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0:大国之芯 > 第135章 第三代闪存技术!
    在会议室里面,周晓东那是直接上手开始在白板上面开始画出了这种第三代TLC存储颗粒的内部架构电路图。

    “为了提高闪存芯片的容量,我设计的这个闪存架构里面字线对应着三个读写单元,我们将电压分成八份,可以表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八种状态,最小的存储单元可以表示3个比特。”

    在座的众多技术骨干都是技术经验丰富的芯片设计研发人员,在周晓东画出架构电路图后很快便明白了周晓东这种设计概念。

    其实浮栅晶体管这种最基本的存储单元发展到现在结构和材料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往浮栅极里面注入不同数量的电子,将改变晶体管的阈值电压,不同的状态有不同的阈值电压,主控芯片可以通过在控制极加不同的参考电压来判断当前存储单元数据。

    像S*LC架构的存储芯片将电压分为两种,而M*LC架构则是分为了四种,现在周晓东将电压分成了八种,这种架构的闪存芯片其实难度最大的地方是在主控芯片的编码算法上,难点尤其在读取数据是芯片如何非常高效快捷地通过加注参考电压通过晶体管的导通和截止状态来判断晶体管里面的数据。

    这些研发闪存芯片产商最核心的技术其实就是这种编码算法,看谁用最少次数的电压尝试就能把数据给区分出来。

    除了这个,擦除晶体管里面的数据需要加注另外一种电压,还要保证其它晶体管都是导通的,但是这个这种电压是比较大的,这样就会在浮栅极和衬底形成一个较强的电场,可能就把一些电子吸入浮栅极,随着数据读的次数越来越多,中间有些没有读到的晶体管中的浮栅极电子进入越来越多,这会导致里面数据状态发生变化,也就意味着数据出错。

    为了避免数据出错,这中间还要加上数据纠错编码技术和坏块管理技术。

    目前来说,市面上的闪存芯片还没有导入这种数据纠错技术,因为这种M*LC闪存芯片才刚刚出来,以前的闪存芯片都是S*LC芯片架构,价格更贵,只有一些高端设备或者大企业才能用得起,消费级电子产品是极少使用的,反倒是内存芯片上会用到这种奇偶校验位技术。

    不过周晓东这次在向谭小松和刘云生在讲解主控芯片的编码算法时也是将这种数据纠错技术算法也给囊括了进来。

    其实不同闪存芯片产商之间用相同的闪存颗粒都会在性能上有很大的差别,最关键的就是体现在闪存控制芯片的性能上面,这种控制芯片其实就是一颗通用处理器来控制闪存芯片,谁家的控制芯片性能好,做出来的闪存芯片产品不论是传输速率和读取数率还是闪存芯片的寿命都大不一样。

    其实周晓东在刘云生带领技术团队在研发高速内存控制芯片的时候就已经把控制芯片的IP架构给写好了,这种IP架构是前世他主导开发的一颗高性能的通用处理器IP内核,很多的算法指令集是他自己写出来的,就算是现在用比较落后的制程工艺制备出来同样是性能不俗的。

    目前刘云生带领的技术团队已经是快完成了这款控制芯片的设计,这款芯片也会用在闪存芯片上面,只不过芯片里面会写入不同的算法指令代码。

    周晓东也没有一次性将太多的的算法给写出来,毕竟现在他罗列出来的一套编码算法已经是让刘云生等技术骨干至少要花不少的时间消化了。

    这样的技术讨论会议开了一个下午,晚上又接着开,基本上都是周晓东在前面用唛头笔在白板上面不断地写一些算法公式,中间停下来讲解一下难点所在。

    刘云生等人或坐或站,都是拿着手中的纸笔不停的记录,工作人员还专门架设了一台摄影机在旁边摄影记录。

    刘云生等人已经是习惯了这种技术讨论会的方式,对于周晓东在算法上的卓绝才华没有人会表示丝毫怀疑。

    周晓东将这些算法写出来后刘云生等人还要进行大量的计算验证,这样才能确定晶体管本身具体电压阈值以及种参考电压和数据擦除电压,通过各种仿真测试验证后才能进入到具体的设计环节。

    不过周晓东此时算是为在座的一众技术研发骨干们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点亮了一盏明灯,具体怎么做都是心中有数了。

    周晓东算是为他们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而这一点恰恰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工程技术上的事情,虽然难度也不小,但是还是能攻克的。

    他之所以此时将这种第三代闪存芯片的架构和算法给提前弄出来一个是为了接下来的数字音乐播放器以及之后更多的半导体存储产品提供更大容量和更便宜的闪存芯片,另外一个是为了打破一众海外存储芯片产商对于市场的垄断。

    目前闪存技术发展了差不多十多年,市场基本上被米国、霓虹国、南韩数家企业给垄断了,这些企业也掌握了内存和闪存的定价权,可以随意控制价格,严重的时候还会对国内的企业进行断供。

    前世的时候华泰集团公司就遭遇过这样的事情,差点死掉。

    既然周晓东重生了,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同时为了避开这些半导体企业产商布局的专利壁垒,他提前将这种第三代闪存芯片架构和算法给弄了出来。

    作为一个具有卓绝数学才华和芯片技术狂人,他要写出这些编码算法指令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次日,周晓东来到了张吉龙所在的声学技术部门。

    对于他的到来,张吉龙此时献宝一般兴奋地向他展示了技术部门正在测试当中的多媒体电脑音箱。

    张吉龙带领的技术团队通过好几个月加班加点不停地各种技术攻关,年初周晓东设计的这款多媒体音箱此时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