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我,万古一帝 > 第112章 劣势在我
    镇北城是一座半军事化城市。

    城内多以黄土石块垒成的平房为主,但凡是富户,依旧是修的瓦房大院。

    一路跟着孙从心前进,陈阳也在暗暗观察镇北城里面的情况。

    这里虽然细节上比不上皇城,但是在孙从心多年经营下,商贸也甚为发达,且以粮食军马等市场最为繁荣。

    城内随时也可以看见调动来往的兵卒行伍,只是这些兵卒的质量堪忧,基本跟皇城的城门卫差不多。

    这么看下来,当初来讨债的那些精兵,都是孙从心的私军了。

    当然私军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存在,他们往往都叫“家丁”“护院”之类的。

    每年的汇报里,镇北军的建制都是七个大营,一个大营人数为一万人,但从镇北城的规模来推算,孙从心至少都有不下两万私军。

    终于到了孙从心的府邸,这里是一间豪华的四开四进的院子,早已得知陈阳要来的孙从心,已经令人备好了满桌酒菜。

    乍一看过去,宽敞的正屋里,一张大桌上满是珍馐,四方放着凳子,似乎没什么问题。

    “陛下,请。”

    孙从心做了个“请”的手势,而陈阳冷笑一声,走向了北方的主位。

    但是并没有坐下。

    他把凳子向后拉了两米,然后双手托着桌子,把桌子也向后拖了两米,这才大大方方的坐下。

    而一旁的孙从心有些傻眼。

    这样一来,他原本坐的位置,就只剩个凳子了,干巴巴的对着空气。

    陈阳一脸吃独食的样子,抓起筷子,突然问他:

    “怎么,规矩都忘了吗?”

    “难不成,孙大都督还想跟朕坐一张桌子吃饭?”

    孙从心脸上变化一阵,最终只能抱拳道:“不敢,请陛下恕臣招待不周了。”

    说罢,他坐上了那张空荡荡的凳子。

    而夏沐兰和随后赶来的孙遥前,也只能干坐着。

    等到四人坐定,陈阳才淡然道:“赐宴。”

    一旁懂事的王承顺上前,从桌子上端了三盘菜,分发给坐在凳子上的三人。

    皇帝一人坐在凳子上,吃一桌子菜。

    其他人只能端着菜,坐在独凳上吃。

    面对这种嚣张的做法,孙遥前牙关都咬死了,而孙从心给他打着眼色,示意忍耐,夏沐兰则一脸无所谓,甚至觉得陈阳办得好。

    刚刚落座,外面进来两人,端上来一副竹竿撑开的地图置于堂中。

    大人们一边吃饭,一边像看PPT一样的看地图。

    陈阳闷不做声的吃了几口饭菜,才用筷子点着地图:

    “说说吧。”

    孙从心黑着脸放下盘子,开始当起了PPT解说员。

    “陛下,首先臣讲讲整体形势。”

    “今年初春开始,夏北人已经开始大规模动员,根据探子的情报,这一次夏北人九大部落动员规模超过十万人,以黄仙部落为先锋,有与我大玥决一死战之态。”

    “兵力对比方面,夏北军有十万之众,而镇北军七大营仅有七万兵力,加上陛下带来的援军,人数仍旧不能和夏北军相抗衡……”

    陈阳头也不抬,筷子夹着一块鸡腿啃着:

    “怎么,孙大都督的家丁,不准备保家卫国吗?”

    说到私军,孙从心眼神一凝,摆手道:

    “臣,从来没有什么家丁,陛下不要听人乱说。”

    陈阳沉默的点点头:

    “嗯,朕相信你,继续说。”

    孙从心指着地图,开始简单介绍起地形情况。

    “此次战役,夏北军主要的集结地在锦城。”

    “锦城和镇北城同处于沿海走廊上,直线距离仅有二百余里,且地形平坦宽阔。”

    “但是这一方向隔着镇北长城,我方只需要派出五个大营的兵力镇守长城,夏北人就对我方无可奈何,所以臣以为,在这条最直接的进攻方向上,夏北军只会出兵佯攻,仅做牵制作用。”

    地图上,从辽东到大玥最直接的通道就是这条“沿海走廊”,但是这里也是长城所在地,孙从心所言不虚,在这里夏北人是捞不着任何便宜的,但也确实可以牵制大玥大量兵力。

    孙从心的手指向上移动,指向了燕阴山脉里的两条虚线处。

    “夏北人是不可能强攻镇北长城的,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必定会集中兵力冲击山区内的两条通道。”

    “靠近北方的这一侧,称之为古北道。”

    “靠近南方的这一侧,称之为烛龙道。”

    “这两条通道是唯一绕过镇北长城的办法,镇北军和夏北军此前的战斗也一直都是在这里面展开。”

    孙从心介绍到这里,打了总结:

    “也就是说,我们此次的主要目标,是要在两条通道内迎击夏北军。”

    “但是我们不知道他们主攻方向会是哪条道,这正是我们需要讨论的。”

    说到这里,陈阳才放下了筷子,认真看了看地图。

    他不是太懂军事,但是眼前这形势,他一看就特别熟悉。

    因为太像玩英雄联盟了……

    所谓古北道就是上路,烛龙道就是中路,镇北长城这里就是下路。

    现在的形式就是对面要开团了。

    但是下路三个塔都在,根本冲不过来,所以只能考虑上中两路。

    而他们要抉择的是,到底在哪一路迎击夏北军。

    再从兵力上来说。

    下路的局势是,夏北人只需要派出2万左右的部队就足够可以威慑镇北长城,但是大玥这边却必须要放5万兵力,处处布防。

    当然大玥也可以越过城墙主动出击,但是这没有意义。

    先不说5万玥军能不能干过2万夏北军,就算干过了,夏北军撤回锦城,毫无攻坚能力的玥军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下路实际上大玥是吃亏的,人家拿2万甚至更少的兵力放在那里,玥军就必须布防5万人,不然长城一旦被僭越,后面的指挥中心镇北城就危险了。

    如此一来,战斗力本就强悍的夏北军,在上中两路就有了8万的优势兵力。

    而大玥这边,孙从心还剩2万人,陈阳还剩2万新军。

    四万对八万,劣势在我。

    局面似乎有些困难,陈阳思索了一会儿,盯着孙从心先开口了:

    “那么,依大都督的意见,我军该如何布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