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小说 > 历史穿越 > 三国之植掌天下 > 第516章 统一天下终三国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

    曹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曹植却无法时时陪护在曹操的身边。

    因为曹操拒绝了曹植留在身边尽孝的请求。

    曹操知道,一旦自己死了,那么朝廷上面蠢蠢欲动的一些人怕是要出来搞事情。

    即使曹植这五年时间里成长到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但在稍不注意的情况下还是容易被人算计的。

    汉献帝已经对曹植越来越不放心。

    因为曹植这些年的表现,大有超越曹操之势。

    曹操临死之前弄了个魏王当,一旦曹**了,作为魏王太子的曹植当然是要继承王位的。

    而凭着曹植的能耐,在魏王的位置上呆着,很快就可以建立新的功劳啊!

    到时候汉献帝还能够给什么新的爵位赠予曹植作为赏赐呢?

    也许,只有把自己的皇帝位交出来禅让给曹植了吧?

    曹植一直在等曹操进行临终遗言。

    但是曹操对曹植没有什么遗言交付。

    曹操临终之前说的都是生活方面的琐事,因为他早已活得通透了,最后才敢于展现自己的真性情。

    曹操终于走完了他壮丽的一生,尽管他不完美,但是他对历史进程作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曹植很快就由汉献帝下旨,继承了曹操的魏王位置,并且在魏王国范围之内大赦。

    处理完曹操的丧事,曹植便着手整治魏王国内的吏治。

    同时,曹植暗中运作,让朝廷的亲曹派及时制造一些祥瑞上报给汉献帝。

    所有出现的祥瑞均是应在曹植的身上。

    这样的暗示,汉献帝当然听得明白。

    但是汉献帝根本不舍得他的皇帝位啊。

    曹植在了解过这一种情况以后,也没有过于着急,而是安排德高望重之辈去给汉献帝磨耳根。

    汉献帝的心情可想而知。

    明明曹植自己想要得到皇帝位,现在却要汉献帝下旨禅让位置。

    这种手段,比曹操的还要厉害啊。

    曹植自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曹**了,曹植就可以彻底展开手脚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发展当时的经济、并且要以整个国家的力量合理分配,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吞吴并蜀。

    如果曹植只是魏王,有些事情还需要向汉献帝请示,一旦耽搁下去,那就会错过最佳时机了。

    在曹植这一个穿越者的心里,汉献帝已经失去作为皇帝的意义。

    汉献帝目前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这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还不如撤了对方,由自己完全掌握天下的力量,才可以让一切如臂使指。

    汉献帝再三衡量过后,总算是明白他是无法违拗曹植的意思。

    如果他同意禅位给曹植的话,也许还有机会得以善终。

    倘若他故意推三阻四坏了曹植的好事,曹植会采取什么手段瞒天过来,那是汉献帝意想不到的。

    曹植在经过半年多时间的运作以后,终于得到汉献帝的“禅让”,称帝于洛阳。

    曹植让懂得天文历数的官员进行推算,最终确定年号为“黄初”。

    登基以后,曹植并没有一刻停歇,处理各种奏折的时间安排得很紧。

    对于南方的情况,曹植时刻关注着。

    东吴、西蜀双方的力量消长,完全在曹植的意料之中。

    曹植可不是历史上的魏文帝曹丕,只是空有想法不懂得安排策略。

    首先曹操在世的时候,有曹植的帮忙,曹军的实力保存得很好。

    这样就算曹植有一天突然间下令全国兵力分成两路向东吴、西蜀进攻,那也完全不在话下的。

    但是那太让魏国吃亏了。

    挑起东吴、西蜀的争端,让这双方的力量互相消耗,等到关键时刻再派兵征讨,方可不费吹灰之力一统天下啊!

    曹植对魏国人才的安排是不遗余力的,哪些人才安排到恰当的位置可以发挥出最佳作用,曹植心知肚明。

    因为曹植安排得妥当,当然不会给谁留下把柄。

    而且人们发现,曹植越来越让人看不透了。

    比如说曹植不仅重视农业的发展,还重视商品的流通。

    还有,那些在常人眼里被视为歪门邪道的发明人才,被曹植当成宝贝疙瘩一样笼络起来。

    曹植特意设立了新科技研究院,让研究人员呆在里面进行各项研究。

    比如说怎么提升钢铁的韧度,让钢铁更好服务于现实生活。

    比如说怎么利用地下原油进行生产作业。

    比如说怎么利用现有的科技,创造出更让人省心省力的交通工具来。

    最重要的是要怎么人工发电的问题。

    曹植真是受够了夜间照明的问题了,他觉得自己执掌天下了,要以最快的速度在这个时代打造出第一座不夜城才行。

    魏国许多地方是原生态未经开发的。

    像那样的地方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火力发电都可以因地制宜去进行的。

    曹植召集的专业人才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在曹植给出了具体的要求以后,专业人才们跟上了曹植的思维,逐步把曹植想要发明创造的事物创造出来了。

    奇奴对曹植的奇思妙想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她了解到原油居然可以有那么多的用途,便是不时催促曹植快些去征服西域,到时候想要得到多少原油都没有问题的。

    曹植对奇奴所构想的事儿是挺想满足她的。

    但是曹植需要先把东吴目西蜀的事情解决了才行。

    孙权在曹植称帝以后,并没有急着称帝,而是上表称臣,愿意和曹植一条心。

    而刘备就不一样了,当听说曹植登基,直接就为汉献帝披麻戴孝。

    其实汉献帝被曹植安排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养身子呢,除了不许汉献帝胡乱离开软禁之地,其它的待遇是挺好的。

    刘备随后迫不及待地在成都称帝,年号为“章武”。

    就在不久前,关羽上了吕蒙的当,败走麦城失败身亡。

    刘备一登基当皇帝,就打着为关羽复仇的旗号,直接出兵攻打东吴。

    曹植得知这一个情报以后,顿时暗暗冷笑。

    刘备从来都不是想要复兴汉室,只是对方想自己当皇帝罢了。

    而且刘备称帝以后不敢直接向魏国宣战,而是拿东吴开刀,这无疑就是意味着刘备只敢挑软柿子捏。

    像这样的争端,曹植乐意看东吴、西蜀去争。

    曹植继续加大投入魏国的基础建设,先把魏国居民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提升起来再说。

    还有,洛阳城里不少建筑是以木质结构为主。

    这样的建筑轻便是轻便了,但是发生火灾的话,一把火就能够将匠人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建筑物烧成灰烬。

    所以曹植把后世以钢筋水泥浇铸建筑主体的方案说给了研究人员,让他们及时改变建造建筑的方式,多起高楼节约土地。

    曹植在研究人员那里刮起了头脑风暴,让研究人员受到了极大的刺激。

    但是通过试验以后,研究人员总算明白了,曹植的建议并非无稽之谈。

    所以曹植很快就可以住进钢筋水泥房里,不再局促于低矮的木质建筑物当中了。

    曹植还把这样的建筑工艺推广到民间。

    因为可以向空中要空间的话,同样的建筑面积就可以住进多户人家了。

    这样省出来的地方,就可以多多耕种,让粮食产出更多,养活更多的人。

    曹植知道目前魏、蜀、吴三国的位置并不是世界的全部。

    他在吞吴并蜀以后,还要再向四面八方扩张的。

    那么他只有发展好了经济,让天下的人口增加得更多,才可以对外扩张啊。

    曹植的安排让文武百官都看不明白。

    所以很多官员秉着为天下苍生负责的态度,向曹植进言表示一些看法,使得曹植哑然失笑。

    曹植知道自己迈开的步伐有点大,一时半会让这些土著官员受不了。

    但是曹植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

    现在天下是他的,他要按照自己的理念去打造一个超乎想象的和平年代,让自己在史册留下灿烂的一页。

    曹植深知,自己的这一辈子时间是有限的。

    在滚滚的历史洪流之中,他也许只能搅起一点点的浪花罢了。

    但是这已经代表了曹植来过这一段历史,可以让他开拓出一段全新的发展历程,为他接下来享受余生打好基础。

    另外,他也可以为自己的后代开创新的模式,让世界改变得更加美好!

    曹植刚开始推行的一切,是让很多人看不懂,也不看好的。

    等到一切步入正轨,人们品尝到新变化带来的便利,才渐渐佩服起曹植,对曹植的奇思妙想崇拜得很了。

    等到刘备在东吴那边吃了败仗,在白帝城托孤以后,曹植马上就派出大军直接向东吴发起了强攻。

    东吴完全没有任何准备,因为东吴与西蜀之间的比拼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面对魏国来袭,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孙权被曹植派出去的大军俘虏到洛阳,由曹植安排,让孙权成为了有美名无兵权的国舅爷。

    东吴那边,则是派出封疆大吏去按照曹植的意念去进行管理。

    然后西蜀那边的仗,仅仅是打了两年就结束了。

    诸葛亮还没有施展他的抱负,阿斗就顶受不住魏国强大的攻势,直接宣布投降。

    曹植亲自给诸葛亮写信,请诸葛亮到洛阳任要职。

    诸葛亮却是回了一封拒绝的书信,只身飘洋出海,不知所终。

    曹植在登基五年之内,就已经把三国时代终结!

    然后,梦想之舟还将带他驶向远方……

    (全文完)