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515章 魏国太子监国事
    孙尚香听完曹植的夸奖,接着便是无奈地说道:

    “夫君,其实奴家真心盼望早点儿天下太平,这样你就不必再天天劳心劳力思考临敌应变之策了。”

    曹植心想:等到曹操被封为魏王,自己距离继承曹操的位置也就更近一步了。

    “小娘子,我觉得你的担心很快就可以完全消失不见的!”

    曹植露出自信满满的样子,当即令孙尚香来了好奇。

    “夫君,你为何会这样讲呢?”

    曹植说道:“小娘子,因为我父亲很快就成为魏王了,而为夫的身份也将会起到新的变化。”

    孙尚香却是特别认真地提醒道:

    “夫君,虽说新的身份可以给你带来新的好处,但是这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你可要摆正自己才好!”

    曹植笑了。

    “放心吧,为夫知道怎么做的!”

    孙尚香又一次充当起曹植的监督者,觉得曹植在她的身边时间太久,马上催促曹植离开。

    曹植确实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

    曹操就要成为魏王了。

    此前魏公的行头就得改头换面。

    成为魏王的话,曹操的封地将会更多一些,到时候作为魏国的新领地,那些新纳入版图的地方是需要重新修整的。

    曹植希望曹操一把年纪了,该娱耳娱目的时候,就应该给曹操创造条件。

    因为魏国建造得更好的话,将来曹植继承了曹操的位置,那就不必过多地费心思了。

    对于让汉献帝赐下封爵的事情,曹操表面上很从容,但曹植与曹操进行交流的时候,却可以感觉到曹操很着急。

    曹操不止一次地向曹植说,他戎马半生,能够成为周文王就心满意足了。

    言下之意,是希望曹植将来撑起曹家以后去继续曹操未竞的事业。

    曹植本来就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在得到曹操的特别吩咐以后,曹植当然是顺着曹操的意思答应下来。

    汉献帝三下诏书,派人来魏公国宣旨。

    诏书所写的内容一次比一次有诚意。

    因为曹操屡次上表辞谢,也说得极有诚意。

    这样君臣往来打太极,还有旁边的一些文武百官在推波助澜。

    曹植也是十分认真地向曹操学习相关的逊谢程序。

    因为曹植预感自己将来就会用到的。

    直到第三次诏书下来,汉献帝把曹操的功绩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还有文武百官联名劝进表送到曹操这里来。

    曹操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汉献帝的要求,接受了封赠。

    经过这一番做作,天下人只会归美于曹操,觉得曹操本来无意于增加封地成为魏王的,也就是因为汉献帝主动提出,曹操迫于无奈才接受了这样的封赠。

    事实上一切都是以曹操的意志为主导。

    曹操在北方邺城里享受提升爵位的开心,孙权、刘备却在南方开始多出摩擦来。

    曹植感觉不能够放任这等事情继续发展下去,好几次向曹操请求要亲自去南方再主持大局。

    曹操却拒绝了曹植的要求。

    因为曹操在接受封王以后,便是感觉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多年积累下来的旧毛病,就跟讨债一样不断地发作,让曹操身体每况愈下。

    所以曹操想要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多享受天伦之乐。

    他还想要趁着自己手能动口能说,要将自己来不及传授给曹植的各种经验通通传授给曹植。

    万一曹植离开邺城去往南方,而曹操忽然间撒手离开人间,那一切都来不及了。

    目前曹植的身份是魏王国的太子。

    曹操对魏王国的事情甚少亲自打理,而是让曹植以王太子的身份监国办事。

    曹操的身体情况如何,曹植每一次与曹操相见时,总是可以观察得出来。

    曹植向曹操表示,他可以请尽天下名医,为曹操看病去痛延年益寿。

    曹操却是一再摇头拒绝。

    “子建,生死有命,孤已经看得很开!至于延年益寿之事,不必浪费财力物力了,孤只要知道你会秉承孤的遗志,让天下人尽早过上太平日子就好了。”

    “父王放心,孩儿不忘父王心愿,一定努力为天下百姓造福!”

    “如此,孤便是马上死了也心安啊!哈哈!”

    “父王切莫说此丧气话,天下未稳,还请父王打起精神,等养好病以后出来主持大局呢!”

    “孤的身体孤知道,子建你去忙吧,让你娘亲、姨娘们过来多陪陪孤!孤这辈子征战沙场的日子,真的多过陪在她们身边的日子啊!”

    曹操感慨万千,他以往选择了以建功立业为主的生活方式,当然是牺牲了家里人的幸福了。

    此时预感时日无多,曹操却是变得温柔了很多。

    曹植暗暗叹息,感觉曹操对于这个世界还是有所留恋的。

    只是曹操把大好的青春挥洒在战场之上,等到功成名就,却垂垂老矣。

    曹植认为自己比曹操是幸运一些的。

    毕竟曹操的功业,那是真正从马背上征战得来的。

    而曹植接下来继承的曹家基业,却并不需要他从零开始去打拼。

    他只需要把握好节奏,让自己踏着曹操给出来的基础去安排好一切即可。

    但是天下还未大定,曹植就算想要安享太平,那也只能够在梦里进行罢了。

    曹操有意锻炼曹植的能力,接下来五年时间里,但凡需要曹操亲征的战役,曹操直接把兵符交到曹植的手里,然后令曹植把魏王国的大军带走大部分。

    曹植当然是抓紧机会让自己立下更大的功业,同时与魏王国的将士们进一步打成一片。

    每一次出征,曹植总会身先士卒,与将士们同甘共苦。

    他完全就是复制了曹操的作用,而且在细节微调方面做得比曹操还要好一些。

    曹操虽然没有跟着曹植上战场去,但是曹操把自己的心腹安排在曹植的身边。

    每一次曹植出征归来,曹操总会召来心腹进行交谈,借此了解曹植在战场之上的表现是否还有所欠缺,需要他这一位当父王的人进行指点。

    等到发现曹植做得比自己还好,曹操就笑了。

    后继有人,能够将自己苦心打造的基业发展得更好,曹操觉得此生无憾了。

    而曹植每一次回归邺城,总是发现曹操越来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