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大明:开局卖烧饼,朱元璋求我当皇帝 > 第三百三十七章 无底线的人
    大明时期的村庄,和后世村庄完全不一样。

    朱环前世也看过不少古装剧,那电视剧里的古代村庄都是青烟缕缕,青石板的小路,加上那错落有致的木房子。

    给人的感觉就有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

    画面很唯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但是,那样的房子,真的只是在电视剧中出现。

    在大明,此时朱环走进村庄,那脚下是泥泞的黄泥巴土路,进入眼帘的也都是以茅草屋为主的房子。

    一间茅草屋,外面围上一圈篱笆,不时有一双眼睛从茅草屋的窗户上露了出来,看到朱环在打量他,连忙将头缩了回去。

    “大孙,不要随便乱看,这些都是农户的女人或者是农户家的女娃!”

    朱元璋朝着朱环解释道。

    “啊,她们为啥待在家里,不出门呢?”

    朱环不明白,为啥这些女人都待在家里,不出门的?

    “她们怎么出门,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开始去田间劳作了,家里唯一的一条裤子都被穿走了。”

    “你让她们这些女人都不穿衣服裤子跑出来么?”

    朱元璋说的理所当然,但是朱环心中还是为之一震。

    今天来到这京师附近的淳安县,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已经让朱环十分震惊了。

    但是没想到,来到这村子,朱环再一次被惊到了。

    “难道,难道这些人家里就只有一条裤子么?”

    朱环看着有些农夫家里摆着的一些蚕宝宝,指着问道:“他们不是纺纱么,咱大明老百姓不都是男耕女织么,他们纺纱不就有衣服裤子穿了么?”

    “这纺纱一天能出多少布,弄上三个月,能做一条裤子都不错了,有这个功夫,还不如直接纺纱去卖钱,这样还能补贴家用呢!”

    朱元璋说道:“你别以为这些女人不穿裤子就在家里躺着,她们此时估计就在织布,只是她们没穿裤子,咱不好进去而已!”

    朱环深吸一口气,不敢再看这些茅草屋,低着头跟着朱元璋继续往村子里面走去。

    这处村庄听老爷子说叫做桃坪村,这村子里最大的一户人家姓糜。

    兵部左侍郎糜香就是这个村子里出来的。

    而这个村子,由于冬天的大雪,不少茅草屋倒塌了,导致因此冻死了好几户人家。

    “这天灾,的确是让百姓不好过日子!”

    朱环听闻这些后,有些感慨道。

    他只感觉到这些百姓很可怜,却没有想到别的。

    “哼,大孙子,你就太稚嫩了!”

    朱元璋听到朱环的感慨,说道。

    “怎么,这里面也还有一些门道么?”

    此时朱环因为跟着老爷子批阅了不少奏疏,所以已经明白,很多看起来合理的事情,其实内部蕴含着不合理。

    相反,某些看起来很奇葩的事情,却是百姓无奈之举!

    所以,他现在已经不再固执了,既然老爷子话里有话,那肯定有问题的。

    “咱大明的百姓虽然穷,但是不傻!”

    果然,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这大明的百姓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盖茅草屋的本事,难道连这一点点大雪都扛不住!”

    朱元璋指着这些茅草屋说道:“咱小时候,咱爹妈就盖茅草屋的,咱那老爹也给别人家盖过茅草屋,咱小时候就是光着屁股在茅草屋长大的!”

    “这茅草屋虽然简陋,但是却扛得住大风刮,也抗得过大雪,除非是地震,洪水,要不然这茅草屋轻易不会倒塌!”

    “老爷子,你这么说,这茅草屋难道?”

    朱环不寒而栗,他想起四个字!

    发国难财!

    难不成是这个!

    “哼,这事情,锦衣卫还在查,但是今天咱带你来,是看点别的东西!”

    朱元璋说着,已经走到一个木质结构的房子面前。

    这房子修建的还不错,和长安街上的那些大户人家的庭院没多大区别了。

    只是修建在乡里而已。

    而在这庭院里,不时有几名百姓走了出来,他们手里拿着几串铜钱,出门时还在数着。

    只是朱环发现,当他们拿着钱从这宅院里走远,就看到有几个女人带着小孩走了上来。

    这些女人一个个脸上还挂着泪痕,似乎刚刚哭过。

    而这几名男子将钱递给女人,脸上似乎也没有喜色。

    “这是怎么了?”

    朱环看着这些百姓,疑惑的问道。

    老爷子这次却也没有再让朱环猜了,而是直接解释道。

    “大孙子,你还记得咱们聊过王朝周期律吧,你和咱说过四个字,土地兼并,你还记得么!”

    “记得!”

    朱环点了点头,然后突然明悟了。

    “你是说,这些百姓他们的土地被这大户人家收了?”

    “不错,就是这样,他们都是因为大雪没了房子的,但是这些农户又有什么,只有土地,所以他们把咱皇帝分给他们的土地又抵押了回去。”

    “换来这些钱财,然后拿来重新盖房子!”

    “只不过,这房子盖好了却没有自己的田,今后虽然还在种地,但是那块土地却成为了这户宅院乡绅的土地了。”

    “他们除了要缴纳朝廷分下来的税赋以外,还要将收成的大部分交给这宅院的主人,自己剩下那一点点钱粮,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那怎么办?”

    朱环问道。

    “怎么办!”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粮食不够就去找这宅院的乡绅借,借高利贷,你知道九出十三归么?”

    “就是地主借给百姓一百块钱,到百姓手里只有九十块钱,然后百姓还回去要还一百三十个钱!”

    “这就是九出十三归!”

    “百姓没了土地,只能种地主的田,地主的田里的粮食分到他手里,根本不够吃,就去借钱,借了钱越借越多无力偿还,就把媳妇女儿卖给这些地主。”

    “地主拿来当小妾佣人使唤,玩腻了卖到青楼去,那些青楼里的女人,就是这么来的!”

    朱元璋说到这里,停了下来,似乎是在压制自己的内心的愤怒。

    他继续平静的说道。

    “还有,你明白什么初夜权么,还有民间有摔头胎的习惯,你知道么?”

    “大孙,这些你都不知道,但是这些事情,都在这村子里发生着,而且因为这场大雪,今后还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