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04章 可恶
    刘备军从白水关到雒城,一路之上,大部分敌人都是闻风而降。刘备军偿惯了甜头,所以刘备也认为雒城的守将必然也会如此。

    可惜,当刘备站在城下策反的时候,刘备并没有见到城内的白旗,反而看到的是无数的弓弩与石头。

    刘备怎么也不会想到,刘璋早就提放着他挖墙脚的手段了,这次镇守雒城的是刘璋的亲儿子——刘循。刘璋为了保险起见,把张任等人都安排在雒城辅助刘循共同守城。

    刘备一直认为西蜀无大将,却不曾想这种轻敌思想使他吃了大亏,因为这座城中还有西蜀的最后一位名将,就是刚才我们一直提及的张任。

    别看张任是一路溃败至此的,那是因为前面的关隘的士兵根本就没有战斗的信念,主将都被刘备策反了他们还打什么仗?如今可不一样了,这座城中,每一名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而且都有着誓死报国之心,张任的本领这才发挥了出来。

    张任最善于防守,刘备这下算是遇到了克星,刘备军在城下损兵折将,死尸堆积如山。

    正是一座小小的雒城,是通往成都的唯一去路,也是通往地狱的大门。刘备军入蜀的人马本来就不多,而且很多都是当地收服的川军,忠诚度本身就存在问题,刘备屡攻不克,便出现士兵的叛逃现象;刘璋又终止了供给刘备的军资,眼见粮草一天天的消耗,这一耗就耗了一年之久,刘备心急如焚。

    刘备一着急,便把火气都往他身边的人身上撒,恐怕受气最多的人就是军师庞统。

    后来,刘备又听说曹操派大将钟繇在和张鲁决战,一旦曹操打通汉中,那么北面就完全暴露在曹操铁骑之下,那么唯一能够抵御曹操军队的就剩下了葭萌关,可是那里只有霍峻留守的一百多人,根本不够曹操打牙祭的。

    刘备便给留守荆州的孔明去了一封信,让孔明马上带兵前来解围,当下还是拿下益州要紧,否则就将被困死在这里了。

    听说孔明要来,庞统也坐不住了。“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流传了数年,刘备军甚至是整个中原的人都知道,他庞统和孔明是半斤对八两。可是如今,他在益州寸功未立,还使刘备被困长达一年,如果孔明来了,无论带来多少人马,只要攻克了雒城,世人都会说,卧龙是真龙,而凤雏只不过是浪得虚名而已,现在刘备对他的态度就一日不如一日,到那时自己就更无颜在军中立足了。

    立功心切的庞统急红了双眼,亲自领兵来到雒城之下指挥战斗,由于立功的欲望占据了他的整个大脑,指挥所临近城池过于接近,近到步入了弓箭的射程之内了。

    可怜!庞统大业未成身先死,一支流失正中庞统的胸膛,他死时和周瑜一样,年仅三十六岁。

    对于庞统的死,是刘备万万没有预料到的,他的死时刘备集团的一个重要损失,日后刘备不得不改变战略方针,把孔明留在益州。

    庞统一死,形势对刘备更加不利了,多亏张飞这时候大显身手,他与孔明分路合围雒城,一路之上破关斩将,还义释了老将严颜,并在严颜的帮助下,飞快地攻到了雒城之下,救出了被困多日的刘备。

    雒城最终在孔明,张飞,刘备三面合围之下被攻破了,张任死于金雁桥之上。这样一来,成都再无险可守,只剩下了孤城一座。

    但是刘璋并没有放弃抵抗,他还想垂死挣扎,因为刘璋把希望放在了曹操那边,一旦曹操大败张鲁,刘备就必然会退兵去对付曹操。

    双方相持日久,刘璋的谋士郑度再次向刘璋谏言:“我们可以扒掉城外老百姓的房子,放火烧了城外所有的粮食,给刘备来个坚壁清野。只要刘备粮草不济,必定要退兵,到时我们在杀出城去,必然可以生擒刘备!”

    这个消息被刘备的细作探听到了,刘备很是着急,便问法正有什么对策。

    法正微微一笑说:“主公大可放心,郑度主意虽好,但是刘璋必然不会采纳。”

    果然不出法正所料,刘璋听完郑度的意见,就斥责郑度:“胡扯!我只听说过打仗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没听说为了保全自己祸害百姓的,你这是存心让我落下不义之名啊!”于是,刘璋把郑度削为平民,永不录用。

    刘备知道了这个消息后,高兴得手舞足蹈,遂命令部队加紧攻势,对成都发动最后的总攻。

    也许是上天眷顾刘备,在这个关键时刻,送给了刘备一份大礼。就在刘备对成都发起总攻之时,一个人从汉中前来投奔刘备,正是因为这个人才是刘璋彻底放弃抵抗。这个人就是令曹操割须弃袍的西凉锦马超。

    马超在西凉败于曹操之后,投奔了张鲁,后来听说张鲁有投降曹操的打算,马超便从汉中逃了出来寻找刘备。

    刘备马上拨出一些兵士假扮西凉士兵,让马超带领在成都城下虚张声势。马超的威名在凉州、益州一带极富盛名,都尊称他为“天将军”。他的到来,使刘璋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溃,成都内的官员们也都如惊弓之鸟,纷纷卷铺盖逃跑,有的甚至翻越城墙往下跳,在这种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法正写了一封劝降书送给了刘璋,最终结果刘璋开城投降。

    刘备刚刚夺下成都,便下了一道命令,让他的士兵看见城里什么好就拿什么,喜欢什么就抢什么。对于拿下益州居首功的法正,刘备更是授予他特殊权利和非凡的待遇,让他肆无忌惮的报之前的个人恩怨。这一下,成都的百姓和西蜀的官员们可遭了殃,刘备的原型算是彻底的毕露了!

    对于刘备的这种做法,有了庞统的前车之鉴,他的手下们谁也不敢多嘴,就连孔明也睁一眼闭一眼,假装看不见。只剩下了刚正不阿的赵云敢于对刘备直言不讳。

    赵云声色俱厉地向刘备提出意见,刘备被赵云的当头棒喝算是有些清醒:对啊,天下还没统一呢,该装的还得继续装下去啊!

    于是刘备下令把粮食还给了百姓。但是刘备从此对赵云又有了看法,渐渐疏远了他。日后,加封功臣的时候,大部分有功人员都得到了犒赏,唯有赵云得到的奖励与功劳相差悬殊。在《三国演义》中,我们都知道蜀国有个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而历史上是没有赵云的,这对赵云来说却是很不公平,待赵云死后,后主刘禅才为他追封,彻底的平了反。

    而对于法正,赵云说话也不管用,有些官员背地里找到了孔明,让孔明替他们做主,然而孔明也无法制止,只是好言安慰了一下这些心灵受伤的官员,告诉他们,你们小心点也就是了!

    益州牧刘璋从没说自己是仁义之君,但是他在最危险的时刻想到的却是百姓。

    而刘备整天打着“仁义”的招牌,当他在得势之时,却纵兵抢劫。

    同样是“仁者”,在利益当头,处理的方式却为什么一点也不一样呢?

    刘璋被后人评论为胆小懦弱;刘备却被后人追捧为英雄。这恐怕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原因吧!

    至于刘备拿下益州后,曹操会有什么反应呢?孙权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荆州产权的纠纷

    刘备刚刚拿下成都,屁股还没坐稳呢,债主子就讨上门来了。

    地主孙权早就获悉刘备入蜀的消息。刘备这么轰轰烈烈地攻打益州,又大张旗鼓地从荆州调遣部队,前后历经三年时间,纸里肯定包不住火。

    孙权刚知道刘备入蜀的消息后,确实很生气,还破口大骂刘备是个狡诈的骗子,当初约定好了共同起兵伐蜀,刘备却推三阻四说什么荆州民心不稳不宜出兵,却原来是稳军计,他自己却偷偷摸摸地独吞益州,一点汤都不给东吴留下,着实可恶的紧。

    气急败坏的孙权便欲趁着刘备主力都遣到成都,后方空虚之时出兵偷袭荆州。

    这一行动及时被大都督鲁肃劝住了。

    鲁肃分析:“刘备不会那么傻,孔明虽然调离荆州,但是荆州绝对不会空虚,那里还留守着一个善用水军的大将关羽关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