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08章 安危
    张飞胜利后,刘备也不甘寂寞,亲自领兵来到阳平关前,并派出十路人马展开夜袭。

    这次张郃学了乖,小心地提防了刘备,他亲自指挥部队作战,经过一夜的厮杀,刘备军没能占到一点儿便宜。

    镇守阳平关的总兵是夏侯渊,他担心张郃有失,便亲自领兵支援,双方你来我往,在阳平关前展开了一张激烈的血战。

    夏侯渊不愧为世间名将,曹操的得力助手。在他的指挥下,刘备在阳平关前损兵折将,西蜀中很多的名将如雷铜、吴兰等人相继战败阵亡。

    刘备被杀红了眼,不惜老本,从成都源源不断地调兵遣将,双方一直在这里僵持了将近一年,但是阳平关仍然没有被攻克。

    后来,法正想到了破敌之计。他建议刘备,既然阳平关这么难打,我们就翻过前面的定军山绕过去,切断他的补给线。

    刘备听取法正的策略,抢先夺取了定军山,并且依山扎营。

    夏侯渊得知刘备夺下了定军山,便和张郃商议,二人兵分两路,在刘备左右两边扎下大营,互为掎角之势,跟刘备争取地势,防止刘备偷袭背后。

    这一下,正好中了法正设下的圈套。

    到了晚上,在法正的指挥下,刘备军发动夜袭,首先攻打张郃的左路军,一边打一边放火焚烧他们的防御工事。夏侯渊在右边见张郃那边火势冲天,非常担心张郃遭到刘备的包围,便亲自带兵前去营救。

    队伍刚走到一半,就陷入了法正提前设置好的鹿角阵中,夏侯渊被蜀军的机关埋伏困住,阵型大乱。就在这时,定军山上冲下一支人马,领头之人正是老将军黄忠,夏侯渊马上就明白了自己中了敌人的“围点打援”之计,忙指挥部队后撤,但是为时已晚,蜀军已把夏侯渊部团团包围,经过一夜的厮杀,夏侯渊死在乱军之中。

    夏侯渊一死,张郃也就放弃了营寨,一路溃退。刘备也就顺势杀入了阳平关。

    在夏侯渊死后,他的司马郭淮推举张郃为临时统帅。张郃见失去了天险阳平关,恐怕难以抵御刘备军,便下令暂时退守广石,并向曹操报告了这里的情况,并希望曹操早派援军。

    曹操得知夏侯渊阵亡,悲痛不已。曹操很担心,如果让刘备夺下汉中,他随时都会从汉中出兵,汉中距离长安那么近,到时候就必须回防,那样荆州就会空虚,所以夺回汉中,是曹操当前必须要做的大事。

    刘备占据了阳平关,底气也足了,当他知道曹操要亲来的消息后,刘备自信满满地说:“哼,你现在来太晚啦!汉中必为我所得!”

    刘备真的是成长起来了,从当初的恐曹症到现在的豪言壮语,看来刘备的翅膀是真的硬了!

    那么刘备和曹操这对冤家在阳平关前将会以哪种方式决战呢?战争的结果到底谁胜谁负呢?

    比拼消耗的战争

    刘备实力虽然比以前壮大了,但是他对曹操这个可怕的对手多少还是心存芥蒂的。

    以刘备下令依托阳平关天险之势,不与曹操争锋。要和曹操来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这一拼,就拼了半年。刘备利用阳平关之有利地形,任曹操在关外如何讨敌骂阵,刘备就是不出来。

    这场战争拼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消耗,拼的是后勤。

    刘备知道,曹操的军队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和曹操硬碰硬,他还不具备这个实力。而曹操远征至此,粮食却难以运输,只要把曹操拖垮,那时汉中就将不战而得。

    汉中这个地方,山路崎岖难行,部队补给困难。而曹操又实行的是“屯田制”,所谓“屯田制”就是曹操军队的士兵们在和平之时,自己开垦种地,自给自足;当战争之时,士兵们就扔掉锄头拿起刀枪。

    那么当部队都被曹操调来汉中后,后方的军屯就无人种植了。曹操本想在汉中这里扎根,但是这地方又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建立农场与养殖基地,所以屯田制在这里根本就没有办法实施。

    所以刘备料定曹操早晚必会因弹尽粮绝而退兵。

    刘备的想法是没错的,但有一点,刘备要死磕曹操必须得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自己的储备要比曹操雄厚的多。

    然而,刘备却忽略了。刘备认为,益州是孔明在《隆中对》中提到的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富,刘璋又喜好积攒,后勤补给一定没问题。

    但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自从刘备入蜀后,他在葭萌关找刘璋要这个要那个,后来刘备又调头讨伐刘璋,在雒城、成都包围了将近两年的时间。益州拿下后,刘备又率领军队出兵荆州,在公安打了一个来回,又奔向汉中打了一年。所以国库的钱粮已被挥霍的所剩无几。

    刘备守阳平关大约三万余人,就算每人每天只吃一斤粮食,每日也要消耗三万斤。但是别忘了,这只是战斗部队所消耗的数量,还有给阳平关输送粮食的军队呢?他们不是机器人,在路途中也是要吃喝的,这样算起来,刘备每日至少也要消耗六万斤粮食。

    反观人家曹操,曹操的家大业大,有的是骡马,虽然在阳平关前驻扎很久,但竟然好像什么事都没有。

    这下轮到刘备着急了,自己定下的战略反而成为自己最大的隐患,曹操再不退兵,自己这里就要坚持不住了,怎么办呢?

    劫粮道?估计不行!曹操用兵最擅长的就是劫粮道,他既然擅长这个,就必然会在这方面下极大的功夫,如果冒然去烧曹操的粮草,多半会被曹操围困。

    也就老将军黄忠不信这个邪!有一次,他见曹军在北山之下运了数千袋的粮草,两眼冒出了绿光,便向刘备请示去劫粮,刘备也想试试这种方法行不行得通,便嘱咐黄忠万莫轻进,先突击一下试试,并和黄忠约好了时间,让他在规定时间内必须要返回。

    黄忠便率部下冲了过去,结果中了曹操的埋伏。多亏赵云前来支援,一次又一次的杀入敌营营救黄忠,就在赵云救下黄忠之时,曹军趁势攻向蜀军的营寨,沔阳长张翼急忙命令关闭寨门,但是始终挡不住曹军的攻势,赵云索性命令将营门大开,并命令所有的士兵偃旗息鼓。曹军见状,怀疑蜀军设伏,便没敢造次,悄悄向后退去,这时,赵云命令鸣击战鼓,并向曹军发射强弓硬弩,曹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士兵们相互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后来刘备听说这件事之后,还特意表扬的赵云,并说了一句令赵云粉丝十分激动的话:“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虽说这次劫粮有惊无险,可是无法截断曹操的粮草又有什么办法呢?

    最后刘备想了一个比较绝的方式,就是迫使曹操两路用兵,双重消耗,加大曹操的消耗力度。

    于是,刘备命令在荆州的关羽,带兵去攻打樊城。樊城距离许都比较近,曹操为了打汉中,后方城池的部队就抽空了,关羽只要打下樊城,许都就濒临告急。

    到那时,曹操必然会派兵支援樊城,只要曹操一出兵,就会增大他消耗的力度,刘备的战略目的也就算达到了。

    可是刘备万万没有想到,就是他的这道命令,却把关羽推向了鬼门关。

    也许有些人会误以为刘备担心关羽在荆州一头做大,会尾大不掉才故意命他去攻打樊城,个人认为这种推论毫无道理,因为刘备断不会以荆州的安危做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