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09章 错误
    刘备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后来荆州被东吴偷袭,也纯粹是关羽的战略错误造成的,与刘备没有关系,这个后面再讲,暂且不提。

    关羽接到刘备的命令后,马上起兵攻打樊城,但他也考虑到了后方的安危,所以关羽临行前留下了刘备的小舅子糜芳镇守南郡,傅士仁镇守公安,让他们防备着东吴,而自己仅带了不到一半的兵力北上了。

    果然如刘备所料,关羽一出兵,曹操就睡不着觉了,甚至都考虑过迁都的问题,援救樊城那是当务之急。

    曹操便调遣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带着新收的将领庞德领着七路大军来到了荆州地界,解救樊城之围。

    曹操非常清楚,这是一场比拼毅力与智慧的战争,谁撑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他也是咬着后槽牙死扛着呢!并且,曹操毫不留情地斩杀了祸乱军心的杨修,当然了,他杀杨修也有其他政治原因,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

    正当刘备和曹操在阳平关前对峙的时候,荆州战场上又出现了什么状况呢?曹操派的七路大军已经慢慢向荆州逼近了,荆州军事总指挥关羽又将创造什么奇迹呢?

    一场幸运的大雨

    关羽奉刘备之命,出兵攻打樊城。

    樊城的主将是曹操的得力助手,也是最善于攻防结合的曹仁。曹仁害怕樊城有失,早就向曹操申请了救兵。

    没过多久,于禁、庞德就带着七路人马来到了樊城之下。

    于禁,字文则,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懂得水军的将领,曾获曹操“虽古名将,何以加之”的赞语。

    庞德,字令明,原是马超旧部,马超被曹操所败,庞德跟随马超投奔了张鲁。后来马超不够意思,在庞德重病、卧床不起的那段日子,自个儿投奔了刘备,把老庞一人留在了张鲁那。张鲁兵败后,庞德被曹操收降。

    当曹操下命令调动这二人支援曹仁之时,很多谋士都有点不太放心,因为庞德的哥哥与旧主马超都在刘备手下当差,他们都担心庞德会倒戈相向。但是曹操却对庞德非常信任,坚持派他与于禁共同前去对付关羽。

    曹操对庞德的信任,令庞德十分感动。甚至在出发前还发下了“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样恶毒的誓言,还带着一口棺材就出发了。

    于禁的七路大军来至樊城之下,就见樊城被关羽围得水泄不通。

    关羽颇晓兵法,他将樊城和襄阳全部包围,断绝了他们的粮道。曹仁怕樊城有失,投鼠忌器所以不敢出战。

    当于禁大军到来之时,曹仁马上命令他们在樊城十里之外扎营,牵制关羽,威胁他的侧翼,避免关羽攻城。

    关羽不听那一套,只要有敌人,就必须要赶尽杀绝。所以关羽第一时间就带领着军队来应战于禁。

    庞德见关羽出战,便自告奋勇应战关羽。好一个庞德,果真是英勇异常,不仅刀法出众,弓马也娴熟,凑巧关羽和庞德的性格又很相似,俩人都十分要强还谁都不服输,这俩犟头是谁也不服谁,俩人在樊城之下打了几天几夜,始终是未分胜负。

    后来,庞德在指挥战斗时,偷偷地拉弓放箭,瞄准了正在浴血奋战的关羽,“嗖”的一箭射向关羽的头颈,多亏关羽临战经验丰富,脑袋及时向右一偏,没有射中要害,不过箭也射中了关羽的额头。

    关羽伤重,昏厥了过去,其他将领只好命令退兵,这第一回合算是庞德出尽了风头。

    关羽退回本阵之后,对庞德恨的是咬牙切齿,任谁劝也不听,非要报仇雪恨不可。不顾众人的反对,拔出宝剑就闯出了大帐。

    当关羽刚出大帐之后,一阵凉风把他吹的打了一个激灵,关羽马上清醒了,站住了脚步。这个时候,其他的将领才追了出来,他们就看见关羽站在门口一动也不动,静静的思考着什么,众将都面面相觑,便都围了过去,他们担心关羽冲动,容易耽误大事。

    没想到,关羽哈哈大笑,没等众人相劝,就扭头返回了大帐。

    关羽马上命令所有的士兵,解除樊城的包围圈,全部登上战船,不许出战,等待命令。

    众人疑惑不解:难道关羽的脑子被射出毛病来了?便询问关羽,为什么要下这个古怪的命令呢?

    关羽自豪地说:“我在荆州呆了十年,对于这里的气候、地形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现在是秋天,正是多雨的季节,刚才我见刮起了大风,就推论这几日之内必然会天降暴雨。只要一下大雨,必然会洪水暴涨,发生泥石流这样的灾害。于禁他们却不了解,他们扎营的地方凑巧又地势偏低,必然会被洪水淹没。这真是天助我也啊!”

    众人才恍然大悟,都伸出大拇指称赞关羽神机妙算,好比神仙下凡。

    果然不出关羽所料,没过多久,大雨从天而降,足足地下了好几天,水位一下子增高了五六丈,俗话说水火无情,洪水疯狂式地就往下游灌去。

    下游就是于禁的七路大军,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准备,很多人都是睡梦中就被大水冲走了,全军被淹死的不计其数,剩余的士兵们纷纷地往附近的一个河堤上逃去。由于河堤窄小,没办法容纳这么多人,所以很多人都被浸泡在水里苦苦挣扎,就连总指挥于禁也成了落汤鸡。

    而关羽却非常悠闲自得地开着战船来到了于禁面前。于禁见大势已去,只好俯首称臣,屈膝投降了。

    关羽的目标不是于禁,关羽仍然在巡视,终于在河堤之上发现了射伤他的庞德。

    关羽马上命令部队包围河堤,并让于禁前去喊话,让庞德缴枪投降。

    没想到庞德誓死反抗,组织躲在河堤上的士兵往关羽的大船上射箭。关羽一看庞德到这个时候了还不含糊,就下命令要生擒庞德,然后就命令部队向敌人展开进攻。

    双方在河面之上互发弓箭,关羽的士兵们都躲在战船之上,有掩体保护,而曹军却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所以死伤极其严重。庞德的部下董衡与董超见势不妙就放弃了抵抗,准备投降,却被庞德手起刀落,斩落水中,其他士兵见此情景,都不敢怯战,卯足了劲顽强抵抗。

    最终,曹军的弓箭慢慢地都射完了,士兵们也死伤殆尽,就剩下庞德和手下的五六名军官了。庞德见势不妙,马上抢夺了一艘小船,向樊城逃窜。

    不想,这艘小船是关羽有意留给庞德的,事先就做过了手脚。庞德划船划了几丈远之后,船就慢慢地往下沉。自幼生活在西凉的庞德根本就不识水性,小船一翻,就跌落在了水中,他死死地抱着甲板一动也不动,最终被关羽生擒活拿。

    关羽得胜之后,非常地得意,便问庞德是否愿意投降?没想到庞德破口大骂,终于把关羽惹急了,下令处死了庞德。

    这一场大战由清晨一直杀到了黄昏,关羽凭借着这场大雨取得了胜利,消灭了曹操的七路大军,俘虏了于禁,斩杀了庞德,自此关羽声名大振,一时间威震华夏。

    当刘备的事业蒸蒸日上,关羽的盛名响彻云霄之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转变呢?这场大雨使关羽名利双收,但是会不会产生副作用呢?战略方向的错误

    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名声大振。甚至孙权也亲自提笔向关羽发来贺词。

    孙权在庆祝关羽胜利的同时,也顺便向关羽提亲。信中言道:近闻君侯膝下有一爱女,巾帼不让须眉,我有一犬子对令爱十分仰慕,我欲与将军结为亲家,使孙刘两家永为秦晋之好,不知君侯可曾愿意?

    孙权已经写得很客气了,谁知关羽的眉毛都是倒长着的,眼光也是往上挑着的,一时得意的关羽不屑一顾的说道:“既然你家的是“犬子”,那怎么还配得上我的“虎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