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13章 求情
    刘备明知现在伐吴是最不恰当的时机,为什么仍然一意孤行要出兵呢?蜀中为什么会产生动荡呢?孔明为何此时病倒呢?

    骑虎难下的决策

    刘备称帝后宣布的第一条命令就是兴兵讨吴,其实刘备不是不知道他的这个决定很不合时宜,只是他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上集说过,荆州的一些旧部以及关羽的家人都期盼着早日打回家乡,都期盼着早日和家人团聚,都期盼着早日为关羽报仇。他们整天在军中哭天抹泪、游行抗议,逼得刘备没有办法。

    最令刘备头痛的就是他的三兄弟张飞,这家伙脾气暴躁,而且嗓门也大,他和关羽的感情最为深厚,由他带头整天向刘备去闹,刘备只能先安抚他们。

    在情急之下,刘备只好运用缓兵之计,让张飞先去做准备伐吴的准备工作,以拖延时间。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刘备称帝的事情也忙乎完了,荆州旧部以及张飞便对刘备旧事重提。刘备没有办法,只能站出来先表个态度。

    没想到,刘备刚刚一提要伐吴的计划,立即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针对伐吴的计划,蜀中有支持的必然也会有反对的!

    站在反对立场的又分为两种人。一种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分析战争的危险性后站出来的,这其中代表人物就是赵云。

    赵云虽然最近不太受刘备的待见,但秉性刚正的他为了蜀国的前途,为了蜀国的命运,仍然冒死进谏。

    赵云说的很直接,他说:“国贼乃曹氏一族,魏国仍然强大我们很多,我们既然打着大汉的旗号,就应该去兴兵讨魏。如今却为了报仇而伐吴,这是弃大义而不顾。近几年,将士们连年征战,国立空虚,实在不易这个时候劳师远征,我们应该与孙权主动和好,共同抗魏才是正道。”

    另一种人是益州当地的士族。他们都想过太平年,谁愿意大老远的跑荆州去浴血奋战?谁不愿意躲在家里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所以这群人对于刘备要伐吴也表示坚决的抗议!

    荆州旧部与益州士族针锋相对,双方剑拔弩张,谁也不肯相让,弄得刘备左右为难。

    而最能控制这种局面的丞相孔明,却耍起了猾头,躲在家里称病不出了。

    其实孔明很了解刘备的心理,刘备是很想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的,如果这个时候他出面支持刘备出兵,虽然能够明哲保身,但却把蜀国推向了风口浪尖,也许将来会成为蜀国的罪人;可如果反对刘备出兵,又如何安抚关羽家人以及荆州旧部以及刘备受伤的心灵?

    所以干脆,孔明躲在家里看哈哈,无论刘备下什么决策,都与自己无关。

    法正死了,关羽死了,孔明歇了,再也没有人替刘备分忧了。

    就在刘备最需要安慰的时候,突然又传了一个新的噩耗。张飞也死了。

    由于张飞脾气暴躁,他为给关羽报仇心切,整天喝闷酒,脾气上来又犯了鞭笞士卒的老毛病,最终把士兵们惹急了。

    一天晚上,他的手下将领范疆张达暗杀了张飞,他们连夜逃往了东吴,将首级送给了孙权做见面礼。

    刘备当时听到张飞的都督从阆中奔到成都报信时,刘备就情不自禁的脱口说道:“哎!张飞死了!”

    刘备怎么能够预言出张飞要死呢?张飞喜好鞭挞士卒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被手下所害呢?

    当时张飞在阆中,他和刘备商量好到江州回合共同进兵。由于张飞在汉中之役时带领的大多都是蜀中的降兵,益州兵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战争,早已疲惫不堪,更何况在汉中刘备打消耗战这么久,军饷一直在拖欠,士兵们满腹怨气,也就都消极怠工。

    偏偏他们的上司张飞又赶着给关羽报仇,看见不卖力干活的士兵们就会用皮鞭招呼。士兵们本来就满腹怨气,可是以前打人最起码你还能发下来军饷,为了能养家糊口士兵们也就咬牙忍着了。可如今你没钱,还这么变本加厉的加大刑法力度,士兵们不造反才怪呢!

    刘备早就提醒过张飞,让他改正这个恶习,尤其这个关键时候,千万别闹出兵变,可惜张飞当成了耳旁风,终于自食了恶果。

    还未开战,就损失一员上将,这是很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刘备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张飞的死,他和孙权的矛盾又进一步升级了。这一下仍谁也拦不住刘备出兵伐吴了。

    刘备首先派出特使向曹丕表示友好,防止他伐吴期间魏国在背后骚扰,他只能把尊严暂时放下,与魏国苟且求和。

    没想到,曹丕直接斩杀了刘备的外交使臣。刘备无奈,只好在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强令出兵了。

    那么刘备出兵都带了什么人呢?

    我们先看看刘备的班底:伐吴的先锋是吴班、冯习以及张南。冯习、张南都是随刘备从荆州入蜀的将领。只有吴班一人是益州本地人,吴班的兄长叫吴懿,吴懿是在葭萌关前挖墙脚挖来的人才,他们兄弟在刘备伐蜀时抢先打开了城门迎接刘备,使刘备很顺利地通过了他们防守的关隘,后来吴懿的妹妹嫁给了刘备,现在是是蜀国的皇后了。

    我们可以看出,刘备这次伐吴的主力几乎是清一色的荆州旧部,以及一些忠诚的亲属。刘备就选人问题上早就做了一番精心的部署。

    第一,这次伐吴的主力只能是荆州兵以及荆州的旧部官员。只有用这些人,他们才不会计较军饷的多少,他们才会死心塌地地卖命在阵前厮杀。

    其次,益州是大本营,必须要保证益州的安全,所以刘备留下了孔明坐镇成都并辅佐幼主刘禅处理益州的政务;又派马超防御羌人的骚扰;刘备还担心他出征之后,由于荆州的旧部都被抽调到前线,益州士族很可能会乘乱造反,所以他还留下了赵云等一班骨干留守后方钳制益州士族。

    把这群人都留下了看家,那么刘备的队伍中就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没有名将!

    那么刘备只好挑选了益州的军事家黄权随他一同出战,并让他督帅江北军防卫魏国。又命令陈到督帅刘备建立的特种军“白毦军”断后防备不测。然后匆匆忙忙地就踏上了伐吴的征程。

    陈到,字叔至。也许很多人都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三国演义》中根本没有这个人,而陈到却是在历史中仅次于赵云的一员虎将,也是刘备精心打造的特种部队白毦军首领,后面我们将提到他的一些个人传奇。刘备命令他断后,估计刘备也猜测到此次出兵是凶多吉少了。

    而东吴方面,也不愿意再继续与刘备开战,所以孙权一方面派出使臣向刘备和好,另一方面又向魏国称臣。希望刘备能好自为之,自动放弃这场无谓的战争。

    曹丕听说孙权有困难,便落井下石要求孙权把他的儿子孙登送到魏国来当人质,只有这样,他才会出兵相助。孙权当然不会这么傻,如果这样做就永远受制于人了,所以孙权只能把希望放在刘备那边,他便派到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出面向刘备求情。

    诸葛瑾致书给刘备,新书言到:“吴侯夺取荆州只不过是收回我们自己的土地,并没有想侵略你们的国家,对于关羽的死,我们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我仍然希望您能顾全大局,毕竟关羽事小,国家事大。希望您能分析轻重,权衡利弊,荆州与天下哪个应该放在第一位,想必您应该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