盾手,他们在踏过阅兵台的时候,全都保持着整整齐齐的队列。

    一万五千人的脚步完全同步,纹丝不乱,就连枪兵扛在肩上的三米长枪,也是横竖左右,全部保持在一条线上。

    在行进至高台前方时,营长一声号令,所有士兵齐齐转头,对着皇帝行注目礼。

    看着台下气势浩荡的大军,陈阳面色严肃,心里满意无比。

    至少在精神面貌上,自己练了大半年的新军,已经完全合格了。

    而眼前的步战新军,还不足以对抗强大的金人,真正的主力还在后面。

    等到步战方阵走过,万众期待的龙骑兵方阵,正式出场。

    龙骑兵,是陈阳给自行车大军起的好听的名字。

    在原东门提督萧东云的带领下,三千名推着自行车的龙骑兵依次出场。

    他们身上的盔甲就没有步战方阵那么厚重了,每名士兵身上都只穿着深绿色的轻便藤甲,仅在胸口,肘部等重要部位加装了黄铜片防护,而且头上的钢盔也轻薄了许多。

    他们身上的兵器也大不相同,除了腰间配备的短刀,背上均配有中型钢弩,腰上还别有一串奇怪的圆球物体。

    这东西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弹地雷炮,已经有些手榴弹的雏形了。

    陈阳对龙骑兵的定位并不是真正的骑兵。

    毕竟他不可能要求士兵端着三米长的重型骑枪,然后却骑着自行车去和金人的战马对冲。

    龙骑兵的主要作用还是侧翼袭扰,机动作战。用在分兵合围,千里追击等等场景会比较多。

    在龙骑兵方阵之后,还有一支特别的部队。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无论任何时代,后勤永远都在战争中占据着绝对重要的位置。

    所以最后一个方阵,则是两千人的后勤方阵。

    不同于以前马车牛车组成的辎重大队。

    新军的后勤方阵,骑的是三轮车。

    每一辆三轮车配有两名骑手,行军途中,轮流蹬车。

    此时一千辆三轮车后面的车斗里已经载满了辎重。

    主要拉的是粮食,还有备用的扎营用具,备用兵器等等。

    除此之外,每辆车上都配有一把火铳。

    给后勤方阵配备火铳是必须的,后勤部队是最容易遭到打击的部队,也必须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这些火铳是陈阳从江南四地到处搜刮,尽可能找来的优良火铳。

    但也优良不到哪里去,只能保证大概率不会炸膛。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大概有一百把火铳,其实是兵工厂赶制的第一批燧发火枪。

    这种由陈阳提出构想,田咏美定型的新式火枪是第一次上战场,它们将在实战中得到检验,总结问题,回来再加改进后,成为未来的绝对杀器。

    这场阅兵是单向式的。

    在陈阳面前所有走过的队伍,都不会再绕一圈回到营地。

    他们将直接奔赴前线。

    在等到最后的后勤方阵走过后,陈阳也下了高台,上了一架马车,周围有三十几名天子亲卫护送。

    陈阳是最后的压阵者。

    他手里的宝剑将斩掉任何敢临阵脱逃的懦夫。

    他的存在也将成为新军最坚强的后盾。

    皇帝就在身后,新军绝无退路可言。

    眼看着皇帝的车队押着大军跨过石桥,身后的十万百姓突然感觉有些心慌,也有些伤感。

    那爱民如子的皇帝,那在工厂一线累到昏迷的皇帝。

    就这样,为了他们的利益,上了最危险的战场。

    为了他们的幸福安康,皇帝要御驾亲征!

    一时间,有人莫名其妙的眼里就进了沙子。

    一人最先带头跪下。

    这一行为很快如同潮水般的扩散开来。

    十万民众,齐齐跪地,对着皇帝远去的方向高声呼喊:

    “陛下,早日凯旋!我们等您回家!”

    “陛下,早日凯旋!我们等您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