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193章 谈判
    刘表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琦乃原配所生,次子刘琮乃后妻也就是蔡氏所生。

    自从刘表被蔡氏夺权之后,蔡氏夫人老吹枕边风,让刘表将继承人的位置让给他们所生的儿子——刘琮。刘表一直是犹豫不决,为此,蔡瑁怀恨在心,总想废掉刘表的长子刘琦。所以刘琦一直在担惊受怕中过日子。

    刘备和孔明一致认为,利用刘琦是谋取荆州最好的手段。只要他们帮助刘琦夺到荆州之主,然后利用这枚棋子在荆州生根发芽,发展壮大。最关键的是刘琦体弱多病,而且行为懦弱,刘表死后他肯定斗不过刘备和孔明这两大猾头,那么荆州就顺理成章的就会被刘备收购。

    刘备就通过孔明的关系网结识到了刘琦,并且把照顾刘琦是无微不至,还经常为刘琦出谋划策。刘琦巴不得找个强有力的靠山,刘备的出现正好成为了他的精神依托,所以他对刘备是非常的尊敬,把他当自己亲叔叔一样。

    刘琦看到刘备处处向着他,终于某一天忍不出向刘备倾诉心中之苦,把蔡氏欲谋害他的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诉了刘备。

    刘备假装不知,听完刘琦所讲,当即为他抱打不平,然后还去找刘表理论,却热脸贴了冷屁股,刘表为此还迁怒上了刘备。不过没关系,这一切都在刘备的计划之中。

    刘琦看到刘备亲自出面为他敢于跟他爹直接理论,从此之后,更牢牢的握住刘备这棵救命稻草了。

    自此,刘琦几乎每天都粘在刘备的身边。

    可是万一哪天刘备出差了怎么办呢?光躲着也不是个事啊,俗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刘琦一直询问刘备,想让刘备给他拿个主意,但刘备就是不说。

    为什么不说呢?

    1.要是这么快就告诉刘琦,会令刘琦产生怀疑了,是不是刘备早就预谋好了引他上钩?

    2.刘琦是个金字招牌,他在刘备集团中多待一天,荆州名仕就会认为刘备仁义,从而前来投奔他。

    3.时机还不成熟,刘表还在摇摆不定的状态,对于是否会废长立幼还不明确。

    可是刘琦屡次前来询问,刘备也不能故作沉稳,于是他把这个“难解”的问题踢给了孔明。

    孔明多奸猾?他以不愿参乎别人家事为由,拒绝回答。弄得刘琦着急上火吃不下饭。

    刘备见时机差不多成熟,就和孔明合演了一出双簧。刘备为刘琦出了一条“锦囊妙计”,刘琦依计请孔明去后花园游玩,当走到一处楼台上时,刘琦令人撤走了上楼的楼梯,然后跪下求孔明说:“现在先生不怕隔墙有耳了吧,这里只有我们俩人,还请您教我脱身之计。”

    孔明这才假模假式的说道:“公子可知道申生和重耳之事?”

    春秋时,晋献公听信丽姬之言,想杀太子申生,另立少子奚齐,公子重耳则逃亡在外,后得秦穆公之助回国即位,是为晋文公。

    刘琦一听便明白了,随即找到了刘表说:“东吴杀掉了江夏太守黄祖,江夏无人防守,我替您分担这个忧愁吧。”刘表正为俩儿子犯愁呢,一听刘琦主动提出远离荆州之事,就知道他无心再争夺继承人了,正好也解了他心中的忧愁,所以很开心,就派了刘琦领兵一万,防御江夏去了。

    刘琦到了江夏,彻底中了刘备和孔明之计,因为这样不仅在荆州的后方开辟了一片新的根据地,而且驻军江夏对刘备而言还有着一个更为重要的用途。

    什么用途呢?《隆中对》中说的明白,孔明早就指出东吴在江东已立三代,只可为援,不可为图。他们设定这个战略方针之后,就不可能在曹操大军进犯荆州之后,走投无路了才去联络孙权,估计刘备不会做这种现上轿现扎耳朵眼儿的事。况且后来刘备逃到当阳之时,正好碰到“吊丧的”鲁肃,哪会有这样巧合的事情?

    只有一个可以解释其中的理由。就是刘备利用江夏距离东吴比较近的优点,早就和东吴秘密勾搭了。

    那么,在刘备待在荆州七年的时间里,孙刘两家勾搭了这么久都没有正式的联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刘备想借助孙权的势力帮助他夺取荆州,但是孙权开的价码较高,刘备接受不了。

    早在孔明之前,东吴的鲁肃就为孙权献计,说是联合刘表,继而占据荆州,和曹操划江而治。而且孙家三代君主都试图打开荆州的东大门——江夏,为此还断送了孙坚的性命。显然,东吴早就看中了荆州这块地盘了,只是没想到半路杀出了一个刘备,既然刘备能使他们兵不血刃的拿到荆州,这好事哪找去?于是爽快地答应了刘备的要求。

    但是在分割荆州的问题上,双方产生了分歧。孙权指着荆州的地图某一块地方说:这!“我就要这个地方!”

    孙权指的地方名字叫南郡。

    南郡是荆州的核心,南郡的首府就是江陵,这里四通八达,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还是进军东吴水路的咽喉要地。南郡还有襄阳等富庶的大城市,只要占据了南郡,实际上就是占据了整个荆州。

    刘备才不傻,自己忙乎半天,岂能给孙权捞个大便宜?所以双方始终就南郡的问题上讨价还价,一直拖到了曹操兵进荆州的那一天。

    孙权和刘备两家相互来来往往的,任谁都明白这里面有猫腻。

    为什么刘备这么明目张胆的和东吴来往呢?他不怕刘表发现吗?

    此时刘表背部长了一个大脓疮,趴在床上起不来了。刘表欲哭无泪,这真是引狼入室啊,曹操和孙权都让他应付不过来,现在又多了一个刘备,这三家他哪个都惹不起,

    刘表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诗来代替:安得倚天抽宝剑,将吾挥为三截……

    在重重的压力之下,大疮越长越大,最后开始化脓。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和孙权这哥儿俩为了夺他的基业在忙绿不休。

    内有孔明刘琦,外有孙权相帮,刘备欲夺荆州之心已经昭然若揭。

    这正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刘表气的起大疮;为了谋划荆州地,分田分地真叫忙。

    刘表最需要同情需要安慰的时候,作为妻子的蔡氏竟然在这个时候往刘表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她见刘表病重,就逼着刘表赶快写遗嘱,另立继承人。

    刘表前思后想,他终于明白,无论是刘琦还是刘琮,都不会是荆州的主人,他不愿意他的儿子们重蹈他的覆辙,成为别人的傀儡,与其最后荆州被敌人攻下来,还不如提前交给敌人,至少还能落个“让贤”的美名。

    刘表便假装晕去,愣是没有答应蔡氏。随后他请来了刘备,他要上映一部“三让徐州”的历史再现,他将效仿陶谦将荆州送给刘备,并嘱咐刘备善待他的儿子们。

    没想到的是,刘备竟然安慰起来了刘表,并让他多休息,好好养病,还说他的俩儿子就是他的大侄子,一定会细心照顾他们的。至于接收荆州一事,根本就没有提及。

    刘表暗自佩服刘备不愧为一代枭雄,骨子里想夺取我的荆州都快想疯了,表面上还那么镇定,一点都看不出来,最可气的是还显得那么假仁假义,这样的人物,他自己都对付不了,何况是他的俩儿子?

    刘表主动让贤,这么大好时机,刘备为什么不接受荆州呢?

    第一,荆州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势力在蔡氏和蒯氏家族的手里,现在就拿下荆州,势必造成蔡氏与刘备的争斗,很大可能会出现兵变,给曹操和孙权留下可乘之机。

    第二,和孙权的谈判还在进行中,现在就夺下荆州的全部,必然得罪孙权,孙权弄不好继续出兵攻打江夏,到时两面受敌,荆州势必难保。

    第三,刘备要占据“人和”,要是这样就拿下荆州,在道义上会被人说成是趁火打劫,影响他的声望。

    可见刘备的算盘打得多精?

    听到刘备和孙权相顾勾结,谋划荆州的事情,曹操也着急了。他本打算消灭乌丸之后,养好了精力在出兵南下,现在这种局势,再不出兵就很难赶在刘备前面了。

    所以曹操即令留守在许都的夏侯惇,带领李典,于禁,领大兵十万攻打新野,剿灭刘备。

    当夏侯惇兵马来到博望坡的时候,突然发现刘备竟然排兵布阵准备和他对峙!夏侯惇很吃惊:行啊!刘备,几年没见长了行市了?你成精了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