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戏侃三国 > 第236章 从长计议
    姜维尽起二十万,攻打洮阳。果然在蜀军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夏侯霸率先去找姜维问问为啥走这么非主流的路线。姜维说这个城虽然啥也没有,但是打下来一可以出其不意,二可以囤积从汉中运来的粮食,三来这个城可以守得住,不像以前那样失败了就丧失所有已经占领的土地。四来此地可以连接羌胡,必要的时候羌胡或许是一支奇兵。

    夏侯霸一琢磨,在理!不是先锋廖化摁在汉中了吗?夏侯霸自告奋勇当了先锋,攻打看似一碰就破的洮阳城。姜维反人类的战略路线把魏军也给蒙了。司马望料定姜维这是在佯攻,蜀军主力一定会攻打祁山。但是魏军中还有一个邓艾。邓艾和姜维作战,就像一个人左手跟右手下棋。互相的战略意图都摸得透透的。所以当司马望觉得姜维会攻打祁山的时候,邓艾忽然发现小小的洮阳城对魏国用处不大,对蜀国来说战略意义太重大了。于是邓艾留下师纂带着少量兵马镇守祁山,魏军主力全部调往洮阳布防。司马望负责镇守洮阳,邓艾负责埋伏在侯河城截断姜维的退路。

    魏军的一系列动作蜀军毫不知情,所以当夏侯霸到达洮阳城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座大门敞开的空城。想当初司马懿面对空城的时候,选择了掉头就走,所以一直遭人耻笑。夏侯霸面对空城的时候,选择了闷头就进,所以丢掉了性命。

    夏侯霸中了司马望的埋伏,被乱箭射成了海胆。等到姜维杀到战退司马望,蜀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夏侯霸对于蜀国来说,那意义仅次于姜维。且不说夏侯霸智勇双全,是蜀军的二号人物。但说夏侯霸的身份就够唬人的。那是张飞的小舅子,皇后的舅舅,当然也是皇上的舅舅。就这样一位皇亲国戚阵亡,蜀军军心浮动,信心大减。当晚邓艾的伏兵杀出,蜀军又大败一场。姜维迅速激励士气,说魏军主力都在这,干掉他们就是最终的胜利。于是姜维重整旗鼓,再度与魏军作战。

    这时候老将张翼献计,说魏军主力都在这,祁山一定空虚。于是张翼和姜维商议,姜维继续和邓艾周旋,张翼趁机偷袭祁山。

    邓艾对姜维的反常举动开始了思索。按说刚刚经历一场大败,没理由继续进攻。不对,蜀军肯定要偷袭祁山。假如是那样的话,师纂无论是兵力还是智力都不堪蜀军一击。于是邓艾亲自耀武扬威的巡视蜀军大营周围,然后让邓忠把守大寨,自己偷偷带兵溜去了祁山。

    邓艾巡视蜀军大营的行为被姜维读懂了。于是派傅佥把守大寨,自己带兵去支援祁山。祁山这回可热闹了,师纂好好呆着,忽然收到了张翼的猛烈攻击。张翼算是老兵油子了,抽师纂这样的新人还不在话下,眼看师纂要完蛋的时候。邓艾的大军赶到,张翼变成了腹背受敌,情况急转直下。正当张翼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姜维带兵杀到,邓艾又变成了腹背受敌。而师纂被摁回去乖乖挨揍。邓艾大败,带着残兵退到师纂的大寨死守。

    这一战就好比师纂在祁山睡觉,结果张翼过来就是一顿暴打。突然间邓艾杀到,和师纂又把张翼摁在地上暴打。这时候姜维杀到,从邓艾背后猛踹了两脚。张翼爬起来摁着师纂接着打。最后师纂和邓艾战败,躲起来不敢见人。

    这一回邓艾可玩大了,邓忠和司马望能不能打败傅佥是个未知数。毕竟双方僵持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而祁山这边师纂和邓艾带的这仨瓜俩枣,肯定不是姜维和张翼的对手。

    这要是真玩起命来,邓艾阵亡的可能性极大。如若是这样,关中震动,姜维至少可以把战线推进到咸阳。到时候魏国能与姜维比划比划的,只有司马昭的秘密武器钟会。

    钟会带兵的时间被黄皓给往后推迟了。因为成都那边,黄皓发现姜维立功太容易了,看来魏国不怎么样嘛。满朝文武当中,出了回家养病的,各大政要基本上都是黄皓的人。因此黄皓认定能对自己进行威胁的只有这位大将军姜维。现在姜维是没空搭理他,万一姜维立了不世之功,封个丞相也是很有可能的嘛。到时候手握重兵的姜维要是和黄皓叫板,黄皓必死无疑,毕竟黄皓不是十常侍,手里没兵。

    既然没兵,黄皓就想掌兵。在黄皓门下,有一个叫阎宇的人。这个人官拜右将军,是黄皓的铁杆。阎宇会不会骑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很会拍马。所以能在一没出身,二没战功的情况下一路做到了右将军。黄皓判断魏军不堪一击,就劝刘禅废掉姜维,让阎宇代替姜维立功,哦不,是北伐。

    刘禅觉得无所谓,谁北伐不是北伐啊。于是下诏召回姜维。姜维正准备灭了邓艾,结果朝廷一天发来了三道诏书召回姜维。虽然比不上岳飞一天十二道金牌,但是姜维判断成都出大事了。是有人造反?吴国入寇?皇上病重?姜维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不能怠慢。因此姜维放弃了祁山阵地,快速撤回成都。

    这一仗差点吓死了邓艾。所以直到姜维撤走,邓艾都不敢出去象征性的追一下。但是这时候成都那边又有变化了。

    阎宇和黄皓这时候打听到魏国的邓艾是个智勇双全的猛将,除了姜维谁也制不住他。就算是姜维,也不能轻松的制住他。黄皓一盘算,要不这事就算了吧。所以姜维被召回之后就没下文了。

    到底姜维被召回之后暗含了哪些玄机

    告状,当然这里指的是非法律诉讼的告状,其实是非常有技巧的。做得好好呢,会被称为打小报告。生活中打小报告是我们不可避免的一种经历。或者是兄弟姐妹在父母面前告状,或者是同学在老师那里打小报告,再或者是同事在上司面前告黑状。虽然这种行为让人不齿,但是我们发现家庭中擅长此道的兄弟姐妹是家长最宠爱的孩子,学校里这事干的漂亮的能当班干部,职场上精于此道的能升职加薪推卸责任。可见这个事情不容易做,能干好的没几个。

    显然在蜀汉朝廷上,玩这个黄皓能甩出姜维十八条街。姜维火急火燎的从前线回到成都,结果发现皇上一连十日不朝,也不召见他。姜维很费解,知道碰见了郤正,这才知道了是黄皓搞的鬼。

    姜维怒不可遏,眼看就要灭了邓艾,居然被黄皓搅合了。谁也不能理解姜维是怎么顶住夏侯霸阵亡的压力,如何沉着冷静的分析到位邓艾的意图,还得亲冒矢石击败魏军。眼看就要干掉邓艾,结果镜花水月一场空。比我们打游戏不存档而停电,我写帖子没保存而电脑蓝屏还让人悲愤。诸葛亮在他那二十四篇兵书中没写怎么搞政治斗争,因此用兵如神的姜维在政治斗争方面非常的小白。听完郤正的话,姜维当即就要进宫杀黄皓。郤正赶紧拦住他,疯了吗难道?这样进攻去杀皇帝近侍,那就是谋反啊。姜维谋反就要被处斩,假如是这样,那蜀国真的就完蛋了。姜维一琢磨也是这么个事,于是打道回府,从长计议。

    对于诛杀宦官,姜维可参考的例子还真不多。同样是大将军,窦武、何进都是失败的典型,不足以参考。往近了说,杀太监最雷厉风行的就是姜维的师傅诸葛亮。但是诸葛亮的手段不可复制,因为他老人家杀尽了刘禅身边的大太监,刘禅连个屁都不敢放。万一姜维这么做,且不说成功不了,就算他带兵这么干了,那他也死到临头了。在大将军府思考多时的姜维,只好硬着头皮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技能去对付黄皓,那就是去告状。

    告状这事对于姜维来说,显然比打仗难多了。姜维联合了几个反对黄皓的人,进宫去告状。那么对于刘禅来说,姜维和黄皓谁更重要呢?刘禅又不傻,当然知道姜维更重要,所以刘禅封姜维当大将军。黄皓就是他手下的一条狗,犯不着因为一条狗来跟姜维翻脸。然而姜维从入宫那一刻起,就显出了自己在政治斗争方面的稚嫩和黄皓的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